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葉藍
香港幼兒園大班至小學三年級學生15日復課,當天涉及2500名學生的中學三年級至五年級跨境學生也恢復到港上課。
家住深圳福田、就讀香港中三的跨境生秦同學,15日特意提早在5時多起床,6時就趕到深圳福田口岸等待關口開門。她說,高峰期約200人在口岸外排隊等候,6時30分口岸開放,在提交健康申報表及測量體溫后,她被安排分批進入離境大堂,到香港邊境又檢查了文件及收取紙本的核酸檢測證明,之后在支線口岸巴士站找校巴上車。過程大致順暢,不過校巴要等學生到齊,因此約等了一個小時才開車,等她抵達學校時已經錯過了第一堂課。
很多跨境生15日遭遇了和秦同學一樣的情況。據香港頭條日報網報道,天水圍的圓玄學院妙法寺內明陳呂重德紀念中學校長馮金燕稱,校巴未準時到口岸,加上跨境生需要提交相應相關文件,返學時間比平時長。
為了跨境生復課,特區及深圳市政府在兩個跨境口岸做出特別安排。據香港《星島日報》15日報道,深圳灣口岸與福田/落馬洲支線口岸在特殊時段,分別為南行及北行的跨境學生辦理出入境檢查。學生須乘校巴到校,全程須戴口罩,不飲食,避免交談;校巴盡量保持空氣流通,分散就坐。政府將在復課約一個月期間,補貼臨時校巴費用與平時一般公共交通工具車費差額;家長須在復課日至少提前兩天,帶子女進行核酸檢測,并在每次檢測后6天再檢測。跨境生通關時,須出示港府發出的證明信函以確認其學生身份。學校還須預先獲得家長授權,以便學生遇上緊急情況時,同意學校把學生送往香港醫院治療。在跨境生放學安排方面,香港校方一般安排小吃部提供簡便午餐,學生不可離開校園用餐,下午2時會安排他們搭乘跨境校巴返回口岸。
盡管第一天復課出現一些狀況,但不少跨境生都相當興奮。秦同學說,14日晚緊張得難以入睡,“半年沒有上課了,比同級同學遲了半個月,希望盡快追上進度”。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主席及代校監湯修齊希望積累15日的經驗后,16日起可縮短通關時間,讓學生準時到校,同時盡量安排初中及小學跨境生在6月底前復課。湯修齊還敦促教育局提供新指引,允許學校的體育課、球類或集體運動等如常進行,并盡快安排全日復課。有評論稱,近期香港疫情仍有反復,零星個案與小型暴發間或出現,雖然影響不到香港本地生復課安排,但跨境返學是另一回事,最重要還是保障學生能在安全健康的前提下學習,把風險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