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紀紅
(國有阜蒙縣周家店林場,遼寧 阜蒙 123000)
林業資源對當代社會有生態以及經濟雙方面的價值,因此當地也在不斷加大林業育苗技術方面的投入,以推動林業育苗技術發展。其中,容器育苗技術在林業生產中得到了廣泛應用,成為當前能夠解決林業生產種苗嚴重不足主要方式,應用容器育苗能夠極大地縮短苗木的培育時間,加快生長速度,提高苗木成活率,可以為我國林業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可有效避免林業種苗繁殖培育受不同季節的影響而出現變動的情況。
使用這一技術來對于種苗進行培育,能夠有效的提升種苗存活的可能。能夠使造林工作不會受到季節的影響順利的開展,減少了育苗造林需要適應的時間,使其能夠更加快速的達成造林目標,并且經過容器育苗技術所培育的林業種苗明顯比普通的種苗更加健康,使育苗工作能夠在并不肥沃的土地上展開,為采取機械現代化手段進行育苗和造林提供支持[1]。
容器育苗的覆蓋面積比較低,無法提升產值。而且對于營養土進行使用時,需要進行比較復雜的配比,這需要專業的人員來進行工作,導致采用這一技術培養一棵種苗的成本明顯高于其他普通種苗。而且在容器內對于種苗進行培育,很可能會導致其根系變得曲折,對于樹木今后的生長產生影響。并且在進行施肥、澆水以及預防病蟲害等工作時,技術難度明顯提升。
鼓勵使用容器育苗技術來培育林業種苗的工作人員去技術較為先進的地區進行參觀,組織工作人員進行學習,了解到更多相關知識。有針對性的安排一系列活動,使來自于不同地區的工作人員之間能夠相互的溝通、交流,了解更多成功的例子,從中吸取相關的經驗,提升自身的技術水平,更好的使用容器育苗技術來對于種苗進行培育。并對于較為典型的容器育苗培育進行推廣,使更多地區能夠使用容器育苗技術來進行造林。
想要應用并對于容器育苗技術進行推廣,需要具有資金保障,為此各個地區的相關部門應該加大資金投入,成立專項資金來推動容器育苗這一技術的發展,并對于一些采用了容器育苗技術的代表性區域進行考察,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到這一工作之中,和相關企業進行合作,聯合創辦基地,使更多的林場能夠掌握并且具有應用容器育苗技術的能力,為容器育苗的規模化提供支持,使容器育苗的樹木占有更多的市場。
在創建專門的基地來進行育苗工作時,需要考慮到進行生產的要求,嚴格的按照要求來展開對于樹木進行的種植以及管理工作,找出能夠適應我國氣溫和降水以及土壤環境的優良樹木品種,并通過對于優良的樹木進行培育、對于樹形進行管理以及施肥和灌溉等,確保容器育苗的專業化程度,并推動其產業化發展的進程,這需要在多次實驗的過程中對于不同類型的容器進行選擇,找出效果最好的容器,并使用適宜的基質,掌握采用這一技術的種苗的生長規律,在確保實驗結果之后,對于這一技術進行推廣[2]。為采用這一技術進行種植的林場工作人員提供服務,減少使用容易育苗技術來對于種苗進行培育可能出現問題的概率,使林業工作能夠更加科學的展開。
在采用容器育苗技術來培育種苗時,一定要對于基質形成正確的認識,使其能夠為種苗的良好生長提供保障。因為使用容器育苗技術所培育的種苗和普通的種苗生長環境存在著一定的差異,為此,要更加科學合理的對于基質進行配置。在配置完成之中,基質需要滿足以下條件:第一,能夠減緩水肥的流失,第二,土壤呈現偏酸性或者是處于中性;第三,土質較為疏松,可以減少病蟲害的出現。目前配置基質所采用的原材料一般是草木灰以及蛭石,人們為了方便一般會直接的進行購買。當然,在對于原材料進行選擇時,也可以考慮到當地的現實情況,選擇采用稻谷殼、蘑菇殘渣以及腐爛的樹葉等,為了保障種苗的營養需求,也可以適當的添加一些肥料,在進行配置的過程中,要將不同的原材料進行攪拌,使其能夠更加的均勻,在腐熟完成之后進行使用。
對于容器育苗技術所進行的后期管理,對于種苗的生長有著較為重要的作用,為此需要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進行考慮:第一,要對于溫度進行調節,確保其溫度能夠適應種苗的生長需求。在這個過程中,需要考慮到種苗的不同類型以及不同季節的生長需要等。第二,要保障充分的光照,盡可能的使樹木接受到更多的陽光。當陰雨天種苗對于光照的需求得不到滿足時,可以通過熒光燈、生物效應燈以及其它光源來對于光照進行補充,為種苗的生長提供充足的光。第三,要做好煉苗工作。采用容器來進行育苗,種苗的生長空間會受到限制,不利于幼苗的健壯發育,為此要在種苗出苗之前,通過降溫、減少施肥灌溉的次數等使幼苗更加的健壯,在今后更好的生長[3]。
根據上文來進行分析,可以發現我國的容器育苗技術還并不完善,需要進一步的發展,為此相關部門應該重視這一技術并對其進行推廣,培育出更多的種苗為我國的造林事業做出貢獻,推動我國林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