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樹冬
摘 要 澳洲堅果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和營養價值,適合生長在風力小、濕潤、溫和的區域,生長環境和降雨量對堅果質量影響較大,病蟲害也是種植過程中對堅果產量和質量造成不利影響的重要原因之一。基于此,就澳洲堅果特性以及病蟲害防治原則進行分析,并對病蟲害防治措施和技術要點進行探討。
關鍵詞 澳洲堅果;病蟲害;防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S436.64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06.022
近年來,澳洲堅果因營養豐富、藥用價值高和經濟效益好等特點,有著較好的市場前景,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在種植過程中,因種植技術應用不到位、品種選擇不合理等問題,使堅果品質和產量降低,其中病蟲害問題是影響澳洲堅果品質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在種植過程中,要對各類病蟲害加以控制,通過有效的防治措施,使堅果品質得到有效保證。
1 澳洲堅果特性概述
澳洲堅果原產于澳洲,適宜在亞熱帶或熱帶地區生長,年平均氣溫應保持在10 ℃以上,溫度為-2~3 ℃、連續霜凍超過7 d的地區不宜大面積商業種植。種植土壤pH值應為5.0~6.5,土壤土層應高于1 m,年降雨量應保持在1 000 mm以上。由于屬淺根系作物,主要以側根為主,平均風力超過9級、陣風達11級或有臺風的地區不宜種植[1]。隨著澳洲堅果種植范圍的增大,種植中存在的問題也日益凸現,如種植管理技術不到位或品種選擇不當等,導致堅果質量和產量降低。另外,除了受到各種自然環境條件的影響外,病蟲害也會對堅果質量和產量造成嚴重為害,因此病蟲害防治是保證澳洲堅果品質的重要手段。
2 病蟲害防治原則
病蟲害會對澳洲堅果的口感、果實大小以及產量造成影響,其中主要的病蟲害有紅蜘蛛、枝枯病、潰瘍病、花疫病、蚜蟲、鼠害和果殼斑點病等,通常采用化學藥劑防治技術進行治理。采用化學藥劑防治技術治理會造成環境污染,對生態平衡造成破壞,并使病蟲害的抗藥性增強。因此,在進行病蟲害防治時,需要對防治措施所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進行充分考慮,采取“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對傳統的化學藥劑防治技術進行改進,以農業和物理防治為基礎,提倡生物防治,從而使病蟲害防治效果加強,并最大程度地減少環境污染,為澳洲堅果種植創造有利的生長環境,促進堅果品質的提升[2]。
3 病蟲害化學防治措施
3.1 蟲害防治
3.1.1 紅蜘蛛
澳洲堅果種植中,紅蜘蛛是較常見的蟲害之一,全年都會發生此蟲害,其中最嚴重的時段為每年10月至次年2月,不僅損害植株的葉片、嫩莖以及嫩芽等,還會導致蟲害部位出現灰白色和淡黃綠色斑點,甚至出現落葉的情況,對堅果的生長造成嚴重影響。進行此蟲害防治時,可采用得克乳油、得氯可濕性粉劑1 200倍液以及聯苯菊酯乳油2 000倍液,比例分別為50%、21%和2.5%,每7 d噴藥1次。
3.1.2 蚜蟲
蚜蟲具有繁衍速度快的特點,易發生的季節為春、夏、秋季,主要利用口針對嫩葉、頂牙及幼莖汁液進行吸取,導致葉片萎縮或嫩葉、頂牙及幼莖等部位出現斑點等現象。針對此蟲害主要對植株嫩梢采用樂果、魚藤精、煙草水等內吸劑和觸殺劑進行噴灑,翅蚜利用粘膠板進行誘殺,另外還可以采用2 000倍25%的多殺菊脂或500~800倍的氧化樂果進行噴灑防治。
3.1.3 草履蚧
草履蚧主要對幼牙嫩枝進行吸食,發生時段主要集中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防治措施為:在草履蚧1~2齡的若蟲期,利用750倍蚧螨靈、50%敵敵畏或200倍果樹寶進行噴灑,防治效果較為理想。
3.1.4 擬木蠹蛾
擬木蠹蛾主要發生在1—2月。在樹干分叉處,幼蟲通過鉆蛀樹干對植株的生長、開花、結果造成影響,甚至導致植株死亡。針對此蟲害,主要采用鐵絲刺殺的方式,對樹干坑道內的蛹或幼蟲進行治理;并結合果園管理,采用坑道堵塞等方式,用黏土封住坑道口進而殺死蛹和幼蟲,或直接將特丁磷加水后直接灌入坑道。
3.1.5 鼠害
鼠害對快成熟或已成熟的堅果所造成的為害極大,通常在7月左右會吃食果仁,如不及時防治,會嚴重影響堅果產量。因此,通常采用修剪樹冠下部枝條避免老鼠上樹、放置鼠藥、尼龍薄膜對主樹干進行捆綁或對果園雜草進行清理。
3.2 病害防治
3.2.1 干腐病
澳洲堅果干腐病屬于真菌病害,植株樹干及基部為主要病發部位,極少數出現在枝梢分支上部。對此病害可通過環境整治進行有效防治,對果園土壤積水進行控制,避免出現過多積水,土壤保持干燥,人畜活動也應盡可能減少。另外,利用石灰粉、硫酸亞鐵等進行藥物防治,可以涂白樹干或對土壤消毒;對于已感染病害的植株,需要采取病斑刮除的方式,將樹皮刮掉后,利用30~50倍液的25%多菌靈進行涂抹防治[3]。
3.2.2 枝枯病
枝枯病主要對幼嫩枝條進行為害,且植株長勢較弱時容易引發病害。病害主要出現在枝條葉片和樹皮上,枝條葉片變黃后逐漸掉落,樹皮逐漸轉變為灰褐色直至深灰色,最終植株枯死。此病害的防治需要對植株長勢進行強化,加強對幼齡苗木的保護,采取防春旱、防凍措施,同時對已染病的樹枝進行剪除和燒毀,避免病害感染面積擴大,對其他植株造成影響。對病害進行防治時,可采用300倍90%百菌清或800~1 000倍70%甲基托布津進行噴灑,使病害得到有效防治。
3.2.3 炭疽病
炭疽病主要發生在植株的嫩梢、葉和果實上,染病部分會出現嫩梢枯死、葉片枯黃的現象,并逐漸呈現黑斑,果實和果殼呈黑褐色等。主要防治措施為:確保植株種植環境通風透光良好,對植物下垂枝條及時進行修剪,并用700~800倍80%炭疽福養藥劑、800~1 000倍70%甲基托布津進行噴灑[5]。
4 病蟲害生物防治措施
澳洲堅果的生物防治措施可以從生長環境方面入手,對其生長的土質、地勢、溫度、降雨量等環境因素進行充分考慮,確保能夠有效預防病蟲害的發生,并根據澳洲堅果自身的生長特征以及具體生長情況進行種植和科學規劃,確保病蟲害防治效率提高,高產目標得以實現,主要的技術要點有:種植前需要對土壤進行消毒;對種植苗圃進行衛生清潔;保證有機肥完全腐熟后進行施用;對苗圃植株進出進行嚴格驗收和檢查;防治措施應盡可能采用微生物、天敵等手段進行防治,使防治手段更安全、高效、低污染、低殘留,并通過病蟲害的有效預測及預防措施的運用,使防治效果有效提高。
5 結語
澳洲堅果營養豐富、藥用價值高、經濟效益好,具有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目前在農業種植中得到廣泛推廣。加強病蟲害防治,可以有效提高堅果種植質量和產量。因此應了解種植地區的氣候、土壤等種植條件,加強對病蟲害種類、特征以及防治措施的研究,針對不同的病蟲害采取有針對性的預防措施。為了減少化學藥劑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應加強生物防治技術的研究和應用,通過微生物防治、以蟲治蟲、以鳥治蟲等多種手段,有效提高病蟲害防治水平的同時,避免周圍環境和土壤受到污染。
參考文獻:
[1] 黃炳成,李楊.廣西澳洲堅果幾種主要蟲害及病害防治措施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7,16(13):55-56.
[2] 張瑞芳.澳洲堅果種植主要病蟲害防治措施[J].現代園藝,2016(15):139-140.
[3] 周芳.廣西澳洲堅果主要蟲害及病害防治措施[J].農業與技術,2019,39(1):141-142.
[4] 王文林,黎志,肖海艷,等.廣西澳洲堅果主要蟲害種類及其防治方法[J].南方農業,2018,12(25):48-50.
[5] 王文林,鄧慧蘋,肖海艷,等.廣西澳洲堅果主要病害調查與防治[J].中國熱帶農業,2018,84(5):51-53.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