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若冰
摘 要:大豆是我國重要的農業作物,眾多食品的生產都需要以大豆作為原料,生產加工出多種豆產品。由于豆制品深受人們喜愛,我國每年消耗的大豆數量非常可觀,甚至一部分需要依賴進口。因此研究大豆高產種植技術與病蟲害防治技術是關系大豆產量的重要課題。本文就大豆種植技術開展探究,并且對病蟲害的防治提出相應的策略,促進我國大豆增產。
關鍵詞:大豆;高產;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
眾所周知,大豆具備廣泛的用途,提高大豆產量不僅能夠帶動農村經濟的發展,同時還可以幫助我國擺脫大豆進口的依賴。隨著我國對大豆的需求量增加,大豆的種植規模和面積雖然不斷增加,但大豆產量并沒有明顯提高,經過研究發現,這是由于大豆種植技術和病蟲害防治不到位,導致了大豆產量提升不明顯。本文就大豆高產種植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方法進行研究,內容如下。
一、大豆高產種植技術要點分析
(一)種植土地的選擇與處理
通過研究發現,大豆種植土地的選擇與大豆產量有著非常明顯的關系。采用輪作超過三年的土地種植大豆,且上一輪種植禾本科農作物的土地,大豆的產量會有明顯的提高。在土選擇完成之后,就需要對土地進行處理。首先需要對土地深耕,通過深耕能夠有效提高土地涵水能力,松軟的土地更加利于空氣流通和大豆的根系發育。耕作之后進行底肥的施作,通常情況下,大豆生長對于氮磷肥料需求量較大,所以底肥可以采用磷酸二銨和氮磷鉀的復合肥,能夠有效提高大豆的產量。
(二)大豆種子的處理
大豆種子的選擇會直接影響大豆的產量。因此在選種階段,首先選擇適宜該地區種植的高產優良品種。然后對其進行篩選,將破損種子挑出,帶有病斑和其他問題的種子去除完成后,剩余的大豆種子需要飽滿粒大,含水量不能超過12%。如果種子含水量不達標,就需要進行晾曬處理,在晾曬過程中,不能直接放在太陽下暴曬,導致種子損壞,晾曬過程中要勤翻動,晾曬完成后裝入袋中儲存備用。在大豆種植之前,需要對種子進行處理,通常需要與藥劑拌和,通常情況下用大豆專用的營養劑和包衣藥劑進行,使大豆具備一定的病蟲害抵抗能力和快速生長發育能力。
(三)大豆的種植
當前,我國農業生產中大豆的高產種植方法有三種,其一,采用壟上雙行點播法;其二,采用壟上等量穴播法,其三,采用兩壟一溝法。應用這三種方法進行大豆的種植,能夠進一步提高大豆種植的產量,并且有利于大豆生長過程中的田間管理。這三種方法都適用過程時,需要將土地整理出寬度適宜的壟,根據種植方法不同,需要合理控制行間距和坑穴的留苗數量,最好以每穴三到五棵為宜。
(四)大豆的田間管理
大豆的田間管理主要分為三部分內容,首先,大豆生長期間的水分控制。大豆生長對于水分需求大,保證大豆具有水分充足的成長環境。澆水需要按照大豆的生長階段進行,防止因為澆水過量導致大豆發生病害。其次,查苗補苗工作,由于大豆的出苗率無法做到精確控制,很多坑穴可能不會有大豆苗破土,所以需要在后期進行大豆的補苗,以保證土地空間被充分利用。最后,大豆的中耕定苗,定苗的目的是在同一坑穴中選出長勢最好的大豆苗,對于病苗和長勢較弱的大豆苗去除,提高大豆營養供給。
(五)追肥管理
在大豆成長過程中,為了獲得更高的產量,需要對大豆補充營養成分,也就是追肥。大豆的追肥通常與大豆的中耕同步進行。中耕的深度應該控制在10cm左右,同時對大豆進行追肥,肥料埋入土中,主要以氮肥和磷肥為主,促進大豆苗生長。在大豆開花期,為了使大豆能夠獲得更好的長勢,提高產量,需要對大豆的葉面進行噴肥處理,噴灑的肥料可用尿素與磷酸二氫鉀與水按照比例混合調制。
二、大豆病蟲害的防治措施
(一)大豆的病害防治
在大豆的生長過程中,病蟲害是致使大豆減產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病蟲害非常嚴重,甚至可能導致大豆絕產。因此,大豆成長的病蟲害防治工作非常重要。通常情況下,大豆在出面之前由于進行了藥劑拌和,對于病蟲害的抵抗能力很高,能夠保證大豆出苗期的病蟲害防治。但是在大豆成長過程中,由于藥力的減弱,就需要做好病蟲害的治理工作。大豆常見的病害類型為:大豆霜霉病、大豆灰斑病。在大豆病害的防治過程中,需要在田間管理過程中做好監控,一旦發現有病害發生的苗頭,就積極進行全面治理。根據大豆病害的種類,選擇相應的藥劑噴灑控制大豆病害的發展和惡化。初次之外,大豆病害的防治工作重點應放在預防上,通過合理地供應水分和養料,提高大豆病害的抵抗能力,減少病害治理上的成本投入。
(二)大豆蟲害的防治
大豆生長過程中,會遭受到蟲害的侵襲。蟲害產生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在土地消毒過程中,沒有將蟲卵滅殺干凈。或者其他區域的害蟲遷移。大豆常見的蟲害類型為:大大豆蚜蟲、大豆卷葉螟和豇豆類螟。這些蟲類會對大豆也和莖稈進行破壞,造成大豆生長出現問題甚至死亡。因此,在大豆成長過程中,必須做好蟲害的防治工作,通過科學的手段進行蟲害的治。通常情況下,化學殺蟲對突然爆發的大面積蟲害具有非常好的效果,能夠快速消滅害蟲,物理殺蟲主要采用誘殺陷阱為主,主要對害蟲的成蟲進行滅殺,具有一定的長期防治效果。生物殺蟲依靠害蟲的食物鏈上級無害生物進行害蟲滅殺,不會對環境遭橫污染。但是對于爆發性蟲害效果緩慢,適合進行大豆種植過程中的蟲害預防工作。在大豆害蟲的防治上,要以預防為主,如果蟲害發生,即使可以治理,也會對大豆的產量造成影響,從而造成大豆種植的經濟損失。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大豆高產種植方法和病蟲害的防治都可以有效提高大豆的產量。我國在這方面的技術還相對薄弱。但是這也說明我國在這一領域提高大豆產量具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通過使用科學的大豆種植技術,配合嚴格地田間管理,能夠營造出適宜大豆生長的優質環境。并且利用病蟲害防治方法,能夠減少不利因素對于大豆的破壞,提高大豆產量。總之,大豆種植中,二者重要程度不相上下,只有全面做好種植和防治工作,才能夠使大豆產量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潘校成.淺析北方大豆高產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9(5).
[2]童發根.大豆高產種植技術與病蟲害防控關鍵點推廣[J].農家參謀,2019(4).
[3]陳立娟.大豆高產種植技術要點[J].吉林農業,2019(13):39-39.
[4]劉景堂.淺論大豆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策略[J].農業與技術,2018(8).
[5]李秀麗,潘素梅.無公害大豆高產栽培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19(24):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