李 霞
(黑龍江省孫吳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黑龍江 孫吳 164200)
大豆45cm雙條密植栽培技術是“壟三”栽培技術和窄行密植栽培技術的最佳結合,是大豆栽培技術的創新與優化體現,成為解決黑龍江省大豆密植的重要途徑。常規壟三栽培比較植株分布更加均勻,密度有所增加,45cm雙條播,平均行距為22.5cm,而常規壟三栽培65至70cm雙條播平均行距32.5至35cm,進而實現縮壟增行、增加綠色面積、提高光能利用率的目的。由于45cm雙條播種與常規的壟三栽培技術差別較小,具有較強的適用性和可操作性,農民容易接受,對現有的農機具只要略加改造即可以實現45cm雙條播種,適合于黑龍江地區自然條件和農村生產條件。
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該項栽培技術,如品種選擇適當,密度比較合理,一般畝增產20kg以上,與壟三栽培比較不增加成本,按大豆價格3.0元/kg計算,畝增產60元以上,如2005年推廣300萬畝,可增加直接經濟效益1.8億元。大豆產量增加和農民收入的增加,必定促進畜牧業和食品加工業的發展,活躍農村經濟,帶動成個國民經濟的發展。
(1)品種選擇。結合生態類型、氣候、地理特點及當地市場需求,應因地制宜,選擇抗倒伏、矮稈或半矮稈的熟期偏早品種,以此有效避免積溫浪費和產量低下。一般情況下,可人工選種或機器選種,剔除雜質,保證種子的含水量和純度凈度,確保發芽率。適用品種有:黑農35、墾農19、紅豐12、紅豐11、墾農18、北豐11、墾鑒豆25、墾鑒豆27、綏農11,合豐40、黑河19、黑河27等。
(2)種子處理。播種前用種衣劑對大豆進行包衣處理,發揮肥力效果,提升大豆植株抗病基本能力,確保種子幼苗期間病蟲害的侵襲,保證大豆在整個生長期間可以健康穩定生長。或通過微肥拌種,將未包衣處理的種子,用鉬酸銨、或硼鉬微復肥或鋅肥等進行拌種,防治地下害蟲和根腐病的發生。
(1)合理輪作。做到不重茬,不迎茬,堅持“寧迎勿重”,選擇有機質含量高的地塊種植,前茬最好以馬鈴薯、小麥、玉米為主。若遇到一些地塊開發晚、有機質含量比較高的地塊,可適當重茬,確保病蟲防治工作的規范和安全,最大限度減輕病蟲危害。
(2)合理耕翻。選擇地勢平坦、耕層深厚、土壤肥力較高的種植區域,耕翻深度最好控制在18至20cm,翻、耙結合,減少田間大土塊,使土壤細碎、平整。每平方米耕層內直徑大于5cm的土塊少于5個,耙茬深度控制在12至15cm左右,及時搞好鎮壓,提高土壤抗旱、抗澇和增溫的能力。達到蓄水墑情、熟化土壤、苗全苗壯的目的。
(1)平衡施肥。對微量元素和氮、磷、鉀等測土配方后每公頃施有機肥(有機質含量8%以上)15t以上,合理配比,結合整地做底肥一次施入。將豆種施于地下4至5cm處,或分層施于種下7至14cm處。在大豆初花期及長勢較弱的前期,應用磷酸二氫鉀1.5kg/公頃加10kg/公頃兌水500kg/公頃噴施,確保施肥工作的規范性和合理性。
(2)水分管理。強化澆灌工作,實現有效管理,確保大豆根系的健康成長,提升大豆對水分的吸收,確保大豆健康成長,提升大豆整體產量,進而使得農業經濟得以迅速增長。
(1)播期。地溫穩定7至8℃時,即可播種。
(2)播種方法。可以采用機械平播,或采用壟上雙行等距精量播種,大行距控制在45cm,雙行間小行距10至12cm。避免大豆因為早播種或播種過深,出現淺度播種現象,最大限度減少早期病蟲害發生,提高出苗率。
(3)密度。大豆在實際種植期間,種植密度相對較低,會出現斷苗以及斷壟情況,導致大豆產量降低。應結合大豆各生長期實現情況和品種差異性,合理制定大豆的種植密度。在常規壟正常密度下,應用45cm雙條密植,每公頃保苗33至38萬株為宜,土壤始終處在疏松狀態,保證大豆壟體營養成分和輸送營養成分能力達到最佳狀態,確保幼苗存活率。
(1)大豆拱土時,應做好鏟前深松,為除草和抗旱、防澇做準備,將鏟趟傷苗率控制在3%以內,后期拔凈大草。
(2)苗后除草。春季干旱區提倡苗后除草,并采取土壤封閉處理,在大豆播后出苗前,每公頃用90%乙草胺(禾耐斯)1100至1400ml加70%賽克津可濕性粉劑300至600g,或用72%都爾乳油每公頃1500至2700ml,對水450kg土壤噴霧。
(1)紅蜘蛛。當田間發現有發生時,每公頃用35%賽丹乳油1000至1500ml,或用1.8%阿維菌素制劑或混劑150ml,對水450至500kg噴霧。
(2)大豆疫病。在大豆疫病的發生區用70%百德富或用58%甲霜靈,用種子量的0.3%拌種。花期發病每公頃用70%百德富或用58%的甲霜靈或用72%克露750至1000g對水450至500kg噴霧。
(3)蚜蟲。蚜蟲是危害大豆的一種常見病蟲害,在高溫、干旱季節,傳播速度非常快,一般在6月下旬左右達到高峰,對大豆籽粒、葉片背面和頂部造成嚴重損傷,進而導致大豆葉片卷曲、植株矮小的現象。一般采用化學防治的方法,當百株蚜量達1500頭以上時,每公頃用35%賽丹乳油1000至1500ml,或用10%的比蟲啉1500g,或用10g/667m2抗蚜威對大豆進行全面噴灑工作。
落葉達90%以上落凈、豆粒歸圓時,通過機械聯合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