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孟鋒, 何劍敏, 羊榮金, 陳敏捷
(杭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機電工程學院,杭州311402)
隨著國家大力推動低碳經濟發展,緩解道路擁堵,越來越多的家庭采用非機動車代步。在非機動車數量多了之后,尤其是老舊小區和公共場所,出現了各種亂停亂放、私拉電線等現象[1]。現在國家對家用電瓶車停放和充電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各小區應設有集中停放電瓶車并能充電的場所[2]。
老舊小區開發建設之初,規劃較為簡單,配套設施不齊全[3],老舊小區停車難問題已成為當今社會的一大“頑疾”[4-5]。由于土地資源的稀缺,人們對空間利用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立體式停車庫成為前景非常廣闊的研究方向[6-7]。但幾乎所有的立體停車庫都是為機動車設計的,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升降橫移式、多層循環式、水平循環式、垂直循環式及巷道堆垛式等[8-9],雖然可仿照此類停車庫進行非機動車立體停車庫的設計,但此類停車庫應用在非機動車車庫上會出現使用者停取不變、耗能費時等問題[10]。
本文設計了一款無能耗錯疊式非機動車停車裝置來解決老舊小區電瓶車和自行車停放難以及樓道充電隱患等一系列問題。該裝置既能在有限的空間里停放更多的非機動車且裝置無能耗,又能輕松方便地實現停、取。裝置美觀大方、便于長期使用及日常管理[11],可根據空間大小,靈活改變裝置尺寸,可廣泛應用于老舊小區、醫院、商場等公共場所。
該裝置由“之”字形構架、載車平臺、移動車架和輔助裝置4 部分組成。“之”字形構架可分層焊接或澆筑成型,頂部雨棚上設有太陽能板,可用于普通照明用電;3、4 層的移動車架由滑軌、滑塊、雙U型槽組成,可實現自行車多方位移動和快速停放;1、2 層的載車平臺可對電瓶車車輪進行固定上鎖,使其能平穩停入規定位置,平臺底部由導軌導向并有彈力繩蓄、放力,使取車更加輕便;輔助裝置由充電樁、照明燈、電子鎖等組成。停車裝置結構如圖1 所示。該裝置建造方便、無能耗、占地面積小、空間利用率高、使用方便、便于控制和后期物業管理及維護,特別適用于當前老舊小區的改造。

圖1 停車裝置結構框圖
(1)整體結構。裝置整體結構呈現完美的“之”字形,美觀又實用,在有限的小區空地可以停放最大量的非機動車,提升老舊小區的生活品質,其中1 層位于地面下方,其余層均在地面[12]。此模型的比例為1∶5,具體如圖2 所示。
(2)移動車架結構設計。懸架平臺用于自行車停車如圖3 所示,使用內外U 型槽,外槽固定,內槽可以進行滑動,使用者只要拉下拉手就可以使內槽下滑,從而輕松地取下自行車。U 型槽下有導軌和滑塊,自行車數量過多時,可以左右水平移動,擴大取車空間,減少對其他車輛的影響。

圖2 無能耗便民停車系統模型圖

圖3 移動車架

圖4 載車平臺
(3)載車平臺結構設計。載車平臺中間采用合頁連接,方便角度調節,能自動適應1、2 層坡度變化,如圖4 所示。停車裝置1 層用于停放電瓶車,其上有載車平臺。模型中該平臺由兩個不銹鋼平面構成,平面之間有合頁連接;平面頂部前端有一導車架,其寬度與電瓶車車輪厚度近似;平面底部有一彈力繩,其彈性力與小車下沉端重量保持一致,使其達到動態平衡狀態,以實現載車平臺能夠較為輕松的作直線運動;平臺末端有一定位銷,定位銷可以將載車平臺與裝置地基固定在一起,實現電瓶車平穩地停放在載車平臺上,末端有一個拉手,取車時輕輕拉下拉手,就能使載車平臺緩緩移動出來。
(1)太陽能存儲裝置。太陽能板安裝在雨棚上面,天晴時利用太陽能板進行貯存能量,太陽能板可以為本裝置在夜晚停車時提供照明能源,為電子鎖提供其所需能源。應用太陽能板來達到節約能源的效果。
(2)安全保障裝置。安全保障裝置包括電子鎖、充電樁和刷卡裝置,載車平臺上裝有一個充電插座,使用者可以在電瓶車停放后插上充電器,當載車平臺停入到指定位置時,使用者在刷卡裝置上刷一下卡即可使電子鎖閉合來對電瓶車進行固定,防止電瓶車失竊,同時充電樁通電,對電瓶車進行充電;取車時刷一下卡即可將電子鎖打卡,使用者再拉下拉手就可使載車平臺出來。
(3)照明裝置。停車庫頂部裝有一些LED燈,可以為停車裝置照明[13],使1、2 層停車位更加明亮,照明燈的能源來自太陽能存儲裝置。考慮到老舊小區有些地方的光線問題,安裝上照明裝置可使停放非機動車更安全。
根據實際測量車輛尺寸,對載車平臺和移動車架做出了實際尺寸設計,并對彈力繩的彈性系數取值進行驗證。裝置模型根據實際測量所得尺寸縮小5 倍驗證。
由實際數據得出載車平臺的尺寸數據。
考慮到要留有一定空間給行人走動或站立,對眾多品牌、規格的電瓶車進行調查、計算得出表1 尺寸,如果尺寸過大會資源浪費,尺寸過小會使人無法安全地站立,同時也必須考慮安裝充電插座所需的空間。

表1 載車平臺數據
自行車停車架由內、外U 型槽構成,在外槽兩側設有軌道,外槽下面有滑塊和導軌,根據模型自行車的車胎寬度,得出內外槽的尺寸大小,如表2。

表2 模型尺寸
為方便自行車停放,U 型槽內槽要比自行車車輪稍微大出一定距離,如果距離過小就不利于自行車的停放,如果這個寬度過大的話會使自行車掉落下來,造成安全隱患,在模型上此寬度正好合適,不會對扣緊裝置造成影響。
將使用者停放電瓶車的過程的力學關系如圖5 所示,以分析出使用者所需的力及彈力繩規格的選擇。已知彈力繩的特點是能受拉力,且始終沿繩方向,其微小形變可忽略。

圖5 受力分析圖
給定彈力繩沒有突破拉力極限,彈力繩一直服從胡克定律:

式中:F彈為彈力繩拉力;k為彈力繩彈性系數,彈性系數越大,小車所受的拉力越大;x為彈力繩的拉伸量。
假設將在斜面上的移動載車平臺和電瓶車看作一個整體,其質量為m;斜面的傾斜角為θ;在使用者施加額外推力后能緩慢向上直至彈力繩的伸長量為0 時卡住移動載車平臺。由此根據牛頓第二定律進行受力分析:沿著斜面方向的重力分力和摩擦力的合力與彈力繩的拉力和使用者施加的力的合力大小一樣[14],且受力在同一連線上:

斜面與滾輪的摩擦力主要與載車平臺對斜面的正壓力有關,其滿足下面關系式:

式中,μ為滾動摩擦系數。可見摩擦系數越大,摩擦力越大。
查閱相關資料獲知國家標準簡易款式的電瓶車重量為40 kg,普遍款電瓶車的重量在50 ~55 kg,豪華型的在65 ~75 kg。其中已知載車平臺重量為25 kg;彈力繩拉伸量x為1.2 m;滾動摩擦系數μ 為0.005;斜面的傾斜角θ為22.5°;取g為10 N/kg。由此可推得使用者所需力與彈簧的彈性系數之間的關系:

對該數學模型進行仿真,尋找合適的彈性系數k的值,取普遍值55 kg的電瓶車重,加上載車平臺的重量使m =80 kg。代入式(4)中,可知彈性系數k 約為260 N/m時,人為施加力幾乎為0,如圖6 所示。

圖6 人為施加力與k的關系
基于圖6,將彈性系數值定為260 N/m,對不同質量的電瓶車進行分析,可知人為施加力最大值為75 N,該力在人的承受范圍內,滿足使用。
本裝置的實際長度為長4 m,高4 m,寬3.1 m,1、2 層可停放6 輛車,3、4 層可停放10 ~12 輛自行車;傳統單層非機動車停車裝置在更大一點的尺寸下僅可以停放6 輛電瓶車或8 輛自行車;相較于傳統的非機動車裝置的停車容量提高2 倍以上,從此數據中可以得出該裝置的空間利用率高[15]。

圖7 人為施加力與不同質量關系

圖8 無能耗錯疊式非機動車停車裝置
經過上文的方案設計及相關計算后,采用不銹鋼和鋁合金型材搭建了本裝置的實物。本裝置長116 cm,寬61.7 cm,高62 cm,由6 個模擬載車平臺、4 根直線導軌、6 個彈簧插銷和內、外槽各8 個以及若干零件組成。模擬載車平臺采用長20 cm、寬18 cm、厚1 mm的鋁板組成,中間用合頁進行連接。
通過試驗可實現以下功能:
彈力繩可以使小車平穩下坡并到達指定位置;鋁合金U型槽可以延伸到地面上,自行車可以很方便地停上去;自行車停車架外槽可以實現左右水平移動,內槽可以實現上下移動;載車平臺能夠沿著斜坡上升或下滑。

圖9 模型實物圖
實施表明,該裝置在彈力繩的作用下可以使移動載車平臺與非機動車平穩地駛入指定的停車位置;裝置所用零件互換性強,可以隨機更換易損零件;停車裝置可根據小區空地空間大小,靈活改變裝置長短,方便工程建設與實施。
本裝置有如下優點:①“之”字形4 層造型設計。錯疊式停放,將現有非機動車車庫容量提高近2 ~3倍,空間利用率高;美觀大氣,提升空間利用率,減少土地資源浪費,緩解老舊小區非機動車停車難問題。②無需外部能耗。使用者自身可輕松停取非機動車,擺脫了對外部能耗的依賴,便于長期使用及日常管理,減少后期維護成本。③可移動車架設計。運用人機工程學原理,方便車輛停放;高可靠性設計,純機械結構使裝置更安全;太陽能供電使裝置綠色、環保。④該裝置可用于老舊小區與街道的隔斷,起到替代小區圍墻的作用,裝置一側可用于小區內非機動車停靠,另一側則可用于小區外街道非機動車停靠,以解決小區停車區域小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