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權云
剛剛過去的5月,因疫情延期兩個多月的全國兩會終于拉開了帷幕。今年的兩會不同以往,除了會議召開時間、會期和部分環節適當調整外,新鮮出爐的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 也創下40年來的最短篇幅。
篇幅雖然有變,但內容依然務實。盤點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我們會發現很多事關國計民生的內容依然是報告的重點。比如,數字經濟再次被寫入報告,“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也引發了代表委員們的熱議。
有代表提出加大產業安全投入,為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也有代表提出要構建人工智能新型基礎設施和智能交通,以及加快制定產業互聯網國家戰略,壯大數字經濟。
全國人大代表、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也就數字經濟建設提議,針對公共數據管理規范不健全、公共數據共享開放仍未深入展開、共享開放管理尚未形成閉環等痛點,完善數據共享體系建設、統一數據管理規范、推動數據共享通識教育。
發展數字經濟已成共識。今年4月9日,國務院發布《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首次將數據與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并列為五大要素。可以預見,數字經濟和數據治理將成為“后疫情時代”經濟穩定發展的新引擎。

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
對此,張近東表示,2020年將是大數據從技術階段向應用階段高速發展的一年,蘇寧基于豐富的智慧零售生態體系,已經邁出了數字化探索的步伐。
2019年,蘇寧科技集團成立,并作為蘇寧智慧零售生態體系的核心驅動力,以零售主業為核心,全面賦能生態圈。
在蘇寧科技集團COO荊偉看來,在當前由數字科技驅動的新消費經濟形勢下,蘇寧科技要重點關注大數據背后的個性化需求、用戶需求。對蘇寧來說,把握用戶個性化需求就離不開精準的營銷大數據分析。
2017年,蘇寧全新升級的數據易道大數據工具共享計劃陸續開放,為蘇寧的商戶、供應商和核心品牌商提供全方位經營數據服務。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數據易道是蘇寧云臺針對自營品牌、商戶、品牌商開發的一站式數據分析產品,旨在通過數據分析、問題診斷及優化提高等環節,提供專業、精準的運營分析,大幅提升運營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增強用戶體驗。
“近年來,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深入普及,智能終端和物聯傳感器加速應用,社會的各項活動都已全面啟動數字化進程。”在張近東看來,數據如同陽光、空氣和水一樣,已滲透到整個社會,成為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2019年,蘇寧首家全數字化視覺無人店開業,該店采用了全球最新的無人門店科技,依靠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結合蘇寧金融支付和風控平臺等最新的科技實施落地,消費者可以實現即拿即走,同步支持單人單賬戶、多人單賬戶等支付方式。
對于正在探索全場景零售布局的蘇寧來說,無人零售是其重要一步。隨著數字化技術創新的不斷深入,消費者互動、商品展示和零售場景等元素也將更加豐富,推動蘇寧智慧零售的進一步落地。
對于蘇寧來說,“人、貨、場”的數字化是智慧零售的核心,而線上零售的真正難點在物流。只有打通現代物流這條“血脈”,尤其是末端配送的“毛細血管”,智慧零售才能完成重要的閉環。
“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消費者對于到家服務的需求出現了爆發式增長,相關服務平臺和物流企業都面臨巨大的配送壓力。”張近東表示,當前,不論是到店還是到家的城市配送都關乎百姓的日常生活,推動社會商業和快遞業高速發展是保障居民生活質量的必要條件,更是社會消費升級的重要抓手。
2018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推進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對物流運輸干支銜接、城市綠色配送提出了更高要求。
從成本、時效以及服務質量控制來看,理想的電商物流模式應包含分布式倉儲、同城物流和本地配送。經過多年積淀和成長,蘇寧物流著力構建了倉儲、骨干、和末端等三大基礎網絡,以一體化和規模化服務能力,降低物流成本。
目前,蘇寧物流在打造技術驅動的物流基礎網絡的同時,也面向合作伙伴輸出高效協同的供應鏈解決方案,已形成涵蓋倉配、冷鏈、即時配、快遞、快運、跨境、售后七大服務產品群。
在今年的兩會建議中,張近東提議,盡快完善針對城市物流業穩健發展的引導與規范化政策措施;加大對城市物流配套設施的財政、政策優惠力度;加快推動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工程建設;建立新能源貨車管控與服務平臺,從城市物流的倉儲、配送等多個環節解決通行難、成本高問題。
在他看來,綠色物流生態圈的構建,可以激活城市文明發展的新動能,不是蘇寧一家企業就能做好的,需要整個行業的努力,協同推進綠色物流快遞城市的普及化、常態化,在社區下沉上,做到“服務在身邊”。
完善城市物流體系帶來的不僅是社區下沉,還有鄉鎮下沉。
2019年10月17日,蘇寧物流正式發布“閃電鄉鎮”計劃,針對四至六線城區、縣城以及所轄鄉鎮、農村地區,提供“24小時送裝”服務。蘇寧物流表示,“閃電鄉鎮”計劃將成為推動蘇寧物流深入下沉市場、打造鄉鎮“近場網絡”的重要舉措。
事實上,蘇寧對于鄉鎮市場的建設和挖掘遠不止物流體系。
2019年5月,國務院印發了《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提出到2025年,鄉村4G深化普及、5G創新應用,城鄉“數字鴻溝”明顯縮小,培育形成一批叫得響、質量優、特色顯的農村電商品牌,基本形成鄉村智慧物流配送體系。
如何搭建起一個有效的農村電商品牌?“萬店推廣+5億流量+10億補貼”的“蘇寧村”給行業提供了某種借鑒。
只要滿足相關的年營業額、拼購經驗和商品資質,一個行政村內就有可能申報成為“蘇寧村”,讓農民成為最早觸網“吃螃蟹”的人,并影響和帶動更多的農民回鄉創業,通過與傳統農業生產截然不同的模式,找出本地特色資源,通過蘇寧拼購的平臺,享受互聯網和智慧零售帶來的紅利。
憑借這一模式,蘇寧拼購已帶動河南、四川、江蘇等地區的貧困鄉鎮累計上千戶農戶脫貧致富。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接續推進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全力讓脫貧群眾邁向富裕”被重點提及。通過互聯網實現農村消費扶貧,仍是各方探索的命題。
張近東表示,扶貧是一項系統工程和長期工程,蘇寧將充分發揮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智慧零售模式優勢、業態優勢、資源優勢等,推動智慧零售“上山下鄉”,實實在在幫助貧困農戶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