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琳 李雅婷
摘要:如何使軍校外語教師隱性知識的顯性化,促使教師共享隱性知識,實現知識的交流、吸收和創新,提高軍校外語教師共同體的知識增值和創新能力以及教師個體的專業發展,實現幫助學員熟練使用專業術語,更快更好更高效的適應本專業工作。
關鍵詞:軍校;外語教師;專業知識顯性化
一、教師專業隱性知識
英國思想家Polanyi 在1958 年從哲學的角度提出了隱性知識 tacit knowledge 概念,并將人類通過活動所獲得的知識分為“內隱”和“外顯”兩種形式。顯性知識就是名言知識,能夠用書面文字、圖標和數字公式等表達,是一種類型知識,如傳統的描述性語法知識,學習者可以有意識、系統地學習; 而隱性知識是指未被表述的知識,難以用文字、圖像等表達,是在無意識中獲得的,常常以個人經驗、感悟、團隊的默契、組織文化和風俗習慣等形式存在。
隱性知識和顯性知識共同構成個體完整的知識體系; 顯性知識只是“冰山一角”,隱性知識則是隱藏在冰山底部的大部分,它支配著人的整個認識活動,對知識的創新和價值的創造發揮著重要作用。隱性知識具有:不可言說性、情景性、個體性、文化性、實踐性、無意識性等特點。知識價值的實現在于流動,從動態過程看,隱性知識和顯性知識之間存在著一種“連續性”,兩者之間的區分不是絕對的,可以相互轉化。
二、軍校外語教師隱性知識顯性化的作用
軍校外語教師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在經常的下基層授課中,在參與演習演練中積累了大量的隱性知識,這些隱性知識可能是零散的,不成體系的,但是其中有很大部分能夠對軍校外語教師專業課教學水平的提高起促進作用。有目的地將軍校外語教師專業隱性知識顯性化,可以起到以下作用:1、軍校外語教師隱性知識顯性化,有利于教師對自己原來所具有的隱性知識加以修正和重構。2、軍校外語教師隱性知識的顯性化,有利于教師學習和掌握顯性知識。 3、軍校外語教師隱性知識的顯性化有利于提升教師的專業技能和教學經驗。4、軍校外語教師隱性知識的顯性化有利于提升教師的理解力和個人價值取向。
三、軍校外語教師專業隱性知識顯性化的方法
1.軍校外語教師及時撰寫教學反思
撰寫教學反思的宗旨是教師研究解決教學實踐中出現的問題或困惑提高教學的有效性,軍校外語教員可以通過寫教學日志,記錄課堂教學的成功和不足之處;記錄集體備課中與同事交流教學感想和體會;記錄參加學術會議或閱讀專業書籍、期刊時的啟發心得;記錄跟學員深入交流,了解他們的學習風格、策略、動機等重要信息;將所有記錄信息及時整合,從中提煉精華內容,幫助軍校外語教師將自己的隱性專業知識顯性化。
2.軍校外語教師在實踐中將自己的隱性知識顯性化
軍校外語教員應該熟悉并掌握所在院校的專業用途英語,幫助學員在今后的工作實踐中使用可以熟練使用專業術語,更快更好更高效的適應本專業工作。開展軍事專業英語教學,軍校外語教員首先應當熟練掌握該專業中基本術語的英語表達方式,積累擴充自己對于該領域的語言知識儲備。為了更準確地用英語講解軍事專業知識內容,軍校外語教員應該對于相關專業的內容有基本的理解和掌握,可以向相關專業教員請教學習,了解基本原理,掌握基本術語的含義。軍校外語教員可以走進基層部隊,學習專業知識,熟悉軍事武器裝備的基本原理和操作過程,觀察部隊實際工作中使用外語的情況,搜集語料并整理備用。將其應用到軍事專業英語的教學當中。如此以來,軍校外語教師將在實踐中獲取的新知識與原有的知識重新整合內化,最終重組,給學員講述出來。
3.軍校外語教師可以通過運用可視化工具將自己的隱性知識顯性化
通過知識可視化工具,軍校外語教師就能方便地將各自長期積累下來的隱性知識表示出來,以使教師彼此之間能共享各自的隱性知識,并最終促使教師專業隱性知識的提高。較為常用的知識可視化工具有概念圖工具和思維導圖工具。概念圖由結點和連接線組成,結點代表概念;連接線表示概念之間的關系。思維導圖是很好的寫作、演講思路整理工具。通過思維導圖可以呈現思維過程,理清思維的脈絡,提高學習者的發散思維能力。通過運用可視化工具,軍校外語教師可以將自己的隱性的,模糊的知識,清晰的表達出來實現知識顯性化。
結語
軍校環境的特殊性為軍校外語教員的發展帶來了不一樣的機遇和挑戰,軍校外語教員應當結合軍校自身特點,及時反思,及時畫圖總結,實踐中將自己的隱性知識顯性化出來,真正高效的幫助學員掌握專業英語,并運用到今后的工作實踐中去,積極思考適合軍校外語教員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和模式,尋找適合自身成長發展的道路。
參考文獻:
[1]Kemmis,S.& McTaggart,R.The Action Research Reader[M]. Greelong:Deakin University,1988.
[2]Hord,S.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Communities of Continuous Inquiry and Improvement[M].Austin,TX: Southwest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Laboratory,1997.University Press,1995.
[3]程 龍. 隱性知識的過度顯性化及其救贖[J]. 全球教育展望,2015(7) :31-38.
[4]陳亞平,曹榮平. 外語課堂隱性語言知識構建模式[J]. 中國外語,2012(6) :51-56.
[5]陳建紅. 顯性/隱性教學與語言分析能力對二語知識習得的交互作用[J]. 現代外語,2012(4) : 385-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