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農業大省的責任首先是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囑托,按照國家統一部署,強化擔當,精準發力,抓嚴抓細抓實糧食庫存大清查工作,圓滿完成各項任務。
提高政治站位。組織好十年一次的糧食庫存大清查,是山東義不容辭的政治責任,也是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大省擔當。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把大清查列入全省“工作落實年”重點任務,主要領導同志多次作出指示批示、提出明確要求,各級政府都把這項工作牢牢抓在手上、扛在肩上,為推進大清查提供了組織保障。
周密安排部署。省市縣成立由政府分管負責同志任組長的協調小組,建立省級統籌、上下聯動、橫向互通的工作機制。制定了數量普查、質量清查、自查督導和省級抽查等專項方案,確保大清查易操作、可落地。全國大清查動員會后,省政府接續召開全省會議,落實國務院部署,不折不扣壓實工作任務。

落實保障措施。省政府辦公廳每月調度情況,省協調小組辦公室及時通報督促。糧食部門把握檢查特點、突出清查重點,培訓骨干6350 人次。嚴格審核清查時點標桿數據,確保無失誤、零差錯。財政部門加強經費保障,落實地方檢查經費。加強社會動員,邀請人大、政協、紀委監督,廣泛解讀政策,嚴明工作紀律,確保大清查有力有序推進。
自查敢于亮丑。全面落實企業“第一責任”,做到清查內容實、測量計算實、底稿填報實。省市縣組成144 個工作組,全方位、全覆蓋實地督導。對督導發現問題,下發緊急通知,嚴格標準,糾正偏差,確保質量。
普查敢于亮劍。按照“統一抽調、本地回避”原則,混編55個普查組,逐貨位檢查,有倉必到、有糧必查、有賬必核。省級抽查及時跟進,隨機抽取庫點,驗證普查質量。對個別普查質量不高問題,動真碰硬,通報全省,要求全部返工、全程錄像、徹底清查,確保經得起歷史檢驗。
質檢敢于亮底。壓茬開展質量清查,73 個扦樣組和15 家質檢機構,日夜奮戰,無縫銜接,做到了應扦盡扦,應檢盡檢。全省扦樣4515 份,檢驗數據5.4 萬個,形成全面詳實的數據庫,摸清了政策性糧食庫存質量家底。
一張清單抓整改。全省統一建立問題清單,細化分工、責任到人,立查立改、限期整改。抓好問題整改“回頭看”,持續傳導壓力,重點問題掛牌督辦,省市抽查巡查,確保整改徹底。
兩項建設強基礎。聚焦倉儲設施建設,改善儲糧條件。2019年投資7.7 億元,維修、新建倉容128 萬噸,智能糧庫建設走在全國前列。聚焦人才隊伍建設,抓好崗位練兵,提高科學保糧、安全儲糧水平。全省組織專業培訓9 萬人次,榮獲全國技能大賽省級第一名。
三個體系促提升。完善法規體系。貫徹中央有關文件精神加強糧食儲備安全管理的實施意見已經印發,《山東省地方儲備糧管理辦法》修訂和《山東省糧食安全保障條例》制訂列入今年立法計劃。完善監管體系。推行隨機監管、信用監管、智慧監管,壓實企業主體責任、市縣屬地責任、部門監管責任。完善考核體系。強化糧食安全責任考核,開展地方儲備績效評估,確保政府儲備管得好、調得動、用得上,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貢獻山東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