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秀玲 高海俠
摘 要:林業工程涵蓋的范圍廣泛,立地環境多變,是較為復雜的一項工作,必須在專業技術人員的指導下,按照標準規范來完成,其中至關重要的當屬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術。各部門各司其職環環相扣是林業工程建設在技術層面的優勢。對林業工程來說,苗木的培育以及移植直接關系到樹木后續能否存活和實際的成活率,因此,必須要繼續完善相關方面的技術關鍵節點,提升工程質量。筆者對苗木培育中的種子選擇與處理、育苗地的選擇以及播種等方面進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論述了移植造林的技術關鍵點和難點,希望能夠對相關工作的持續完善和優化有所幫助。
關鍵詞:林業工程;苗木培育;移植造林技術;研究
森林樹木資源不僅能夠優化環境,防止風沙侵蝕和水土流失,還可以減少二氧化碳,保護環境。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隨之而來的還有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近幾年來,國家對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的力度越來越大,除了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鼓勵新型能源的試驗和投產等措施,綠化則是構筑生態工程的最直接有力的動作之一,推進植樹造林,建設綠色家園,為了早日實現這一偉大目標,必須要做好苗木的培育,只有提高了苗木的成活率,才可能看到植樹造林的工作成效。
一、苗木的培育技術
(一)選擇與處理種子
務必采用科學的方法挑選苗木種子,以此確保林業工程建設的質量水準。在甄選苗木時,通常優良母樹的種子是首選,判斷種子品質應該參考母樹的形狀、種子的外部形態等,與此同時,還應思考種子能否在本地環境健康生長。苗木種子選好后,應做好種子的相關處理工作,比如及時處理催芽,具體工作流程包括淘洗干凈、清理完畢后再進行消毒等,以此手段來保證催芽的環境優質,有利于種子能夠健康發芽。另外,進行催芽處理時應該重視種子發芽率的檢查核驗,防止因種子發芽率太差而對后續播種的完成產生不利影響。
(二)選擇與處理育苗地
苗木培育進程中,在做好種子的甄選與后續處理的同時,育苗地的有效選擇也至關重要。在具體挑選環節時,應充分考慮苗木的健康生長發育在育苗地能否有保障,育苗地必須滿足客觀嚴謹的一系列如下條件:土壤的質地優良、有較好的排水條件和設施且地下水位在合理范圍內等要求和標準。此外考慮到一些特殊苗木還要求土壤肥沃和水質良好,還要對土壤進行再次處理,以滿足上述特殊苗木的標準。而育苗地所屬地區的環境氣候如空氣質量、溫度與濕度、陽光雨露等,都是苗木生長發育過程中必須關注的要素。
(三)播種
播種時機要根據科學規律確定,播種時應該結合本地播種的季節性,通過分析以往數據、動態監測區域的氣候特征,做好播種時間的準備和確定,避免出現由于過早播種致使種子發芽率得不到基本保證,或因過晚播種導致苗木發育受阻。其次,如果播種時的氣溫低,可以通過應用有機肥料,利用有機肥的優勢,提升土壤的基礎溫度;如若播種時正逢干好炎熱的氣候,則播種時常采用澆灌、遮擋或覆蓋等方法。最后在苗木種子的播種時節,很可能直接面對大風沙塵或持續干旱的狀況,苗木種子的培育將非常缺水,因此務必充分灌溉林業工程的苗木地,保證水分的充足。
(四)施肥
在苗木的生長發育時期,施肥是非常關鍵的環節,務必要科學把控施肥的數量和頻率等。在施肥時要參考苗木的差異性特點,明確底肥的應用方式,比如肥料如果是經過長時間的堆積酵解的圈肥,控制用量是150g/m2。此外,在苗木的生長期,施肥要求根據苗木的實際生長需要,施用相適應的肥料種類,確保在苗木的生長期有正確適宜的肥料。
二、林業工程移植造林技術研究
(一)移植時間的選擇
在苗木培育成功后需要選擇合適的移植時間,我國南北方的氣溫差別巨大,不同地區的環境條件差異也很顯著,因而北方一般在春天進行移植,具體為每年的3~5月。南方的移植通常較早,在每年的2月底至4月。由于這個階段剛好是苗木的發芽期,且外部溫度也在逐漸回升中,此時,移植造林能夠極大程度地提升造林的質量,同時使造林的成活率提高,林業工程造林還應根據區域、氣候等不同影響因素提前做好預防和應急預案,防止突發性變化對林業工程造林造成破壞。
(二)苗木規格的選擇
為實現造林成活率的目標要求,應合理挑選苗木的規格,林業工程的苗木有相關的科學標準,一般苗木要確保是胸徑達到4cm、3杈的幼苗。特殊造林的具體規劃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在造林的進程中還應按照造林的后期規模來合理有效核對造林的密度。
(三)技術細節分析
在現實工作中,確保苗木的安全可靠性是移植中需要考慮的首要要素,特別需要關注苗木根部和莖葉的健康與安全。要規范種植育苗時間段的苗木,保證其根、莖、枝和干的完整性,為苗木的生長構筑一個健康的外部環境。提前做好苗木與移植造林的路線規劃方案,控制運輸環節可能出現的意外。同時,還應做好移植造林時期的澆灌,以優化苗木在移植后的生長,這些細節的全面掌控有利于提升苗木移植造林當中的整體質量。
(四)病蟲害的防治工作
冬春季是病蟲害防治的重要時間段,而春季則是苗木病蟲害的初始時期,這時必須應用恰當的方法通過變化外部的環境條件來達到預防苗木遭受蟲害襲擊的目的。冬季溫度低,害蟲幼蟲的生長較緩慢,可以采用殺蟲劑噴灑來進行害蟲的滅殺。同時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能夠防止苗木的凍傷區域被有害病菌侵入。在這個階段,病蟲害治理要做到發現要及時、處理要快速,可根據實際情況將病枝修剪并利用廣譜類農藥,如“波爾多液”。許多有效案例顯示,利用波爾多液和涂抹石灰水等手段能中斷苗木害蟲的生長。基于此,由于林業工程中牽涉到數量大和種類多的病蟲害,應依照重點抓“主要矛盾,兼顧其他”的指導理念來實施這項工作。
三、結束語
林業工程項目是影響現階段經濟發展進程的重要因素,此項目中的育苗和移植造林技術對林業工程項目能否順利實施有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因此在大力發展林業工程項目時,要進一步提升苗木的培育技術和移植造林的技術管理,從而有限實現增加林木數量,推進幼苗快速健康生長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辛保東.林業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術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20(07):142-143.
[2]張中海.簡析林業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術[J].種子科技,2020,38(04):52-53.
[3]朱廣俠.試論林業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術[J].種子科技,2020,38(04):64-65.
[4]張宇.新時代背景下林業育苗培育與移植造林技術的分析[J].南方農機,2019,50(19):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