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紅明
摘 要:推動農業科技的新思維、新發明和新描述以及進步提高,農業科技的全面推行以及全面發展,農民收入增加,農業效果顯著的相關措施就是農機化新技術試驗、示范工作。農業機械化新技術的試驗示范工作如何依據項目做好,從以下五點進行了敘述,分別為如何選擇合理地示范地,技術化道路及模式的確立,項目工作預期目的標準的設定,項目組織管理以及項目對未來的一定時期內的收入和支出的計劃詳情。
關鍵詞:地質工程;安全管理;常態化;目標實現
在農業生產中,農業機械化新技術的擴充運用具有重要作用。若想新技術被推廣,就要通過很多的比較、試驗及示范,為了確保新技術能夠被人民群眾接受并施行,必須確立一個橋梁或者紐帶,將農民群眾和農業機械技術工作部門緊密聯系起來。農機相關人員一定要深度思考怎么將農業機械化新型技術的試驗、示范工作做好的問題。農業機械化技術大范圍施行模式由政府作為主導、國家多方參與的主要原因是近幾年我國農業機械化的項目漸漸增多,而農業機械化新技術的推動大部分是依靠項目得以完成。以下是怎么依靠項目來做好試驗、示范工作的具體說明。
一、示范點的科學合理選擇
新技術的施行前提是試驗示范。它具有改善及檢查的作用,使得新技術在原有的效果上更加地完善。農機化推廣作用亦是試驗示范,為了能夠大面積施行應用必須在試驗示范成功的條件下。示范點的選取便是它的第一步。影響技術的推行范圍以及進行工作快慢的主要因素是示范點的選取,大多數情況來說,按照一個地區的農作物變化的具體情況,我們一般依靠大規模農業合作地作為服務主體,兩個到三個示范點的選取,周邊所有的村鎮都能被各個示范點涉及到,達到相互對比,相互影響的作用。五百畝的面積設立一個示范點,本文按照三個示范點進行介紹,三個示范點即一千五百畝。對合作地的要求是設施必須全面,且有能力去負責示范點工作的任務。
二、技術化道路及模式的確立
舉例說明:秸稈(即水稻、小麥、玉米等禾本科農作物成熟脫粒后剩余的莖葉部分)覆蓋還田耕種模式。
首先進行秸稈粉碎還田。首先在收獲的時候,由于秸稈的根莖特別的高且產量也大,為省人力物力,在春季準備播種時,用配有秸稈還田機的大型拖拉機,在田地里將秸稈全部粉碎。第二點,在每年五月一日前后期間來進行不用過多浪費人力物力的免耕種植方式,用播種機進行工作,播種機分為兩行和四行的,選擇哪個根據農民自身意向。玉米產量大且成熟期適合,一般每畝最佳下種量是1.25kg,每畝保證幼苗3700~3800株,與此同時用深施底肥的方式進行施肥,每畝肥量40kg。第三點,在出苗前,一般在播種完成的一周后,進行噴除草藥來滅草,使用的機器為自走式高桿噴藥機。第四點,在每年的六月下半月,作物長到足夠大的時候,葉片把土地全部遮住,從上面看,看不到土地的時候,進行松土、除草,每公頃的施肥量為460kg。接下來,根據示范田和對比田的實地情況進行測產,測產組是由縣統計局農調隊、農機推廣站專家、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組成。最后,采用自走式玉米機,在十月一日左右,玉米成熟的時候,進行收獲。
三、項目工作預期目的、標準的設定以及項目組織管理
(一)經濟與生態的效益
一共設有三個示范點,每個面積為500畝,一共1500畝。按照每畝5kg的產量增加,以1.4元/kg計算,結果可知每畝收入增加7元,每個示范點一共增加0.35萬元的收益,三個示范點一共增收1.05萬元,產量增加7500kg。每畝可節約開支80元,其中包括10元的肥料,70元的機耕費,每個示范點可節約開支4萬元,一共節支12萬元。由此可知,秸稈覆蓋還田機械化技術的應用省工、省時還省肥。
化肥的大量使用,農作物不能有效地吸收其養分,很多化學物質會被土壤固結,長時間會使土壤持續酸化,喪失生產力。這項技術的使用,使得化肥的用量有效地減少,土壤有機物質含量得到緩解恢復,肥力也能有所提升。秸稈還田技術還能夠改善土壤的整體結構,環境污染大大降低。水蝕(由于水作用導致的土壤侵蝕或水土流失)、風蝕(由于風作用,地表物質被侵蝕、磨蝕并被帶走的過程)也因為秸稈覆蓋在地面而減少,抗旱能力能夠得到提高,蓄水保墑(提高且保持住土壤里適合種子發芽和作物生長的濕度)的能力也能夠得到提高。過去焚燒秸稈導致路面都是煙塵導致的霧霾,行走看不清路并伴有呼吸不暢,而現在實行了禁止焚燒秸稈,使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有效地減少,環境污染減輕,對飛機與行人及交通都不再影響。
(二)組織領導、技術指導及項目資金管理的加強
農機工作者都要知道農機所兼具的特點。新技術必須經由反復的比較與試驗,只有這樣才能把好的方面提取出來,差的方面過濾掉。為了能夠更好地管理監督、指揮配合就此成立領導小組,成員由財政方面、農業農機、項目所在鄉鎮的領導以及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組成,任命縣政府主要管理領導為組長。由組成的領導小組負責全縣的工作。同時還要成立項目專家組,由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技術人員、縣農業機械管理站技術人員、省農業農村廳的專家共同組成。組內技術工作者的實際操作能力必須極強,他們的職責主要是編制項目可行性方案,將試驗示范的效果充分體現。工作人員若有問題需進行指導,做好資料收集分析及模式研究推廣總結。做到任何一個工作內容都有專門的人員管理。項目中的每個支出都要嚴格按照技術領導小組編制的實施方案進行管理,專款專用并做到資金按時到位。整個項目結束后,到有關部門進行事前和事后的審查工作,并制定報告。
四、項目對未來一定時期內的收入和支出的計劃性詳情
項目的一年的投資金額為10萬元,也可以說是支付款項10萬元。其中:宣傳項目所用的標牌、技術指導手冊、印制宣傳資料、技術流程圖板等,共支出1.4萬元。技術人員及人工服務的支出費用9000元。技術工作人員到項目所在區產生的費用以及去往省里的費用共支出1.2萬元。場地,配用教室及用品產生的租借費8000元。項目所用的化肥種子1.1萬元。此外還有各級專家技術咨詢費6000元。相關的通知資料郵寄產生的費用1500元。在項目作業時的補助共計3.85萬元。以上共計支出10萬元。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講述了怎么做好農機化新技術試驗示范工作的相關內容,即怎么合理地去選擇示范地,在此基礎上再建立設計的模式,項目工作預期目的標準的設定,項目組織管理以及項目對未來的一定時期內的收入和支出的計劃詳情。推進農業科技的創新提高,全面發展,達到增產增量增效益。所有項目的前提都是試驗示范,農機新技術再完善再好,若不進行試驗示范,也很難進行推廣施行,若是不進行推廣,社會經濟水平會受生產力的影響無法提升,所以做好農機化新技術試驗示范工作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徐云.基層農機化技術推廣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南方農機,2017,048(011):26-27.
[2]湯年拼.水稻農機農藝融合技術推廣應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廣西農業機械化,2019,000(001):29-32.
[3]張建國.淺議新型試驗示范農機具的使用和管理[J].江蘇農機化,2017(4):12-14.
[4]劉治治.農機試驗示范基地建設思考[J].農民致富之友,2019,604(11):137.
[5]中國農業新聞網.黑龍江將推廣四項農機化新技術[J].黑龍江糧食,2017(3).
[6]施衛衛,于聞多.基層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工作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南方農機,2017(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