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洋
(黑龍江北大荒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八五六分公司,黑龍江 虎林 158418)
黑龍江省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水稻是本省主要的糧食作物。截止到2019年,種植面積達到了4350萬畝,比上年增加400萬畝,預計總產可達185億公斤。同時水稻全部實現無公害化種植,綠色有機水稻種植面積發展到1850萬畝,增加100萬畝以上。采用水稻機插秧栽培等機械操作技術是提高水稻種植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具有效率高,勞動力投入少等優點,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對我省乃至全國水稻生產意義重大。
水稻機插秧技術是使用插秧機將適齡秧苗按農藝要求和規范移栽到大田的技術,既克服了人工插秧的缺點,又兼備了直播的優點,具有基本苗數穩定、通風透光、病蟲害減輕、抗倒伏、穩產高產等優點,是一項集農機、農藝于一體的系統性技術。
據推算,機插秧作業費每公頃大約在1000元左右,和手工插秧作業相比,費用降低一半。機插秧的秧池田與大田用地比例為 1∶100~120 左右,而手工插秧的秧田與大田用地比例為 1∶15~20 左右。 由于增加了減少的育秧田的水稻種植面積,增加了水稻產量效益,因而大大降低了水稻育秧成本和用地成本。
機插秧育秧秧期短,育期推遲,錯開了水稻病蟲的生理發生周期,因此病蟲害輕,用藥次數減少,稻谷農藥殘留低,提高了水稻品質。同時,因機插秧行距較手工秧大,株行距比例適中,通風透光條件好,光合作用強,生產的稻谷不僅產量高且米質好。
水稻機插秧技術特點:定量有序、寬行淺栽,比較符合稻作生產特點。隨著農業的發展,現代農業由原來的一家一戶分散經營向適度規模經營模式轉變,為穩定和提高水稻產量,水稻種植機械化栽插實現寬行、淺栽、定穴、定苗栽插,在大面積生產中跟人工栽插相比,由于穴苗數足而保證了水稻夠苗足穗,為穩產高產奠定基礎。
選擇排灌良好、運輸方便、便于管理的水田作秧田,按照秧田與大田 1∶80~100 的比例備足秧田。清除殘茬雜物,打碎土塊,整平床面。床土宜選擇菜園土、采用機械或半機械手段碎土、過篩、拌肥,形成酸堿度適宜(pH 值4~6)的營養土。大田需要營養土 1500 kg/hm2,集中堆悶。選擇通過審定、適合當地種植的優質、高產、穩產、抗性強的品種。檢查種子的純度、精度及病蟲感染率等。在背陰通風處,將種子堆置3~5cm厚,晾曬 1~2 d。清除種子中的雜質,為提高發芽率進行催芽,要求種子“破胸露白”即可。
根據機插適宜秧齡,參照當地常規機插時間確定播種期。秧盤按大田 225~375 張/hm2準備,雙膜育秧采用幅寬1.5m、孔距 2cm×3cm、孔徑 3mm 的有孔地膜 。在軟制秧盤上鋪放2.0~2.5cm 厚的床土,鋪平并澆足水分,待淤泥沉實后方可播種。精量播種播量一般為 75~90 g/盤,均勻播種,避免堆塊影響種子發芽。播種后覆土 0.5cm 左右,以不見芽谷為宜,覆蓋土不宜用拌肥土。覆土過后為保證秧苗的正常發芽,需要在床板表面覆蓋一層農用秧膜,對穴盤秧苗起保護作用,保證出苗率。
出苗期以保溫保濕為主,透底水的條件下,出苗前不澆水,溫度控制在30℃左右,超過35℃時應揭膜降溫。出土 2cm 左右時揭膜煉苗。秧苗生育后期,插秧前3~5 d除去棚膜煉苗。如發現植株矮小、葉色發黃、養分不足時要追施送嫁肥,移栽前控水。
起秧,要做到隨起隨運隨插,不插隔夜秧,盡量減少機械損傷。起秧前1d澆足水,起秧后盡快放到大田中,避免陽光直射秧苗根部。
有機水稻栽培不施用化學合成肥料,施用有機肥,以基肥為主(75%~80%),分蘗肥和穗肥各占總量的10.0%~12.5%。
3.2.1 基肥
基肥是水稻插秧以前對大田施用的肥料,基肥施用要 早,做到“田等秧”?;视昧空挤柿峡偭康?5%~80%,以掩青綠肥、腐熟農家肥和高效有機肥為主。大田基肥最好實行全層施,施后耙地。
3.2.2 分蘗肥和穗肥
移栽后10d內分2次施完前期追肥。第1次追肥移栽后2~3d施;第 2 次追肥移栽后 7~8d施。穗肥一般在移栽后15d 左右施入田間。
3.2.3 粒肥
粒肥是水稻在抽穗揚花期及以后施用的追肥。粒肥應該看苗、看天酌情施用。苗不黃不施,天多雨不施。一般采用根外追肥的方法,粒肥施用應避開開花時間,以傍晚或晴天早上為好。可用高效有機肥葉面噴施。
插秧時,田間保持薄水層,水層不超過 20mm。返青期田間保持水層在 40mm 左右,低于 5mm 及時灌溉。秧苗返青后,根系恢復正常,保持田面濕潤狀態,促進分蘗早發。分蘗前期 3~5d 灌次10mm 以下的薄水層。夠苗后為了抑制無效分蘗的發生,促進根系生長,需要進行曬田。拔節孕穗期田間保持 10~20mm 水層。抽穗開花期水層控制在 5~15mm。乳熟期田間水分保持濕潤狀態,3~5d 灌 10mm 以下水層。黃熟期干濕交替,水稻耗水量已經急劇下降 ,灌溉采用干濕交替,遇雨要及時排水,收獲前 5~7d 斷水。
稻田雜草可在整地前早上水促進雜草早發,然后整田滅草;在水稻生長季可依靠人工除草,也可在稻田散養鴨子,既能除草,也能除蟲。病蟲害防治施藥時間、用藥品種與劑量應以當地植保站的病蟲情報為準。藥劑應選擇非化學合成藥劑,滿足有機產品的生產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