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興云
(貴州省興仁市巴鈴鎮農業服務中心,貴州 興仁 562306)
對于農業生產而言,農作物病蟲害屬于較常見的危害之一,會直接影響農作物及農業產品的產量、質量,進而引發較大經濟損失。因而近年來防治農作物病蟲害是相關人員十分關心的問題,加強防治對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及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農作物病蟲害以昆蟲為主,微生物也會對其生長產生影響,這不僅是由地區氣候和土質等條件決定的,還和種植農作物的類型有關。例如菜青蟲、小菜蛾等一般在十字花科蔬菜種植中多發,夜蛾類則在甘薯和葉菜類農作物中為害,還有粉虱、蚜蟲、瓜蠅、蝸牛、跳甲等均會影響農作物的生長。隨著病蟲害防治力度越來越大,農作物病蟲害發生率出現降低的趨勢,影響程度也越來越輕,例如蚜蟲、紋枯病、稻瘟病等和過去相比發生幾率、影響程度都在持續變小。然而局部地區被氣流影響,導致病蟲害問題依舊嚴重,玉米紋枯病、矮化病等也呈現出嚴重的趨勢。
農作物要在農業生態系統之中生長和發育,涉及到較多生物群落,而任何穩定的生物群落里各生物之間都有競爭關系,如果通過人為操作使生物群落中某個生物的出現頻率發生變化,那么生態系統中其他的生物也會被影響,實現對生態系統結構的調整。與此同時,農業生態系統里病蟲害的數量、種類等處于變化狀態,達到病蟲害治理目的。雖然人們習慣使用化學技術防治病蟲害,但它對農業生態環境及農作物質量均有一定的危害。因而在現階段的農作物種植中,物理與生物防治技術備受推崇,還有新型植保防治技術也得到廣泛的應用[1]。這就需要人們遵循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根據病蟲害的情況和農作物的生長實現對各種防治技術的綜合利用。
使用物理機械技術防治農作物病蟲害主要是指通過各種各樣的物理設備、工具、機械以及物理因子等預防、治理病蟲害[2]。例如用物理機械、力學和放射物理等治理病蟲害,主要表現為:第一,在種植農作物的過程中利用物理工具、物理機械捕殺害蟲,如用粘蟲網或粘蟲板捕殺害蟲;第二,采取誘殺方法加強對農作物害蟲的控制,即利用害蟲的趨性將其誘集在一起處理,如通過性誘劑誘殺棉鈴蟲、二化螟等,通過糖醋液誘殺粘蟲等;第三,通過阻隔防治技術防治農作物病蟲害,即在農作物種植實踐中按照害蟲的生活規律、病害的發生規律等設置障礙物,防止病蟲害蔓延,如在蔬菜種植基地安設防蟲網,針對果實進行套袋操作等。這一系列物理防治技術手段都可以對病蟲害在農作物上為害和傳播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
病蟲害的發生對于農作物種植而言是不可避免的,化學防治技術則是最常用、見效最快的一種技術措施。具體而言,農作物種植人員按照其可能出現病蟲害的類型和已經發生的病蟲危害噴灑對應化學藥物,確保病蟲害防治立竿見影。例如向農作物噴灑滅幼脲制劑,或配置殺滅型聚酯油溶液,用于防治蛾類蟲害。種植人員在使用化學防治技術時務必要對藥物用量進行嚴格的控制,化學藥物使用過量不但會污染土壤環境,還會導致農作物中有大量藥物殘留,危害人體健康。所以在農作物種植中必須合理使用化學藥物,盡可能減少藥物用量,尤其是杜絕使用國家禁用的農藥,加強對農業生態環境的保護,提高農產品的安全性和質量。
一般情況下,有效防治農作物病蟲害不但要依賴對藥物的使用,更要從生態系統整體平衡的角度考慮使用生物技術防治病蟲害,達到保護農作物的目的。通常而言要借助天敵生物或者其代謝產物來有效控制病蟲害,阻止其數量的增多。生物防治技術的應用原理在于適當引入病蟲害的天敵,減少對農作物和生態環境的污染[3]。例如用農用鏈霉素實現對農作物潰瘍病的防治,以及在田間釋放寄生蜂或在樹上掛一些寄生蜂卵卡,減輕卷葉螟、粉虱等對農作物的危害。只有促進大自然中制約和協調作用的充分發揮,遵循生物生態學規律實現對有害生物的自然調控,才能達到理想的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效果,避免對自然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破壞、污染。
植保與病蟲害防治是農業生產的關鍵所在,在防治農作物病蟲害的過程中引入植保技術能顯著提高農作物產量,促進農業發展。所以種植人員可以依靠專業防治組織的引導、支持,使用高效的、先進的防治器具和機械,例如電動噴霧器、擔架式噴霧器、太陽能殺蟲燈等。同時要調整農作物種植模式,以追求高產為前提考慮怎樣適應植保機械的順利高效利用,以整合農機和農藝,促進農業生產與發展的現代化。例如結合農作物生產情況調整施藥機械設備,找尋更恰當的制藥配比、噴灑方式等,優化整個藥物噴灑過程,徹底消除噴藥錯誤,實現對農藥的高效使用,有效防治病蟲害。除此以外,植保無人機低空噴灑是適應農業現代化生產和植保的一項新型技術,例如在某地的水稻種植中,當弄清楚發生稻飛虱、稻瘟病、稻縱卷葉螟等病蟲害的規律后明確藥物選擇,利用植保無人機在田間噴灑農藥。并且植保無人機只需技術人員進行遙控指揮,在田地上方低空飛過,科學控制噴藥的類型、用量、時間等,均勻噴灑藥物,消除漏噴、重噴等現象,減少藥物殘留,在降低勞動強度的同時提高農作物產量,減少田間環境受到農藥的危害,保證糧食安全、生態環境安全。
隨著國內農業生產的不斷發展與優化,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技術措施的應用和發展還有很大的空間,務必要在明確病蟲害防治原理的基礎上進行科學合理的分析,采取多種防治技術和措施綜合治理農作物的病蟲害,促成預防和治理的結合,進而促進生態平衡,為農業整體進步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