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曉羽
(北大荒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八五六分公司,黑龍江 虎林 158418)
黑龍江省是中國最北的省份,氣候為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全省的年平均氣溫為2.6℃,年降水量多介于400-650mm之間,年日照時數多在2400-2800小時,年無霜凍區全省平均介于100-150天之間。以往經驗來看,黑龍江大部分地區霜凍開始的時間比較早,通常在9月下旬就會出現,且霜凍結束的時間相比于其他省份較晚,基本上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才能結束,全年霜凍期比較漫長。因受到低溫冷害的侵襲,糧食產量低而不穩?;谶@種情況,地膜玉米栽培技術在黑龍江地區得到了迅速的應用和推廣。
地膜玉米栽培技術的應用,有利于土壤對太陽能輻射的充分吸收,同時也能對大氣和土壤的熱量交換進行有效的隔絕,進而降低由蒸發引起的熱量損耗以及減緩土壤中水分的蒸發速度。經過調查研究和實踐證明,土壤蓋膜之后,地表的溫度會得到顯著的提高,在地層5厘米處的地溫如果日均增加3℃以上,可加速玉米苗的成長,縮短玉米的整個生長周期,使種植戶提前15-20天取得收成。
在玉米上覆蓋地膜后,可以有效的避免雨水對地表造成的直接沖擊,起到保護表層土壤的作用;另外,由于受到溫度上升的影響,地膜中的水汽會不斷的進行收縮和膨脹,從而使得土壤始終保持在一種稀松的狀態,防止了土塊干結情況的出現,有利于玉米營養物質的吸收。
(1)選擇土壤好的地塊。土層深厚、保肥性能較好、地勢平坦、方便灌溉的地塊是地膜玉米栽培最佳的選擇。前茬作物可以考慮馬鈴薯或者豆類進行種植。
(2)深施肥。地膜玉米在施肥的選擇上,應考慮將化合肥和有機肥配合起來進行使用。同時,為了確保施肥的平衡,可以積極的采用測土配方對施肥的中間環節進行嚴格把控,爭取做到100%深施肥。
(3)品種選擇。在進行優良玉米品種選擇的時候,所選的品種應具備以下特點:優質高產、增產潛力大、中晚熟品種等。只有符合這樣的條件,才能最大限度的確保地膜玉米最后的產量。
(4)精心整地。將土地進行深翻在播種之前,需要對田地進行精細化的整理,通過深加工深耕耘的方式,盡可能的把土壤中的各種雜物清理干凈,保證土壤的疏松透氣以及細致平整。另外,應定期對土壤的墑情進行查看,以便于種子能得到充足的水分補給,從而更好的出苗。
(5)處理種子。播種之前,將種子在晴天干燥的天氣進行晾曬處理。同時,應注意細心觀察種子中是否存在雜質或者霉變情況。如果存在應及時清除,以此來進一步提高種子的發芽率。
(1)掌握播種期。在地膜玉米技術的應用中,播種期的選擇十分重要。通常情況下,只有當地表溫度持續3天穩定在10℃左右時,才能進行播種。為了保證玉米可以獲得充足的養分補給,可以適當的延長其生長周期,而提前播種將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可以更好的促進玉米的提前成熟以及穗大籽飽。
(2)播種方式。當下最主要的播種方式有兩種,其一是先播種后覆膜,通過開穴播種的方式,在每個穴中放入2-3粒種子,播種結束后,用土將壟面覆蓋,并打上除草劑,再把膜覆蓋在上面;其二是,先覆膜后播種,具體操作是在每個準備播種的位置打孔,順著孔位放入2-3粒種子,播種完成后應注意將打孔的地方用土將其封好。
(1)及時放苗。當長出的幼苗頂到地膜時,應及時的將膜破開,把玉米苗放出來,并用土將膜孔覆蓋好。但應注意的是,此操作應放在無風晴天的上午10點或者下午16點進行。
(2)適時定苗、補苗。如果存在部分地區缺苗,應及時的進行補苗。留苗的時候,應遵循均勻、去小留大的原則。此外,還應做好除草和株間松土工作。
(3)防治病蟲害。雖然說玉米苗期和中期的病蟲害比較少,但也依然不能懈怠。必須做好對金針蟲、地老虎的預防措施,來最大程度的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定期的組織科技下鄉活動,與基層單位進行交流和協作,共同致力于使當地的玉米種植戶可以對地膜栽培技術有足夠的認知,并加以熟練的應用,進而為地膜玉米栽培技術的更大范圍的推廣打下堅實的基礎。
政府應出臺一些優惠性的政策,使農戶在實施地膜玉米栽培技術的過程中,可以享受到政府的補貼,從而激發起玉米種植戶的熱情,更加努力的將地膜玉米栽培技術落實下去。
相比于傳統栽培技術來說,地膜玉米栽培技術有著巨大的優勢,能夠顯著的提升玉米的產量和質量,同時也是我國現代農業的又一大進步。因此,值得大面積進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