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紹才
摘 要 楠木是一種珍貴樹種,主要用于高檔家居生產及建筑用材,目前已處瀕危狀態,受到我國林業部門的嚴密保護。廣西是我國主要的楠木產地之一,開展楠木人工林的種植培育能夠給當地帶來巨大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基于此,從楠木在我國的市場前景以及在廣西的種植前景出發,闡述廣西楠木人工林的種植規律和栽培技術。
關鍵詞 栽培技術;發展前景;楠木種植;廣西
中圖分類號:S792.24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06.014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不斷發展,帶動了人民消費水平的日益提高。其中,房地產行業的繁榮帶動了家居市場的興旺,而楠木因其材質的稀缺性和文化的豐富性成為家居生活中財富、地位、尊貴的象征。由于楠木資源千百年來遭受大量的砍伐,目前天然楠木林已經非常稀缺,導致高檔家具市場對楠木木料供不應求。如今楠木的老料、大料已經幾近稀缺,且不同楠木品種的價格也不盡相同,但是整體市場價值非常高,極品老楠木每噸價格可達幾百萬元,而普通楠木每立方米也可達到1萬元。
1 廣西楠木種植前景概述
楠木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在我國被譽為國木,主要分布在我國長江流域和華南地區,其材質厚重圓潤、溫存柔和、質地緊致且色澤光亮偏金黃。因其特殊的顏色、自帶芬芳襲人的清香且歷經日月耐蟲蛀水腐,歷來是高檔家具、建筑的上等木料,被譽為“中華第一材”“木中金子”[1]。
楠木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市場前景廣闊,優質的楠木材質每立方米達到了2萬~3萬元,直徑30~50 cm的楠木原木單價達到每立方米5.8萬元,直徑50~100 cm的原木每立方米達到了7.8萬元,其深加工制品的附加值更高。
楠木為高大喬木,一年四季常青,枝繁葉茂,樹型美觀,對園林城市建設而言具有很大的觀賞價值和綠化價值。楠木的枝葉中含有芳香油,通過蒸餾提取的楠木油是一種非常珍貴的香料,中醫認為久居楠香之屋內,有舒筋活絡、養血補氣、靜心安神的養生功效。此外,楠木本身也是一味祛疾除患的良藥,可以治療水腫,化解體寒,能夠與其他中藥搭配,也可以單獨成為藥材使用,是博大精深的中醫藥寶庫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2 楠木人工林種植規律分析
一直以來,廣西地區對楠木的使用處于過度索取的狀態,不僅導致資源稀缺,還造成了巨大的浪費。面對楠木市場的巨大需求量和產業價值,廣西適宜楠木種植的地區通過政策引導、技術培訓和企業支持,已經開始大力鼓勵開展閩楠人工林的種植。
楠木雖然品種類型不同,但是其生長的生物學規律卻有著很多相似之處。1)楠木由于質地緊密,需要大量的光合作用和水分,因此一般喜歡在常年溫潤多雨的地帶,這也是楠木多分布在長江以南地區的原因。楠木樹形高大,需要在土層深厚且遮陰效果好的山谷背陽處或者山洼水邊種植最好。楠木對土壤肥力的要求非常高,需要為其生長提供豐富的營養。2)楠木幼苗需要在蔭蔽的地方生長,而成材之后需要充足的關照。因此楠木林幼苗時期可以與速生樹種交叉混合種植,利用速生樹的遮陰效果幫助楠木生長。3)楠木的種子由于含水量和含油量較高,不能長時間存放,應該采取隨時采收隨時播撒的形式。另外,楠木結種存在大小年現象,小年種子空殼率很高,一般沒有實種,大年才會結飽滿有內核的種子。因此,在栽種時要弄清楚楠木的生長節奏。4)楠木一年形成3次頂芽,抽3次新梢,因此具備很強的天然更新能力。只要前期種植管理到位,楠木就能很好地生長,后期管理成本和維護成本非常小。5)楠木初期生長較慢,5年樹齡之后才會加快生長速度,40年樹齡達到生長最快階段。在一年生長中,6月中旬前后夏梢生長最快,20 d的時間內可以生長40 cm高;8—9月抽秋梢后,會出現第2個生長高峰。楠木在自然環境下的生長速度要低于人工林種植。調查發現,13年樹齡的楠木人工林的胸徑、樹高、材積是20年天然林的3倍、2倍和7倍[2]。
3 廣西楠木栽培技術分析
3.1 楠木品種選擇
廣西地區適宜種植的楠木品種主要為閩楠。閩楠屬于常綠高大型喬木,適宜在廣西北部和東北部山地丘陵深土地帶種植,其木材是楠木中的最高級品種,“金絲楠”就大多來源于此品類,市場價值極高。
3.2 種子采集
3.2.1 種子來源
采集種子的母樹要以本地種源為主,因為這種母樹已經適應了廣西的氣候條件,其種子基因能夠適應廣西天然的生長環境,長得更快。母樹的選擇標準應該是樹干高大通直,單株采種。
3.2.2 采集時間
種子的采集時間為立冬至小雪期間,當楠木種子果皮呈現出黑藍色時,標志其已經成熟,可以采集。采集后要妥善處理,具體步驟為:1)將果實放在籮筐內,裝至一半后放水,撈起漂浮在水上的無用劣質果實棄之;2)將剩下的飽滿種子摩擦使種子從果皮中剝離出來;
3)放入清水中浸泡1~2 d,撈出放置陰涼處晾干,切忌不要暴曬,種子表面的水跡稍微干一些即可;4)放在底部鋪設一層細沙的容器中,種子在容器中堆砌的高度達到45 cm即可;5)常檢查細沙的濕度,并根據其內部的干濕情況酌情在容器里面噴灑水分[3]。
3.3 播種栽培
3.3.1 整地
種子一般播種在沙土之上,播種之前要給土壤融入硝酸亞鐵溶液,以達到消毒殺菌的目的。圃地要進行三犁三耙,精耕細作,苗床為高床,床面高20 cm,床面寬1 m。在山壟丘陵地帶育苗,要深開排水溝,中溝、邊溝寬40 cm,深35 cm。整地時要施足基肥。每667 m2施豬牛欄糞1 500 kg、菜枯餅100 kg。在耕耙地時把肥料均勻翻入耕作層中。
3.3.2 播種
播種方式為撒播,要分布均勻,切忌種子聚攏成堆。播完之后要鋪設防曬網,經常檢查土壤的干濕程度,隨時噴灑水分。30 d后苗床上就會長出幼苗,在此期間要勤于除草,及時松土,給幼苗根部充分的生長空間。待到幼苗長到8 cm高時,要及時補充營養,一般是灑復合肥和尿素,施肥要避開幼苗葉,防止肥料灼燒。
3.3.3 苗木移栽
楠木移栽時間最好選擇在冬初的11月中旬和春季的2—4月進行,種植位置最好選擇在日照時間短、方便排灌的山谷、山洼的陰坡地帶。要注意防止高溫強光,并在5月開始搭建遮陽蔭棚。棚子高度要保持在1 m以上,遮陽網的透光度要達到50%左右。這樣既能避免強光的直接照射,又能保證楠木充分進行光合作用。在夏秋季節的晴天,9:00—16:00用遮陽網遮住,其余時間要打開遮陽網。
3.4 移栽造林方法
楠木對立地條件要求較高,造林地宜選擇土層深厚、腐植質含量高、空氣濕度較大的山區半陰坡山腰中下部、溝谷兩側或河邊臺地。
通過塊狀或帶狀形式進行整地,種植時進行打坎,坎長寬各50 cm,坎穴深30 cm為宜,種植穴不能太淺,否則根部不能站穩,容易傾斜。造林密度株行距2 m×3 m,每667 m2地造林110株,太密會影響枝葉擴散,太疏則不能充分利用土地,實現價值最大化。造林栽植時間從冬至到雨水均可,但早造比遲造好。由于楠木的萌蘗能力較強,可以直接采取裸根苗造林,野生苗移栽同樣可以達到較高的成活率。但裸根苗栽種時要注意,移栽一次的苗木側根多,采用移栽一次的二年生苗比一年生苗造林成活率更高、效果更好;造林時要選用壯苗,起苗后要及時漿根,并剪掉一部分的枝葉,盡量做到隨起苗隨造林,種植時間也要提前到2月[4]。
3.5 楠木管理
每年夏秋之際是楠木的速生期,要加強營養和水分供應,讓其在生長期間快速生長。楠木造林的5年內,每年要撫育2次左右,如果雜草過多,還要增加撫育次數。第1次撫育時間在4—5月,7—8月再撫育1次。撫育過程中要注意幼林不要打枝,不要傷到樹皮,要適當鏟除被壓木、雙杈木等長勢不佳、形狀不好的樹木。
3.6 病蟲害管理
楠木常見的蟲害為蛀梢象鼻蟲,其幼蟲鉆入嫩梢之中,會讓樹木枯死。此害蟲一年發生一次,防治方法分卵及成蟲生長期兩個階段進行,每667 m2可以用1.5 kg左右的煙劑藥物熏殺,或者40%樂果乳劑500倍液噴灑樹梢之上,讓幼蟲吸收藥劑后死亡[5]。另外一種害蟲是灰毛金花蟲類型,一般在4月活躍,常用煙劑熏殺。
4 結語
楠木種植栽培技術主要集中在選種、播種、幼苗栽培這3個階段,并注意在其生長期間加強水肥管理和撫育管理即可。楠木成材時間較長,但是種植戶的成本投入較小,因此非常適宜廣西低洼丘陵地區進行人工造林。
參考文獻:
[1] 梁瑞龍,黃應欽,李娟,等.廣西楠木發展前景與栽培技術[J].廣西林業,2018(5):43-44.
[2] 劉湘榮.廣西資源縣野生楠木調查與人工培育[J].綠色科技,2017(23):21-22.
[3] 陳延忠,吳文標,葉星.金絲楠木野生資源調查及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8(23):164-165.
[4] 李玉洪.珍貴樹種閩楠栽培技術與發展前景探討[J].農業與技術,2019,39(3):74-75.
[5] 陳桂瓊.淺談楠木育苗與造林技術應用[J].農業與技術,2018,38(17):66-67.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