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華早報》6月15日文章,原題:北京為香港制定國家安全法,西方領導人卻馬上跳出來指責。實際上,這未免快了些5月22日,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布香港國家安全立法建議草案后,香港前總督彭定康立即發表聲明,而此時全國人大并未開始審議。
他說,香港的自治權是在“一國兩制”原則下“保障”的,并“被寫入了”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而且,他還說:“英國政府應該明確表示,我們看到的是對聯合聲明的徹底破壞。”
彭定康說“一國兩制”方案是中英兩國討價還價的產物。事實并非如此。從聯合聲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1997年7月1日中國恢復行使主權后,為香港設立特別行政區,是一開始就以“一國兩制”為基本指導原則而決定的。
20多年過去了,香港未能遵守《基本法》第23條的規定。該條要求香港制定有效的法律,以處理各種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香港本應在1997年7月回歸后不久就開始這樣做。
接著,香港在去年6月初開始發生動蕩,隨著時間的推移,動蕩愈演愈烈,無數人的生活受到威脅。當立法機關本應采取堅決果斷行動以遏止暴力時,它卻不起作用。許多人懷疑有外國勢力作祟,為香港的動亂煽風點火。這種情況下,全國人大對香港行使主權,于5月28日通過了為香港制定國家安全法的決議,并由常委會確定法律條文。
彭定康在決議通過之前,就搶先下定論,說這些法律會有壓迫性,有違香港和香港人民的利益,并說這是“破壞聯合聲明”。一些西方國家領導人也持類似立場。當法律條文揭曉時,這些人是否會感到非常尷尬呢?
今天,西方領導人的反應是如此的不成熟且過度,而且在當時的情況下,是如此的不理性,這讓人懷疑是否藏有其他的意圖。西方是否正在進行一場地緣政治博弈,而香港和香港人都被當成了棋子?▲
(作者為香港終審法院前法官列顯倫,陳俊安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