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艷
摘 要 目前,在農村宅基地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隨著新政策的變化調整,需要結合農村地區實際,因地制宜,才能更好地盤活農村土地資源,最大限度發揮其應有的功能。基于此,圍繞農村宅基地管理工作,探究其開展的意義,分析目前農村宅基地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并為完善農村宅基地管理體系提出了相關的對策。
關鍵詞 農村宅基地;管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F301.3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06.047
在時代發展過程中,伴隨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新時期農村地區發展也面臨諸多機遇和挑戰。土地資源作為農村地區最重要的基礎資源,只有全面加強土地的科學管理,才能最大限度發揮土地資源的價值,更好地提升土地管理成效,為鄉村振興戰略等實施提供重要的支持。目前,在農村宅基地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還存在機制不健全、政府投資力度大和置換矛盾依然存在等問題。加強完善農村宅基地管理的對策探究,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和發展價值[1]。
1 開展農村宅基地管理的內涵與意義
農村宅基地管理是國家農村管理制度的重要構成部分,是指對農村土地等通過制定完善相關的機制,進而對宅基地進行管理監督的模式。
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一方面可以更好地確保將國家最新的土地管理政策等要求落實到土地管理等各個方面,加強宅基地回收管理,進而最大限度提高農村土地管理的規范性。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結合農村地區實際,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不斷圍繞土地資源盤活利用等進行經營管理模式創新,有效統籌各類資源等進行全面配置和科學探索,最大限度提高土地利用價值與效用,助力鄉村經濟發展。此外,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還有利于最大限度保護農民的合法權益,提高他們農業作業生產的積極性,激發創新能力等,為農村地區發展提供強大的動力支持[2]。
2 農村宅基地管理工作實施現狀
2.1 缺乏系統的規劃指導
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工作需要加強規劃管理,保證農村宅基地管理各個環節有序開展。但是,目前在相關的規劃機制建設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沒有充分結合新時期農村地區建設發展實際以及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等政策的實施進行農村宅基地管理相關政策的動態調整,從而導致農村土地資源存在浪費或不足等情形,難以保證開展成效[3]。
2.2 相關的收回機制不夠完善,難以有效盤活資源
當前在農村宅基地管理工作實施過程中,還存在收回機制等不夠完善等問題。雖然國家土地管理法等相關的政策對宅基地使用收回作出了明確的原則性規定,也列出了相關的情形,但是相關的規定不夠,,如關于宅基地收回一些政策界限以及收回流程等規定比較模糊,進而導致工作過程中存在不規范的情形。例如,宅基地無償取得、無限期使用、沒有留置成本等,這些導致村民認為只有更多地占有宅基地,才能更好地獲得更大權益。又如國家現有的政策法規對農民住房等有一些限制條款,農民住房不能隨意轉讓,農村房地產市場運行不規范,一些農村宅子依然閑置,沒有科學地加以利用,導致資源浪費影響管理效益。此外,農村宅基地確權登記發證與檔案管理工作不規范,不利于農村資源的有效開發利用與科學規劃管理[4]。
此外,農宅置換房方面,政府的投入力度較大,農民受到傳統思想觀念的影響,對自己居住的房屋等保護意識非常強烈,不愿意主動將閑置宅基地退出,如果退出就希望獲取更多的經濟補償,這些經濟補償需要政府承擔,壓力較大,并且如何進行統籌管理以及加強資金與置換需求的綜合協調等方面還需要進一步深度探究。另外,農民在農村宅基地管理工作中參與積極性不足,甚至沒有認識到自身在宅基地管理中應有的權益,在宅基地使用管理方面的監督力度不夠、監督意識不足,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維護自身的權益,也影響了農村宅基地的管理秩序。
3 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的優化對策
3.1 加強農村宅基地規劃體系的統籌建設
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需要政府完善相關的規劃體系,確保從可持續發展的長遠角度進行土地資源的科學規劃管理,提高土地使用效益。所以國家要加強相關規劃體系的完善,對目前農村宅基地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一些政策沒有落實到位的情況要進行全面調查研究,與城市發展規劃、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等政策結合起來,進行全面研究,對鄉村規劃的落實進行全面統籌安排,更好地通過行政權力的介入確保規劃有序開展、有序推進。此外,鄉鎮基層應當加強建設規劃管理部門的科學設置,完善組織架構,強化規劃管理職責的履行,賦予基層更多的自主權,從而確保農村宅基地管理工作統籌穩定開展。另外,需要合理控制農村宅基地規模,針對目前農村宅基地使用方面存在不規范、缺乏組織管理、法律體系不健全等方面的情況有序進行農村宅基地的建設與規模控制,確保符合國家的政策要求,并符合農村建設用地的范圍、標準等,體現科學性[5]。
3.2 加強農村宅基地機制完善與監督
加強農村宅基地機制完善,要對農村宅基地使用標準、使用面積以及具體的規范等通過制度的形式作出具體的安排。同時,要對自治組織依法參與宅基地職能、職權等予以明確要求,對宅基地審批流程不斷優化,從而更好地體現人性化、科學化原則。同時,也要看到完善農村宅基地機制是對農民取得宅基地使用權的依法保護。要公開相關的程序和事項,加強宅基地申請以及辦理流程等相關事項的可視化管理,強化政策宣傳,加強公開監督,確保農民依法取得宅基地使用權。
此外,還需要從可操作的細節層面對農村宅基地確權登記發證和檔案管理工作進行嚴格管理,層層審核相關的數據,借助現代信息技術等加強檔案信息化體系建設,確保遵照宅基地從申請、審批到利用等各個環節依法執行、檔案完善、有據可查和管理[6]。
3.3 給予更多的鄉村治理權限,激發廣大農民的積極性
1)要對鄉村組織統籌宅基地資源治理職能不斷優化,圍繞農業稅費改革等政策的實施,找出目前農村宅基地管理中的治理困境,著重針對土地權觀念私有化、宅基地產權主體不在村等問題予以排查,并從根源上優化農村宅基地管理能力,重塑體系,盤活職能。2)要加強村民自治,激發廣大農民參與監督管理的積極性,以公共治理理念為基準完善宅基地資源配置協商民主制度,依靠鄉鎮規劃管理與村級統籌模式,更好地在宅基地退出與農村土地整合利用等方面進行細化落實,強化長期的行政監督與規劃管理,更好地結合農民需求,讓他們有更多的發言權和表決權,為鄉村地區土地資源使用管理等提供更多的支持。
4 結語
目前,農村宅基地管理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只有加強規劃、強化機制完善、加大鄉村治理與監督,才能確保農村宅基地管理工作有序開展,最大限度提高土地資源的利用效能。
參考文獻:
[1] 劉震宇,王崇敏.我國農村宅基地管理的法治化構造[J].當代法學,2016,30(5):59-66.
[2] 呂曉,周曉迪,牛善棟.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宅基地管理政策體系的梳理與思考[J].上海國土資源,2015,36(1):16-19.
[3] 陶花.完善農村宅基地管理的建議[J].中國土地,2016(9):50-51.
[4] 桂華,賀雪峰.宅基地管理與物權法的適用限度[J].法學研究,2014(4):28-48.
[5] 劉守英.農村宅基地制度的特殊性與出路[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15(3):18-24,43.
[6] 呂博蘭,蔡海生,余文波,等.農村宅基地退出補償及價格評估研究綜述[J].江西農業學報,2017(3):124-129.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