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淑學
摘 要:在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的今天,林業已經成為國家可持續發展背景下,需要不斷發展的行業。本文以探究現代林業育苗管理技術為目標,通過闡述育苗栽培技術在林業發展中發揮的作用,結合專家對當前林業建設情況的分析及建議,總結出現代林業發展中育苗栽培技術中各個環節的重點難點。
關鍵詞:現代林業;育苗技術;栽培管理技術
當下社會經濟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生活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這種情況下,林業的建設和發展顯得尤為重要。相關技術人員需要對育苗栽培技術進行總結和創新,根據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具體情況運用相對應的育苗栽培管理技術,為社會可持續發展做貢獻。
一、育苗栽培技術在現代林業中的作用
當今社會,我國林業的種植規模不斷擴大,種植數量和種類逐年增加,其發展已經進入到一個全新的時期。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越來越多的人充分認識到林業發展的重要性,開展林業育苗栽培工作,投入到新技術開發的行列中來。但是,工作人員雖然會根據政府各部門的相關規定開展相關工作。在實際管理工作中,還會受到例如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地理環境、科技水平發展等因素的影響,使得育苗栽培管理工作無法得到實質性提升。苗木的成活率依舊很低,這不僅會造成林業企業的經濟損失,還嚴重阻礙林業綠化工程的發展進程。面對這種情況,林業相關技術人員要站在整個社會的角度,把握好當下社會的整體趨勢,并結合本地區氣候、土壤等實際情況優化林業育苗栽培管理技術。通過學習其他地區先進的管理體系和科學技術,適當引進其先進設備,根據本地區具體情況構建一套完整林業育苗栽培管理體系。這樣可以在實現我國綠化標準,增加森林覆蓋面積的同時有效減少水土流失、沙塵暴等情況的發生。
二、育苗栽培技術在現代林業中應用要點分析
(一)選種和催芽
選種的工作是育苗栽培技術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礎的一步。在進行催芽之前,工作人員要考察本地區的生態環境、土壤情況、空氣質量、降水量、氣候特征等因素,選擇最適宜當地種植的品種。需要注意的是,林業種植最好不要只選用一兩種樹種,盡量做到生態樹種和經濟樹種、闊葉和針葉、灌木和喬木的互相結合,增加經濟效益的同時盡量做到四季常青。據資料統計,目前大部分地區普遍種植的樹種有金錢松、刺槐、杏樹、楊樹、懸鈴木等,被選擇較多的常綠針葉樹種有龍柏、馬尾松、雪松等,經常被種植的常綠闊葉樹種有紅豆杉、云杉、白玉蘭、棕櫚樹、桂花等。另外,還有銀杏、櫻花、木槿、垂柳、梧桐等等。工作人員要根據選擇好的樹種特性進行催芽。
目前我國林業育苗栽培技術中常見的催芽方法有三種,分別為:水浸催芽、溫床催芽、藥物催芽。其中應用最廣泛是水浸催芽,因為其操作簡單,并且經濟性較高。例如刺槐,就是用這種方法進行催芽的。進行催芽前,工作人員要先準備好80~90oC的熱水用以浸泡樹種,將其浸泡至原來樹種的2倍。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水量不是具體的,要根據種子數量的多少來決定,不能太少,水太少就會因為浸泡不全面而導致萌發不完全的現象。另外,還要在種子浸泡的同時不斷地進行攪拌,確保每粒種子都能吸收到足夠的水分,等到水變涼的時候將種子撈出,進行篩選。可以通過人工篩選和機器篩選相結合的方式過濾出不好的種子,再接著進行催芽。這期間,企業要安排專人進行溫度控制。根據要求,一般可在2~3天后進行播種。此外,除了刺槐所用到的熱水浸泡法,還有溫水浸泡法,其步驟相同,只不過水溫需要控制在40~50oC左右。
(二)育苗和播種
育苗這一過程,選擇一個適宜的苗圃非常重要。林業普遍要求根據樹種的生長規律和特性,盡量選擇沙土、輕壤土、壤土三種土質進行育苗工作。同時還要考慮土壤的酸堿度,能夠獲得的水分和光照,鹽堿土和粘土都是不適合幼苗生長的土壤,因此,選擇苗圃時要避開這類土壤并且盡量選在靠近水源的空曠地帶。但是也有一些樹種的生命力比較頑強,對土壤的要求較低,那么為其選擇苗圃時就需要相應地做出調整。例如白榆樹,其本身耐貧瘠、耐寒、耐旱、喜光,可以在中度鹽堿地以及相對干旱的地區存活。為其選擇苗圃的時候,只需要考慮光照的問題,盡量選擇西坡或東北坡。
播種需要根據苗圃的選擇和劃分情況來制定,由于地區間的不同,還需要選在最適合植物生長的時間和季節,調查地區的氣候情況,了解該地氣溫、土壤溫度、濕度等情況。例如,春季播種時,一般要求土壤溫度10℃左右;而在秋季播種時,土壤溫度控制在5℃左右就可以,并且需要在霜降前4~5天完成。播種的方式有很多種,一般林業單位會采用穴盤點播、直播方式和撒播的方法。榆樹、楊樹這一類種子顆粒小的樹木一般直接撒播播種;而其他種子顆粒大的樹木,步驟相對復雜,需要提前確定好株距和行距,在用直播或者穴盤點播的方式進行播種。此外,在一些苗木稀缺的地區還會用到分植技術,將苗木進行科學地拆分,甚至會利用扦插技術培育全新的樹木。
(三)移栽和管理
通常情況下,為了降低幼苗死亡率,技術人員都會對幼苗進行移栽。這也是幼苗能夠快速適應其種植環境的一種有效手段。根據氣候特點,國內大部分地區會在春季進行移栽,時間一般在3月上旬到4月上旬。不過少部分地區根據其環境特性和當地氣候,也會選擇在秋季進行幼苗移栽。進行苗木移栽之前,需要進行修剪,去除掉枯死枝、病蟲枝等不利于生長的枝葉,還有一些枝葉過于茂盛的幼苗也要進行修剪,否則容易因為養分不足而導致畸形。
移栽完成后,企業還需要安排專人監管這些幼苗的狀況,采取合理地措施對其進行管理。定期修剪枝葉,一段時間后再根據苗木的存活情況進行補種,調整澆水量和澆水次數,調整施肥頻率。另外,還要時刻注意病蟲害的預防工作。雨季要經常清理苗圃的雜草,發現土壤情況有變化時,及時采取措施,防止苗木死亡。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如今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的情況下,為了到達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需求,要不斷改善現代林業的發展狀況。工作人員要充分考慮地區的綠化情況,做好未來一段時間內的種植規劃。通過科學的林業育苗栽培管理技術提高地區樹木的存活率,推動我國林業綠化建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靖幫.現代林業育苗栽培管理技術[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0(03):207.
[2]戶瑞紅.現代林業育苗栽培管理技術探究[J].種子科技,2020,38(03):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