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娟, 黃 嬛, 金 莉, 金佩芬, 黃越燕, 丁寶月
(1.嘉興學院醫學院,浙江嘉興314001;2.嘉興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院,浙江嘉興314001)
實驗教學在藥學教學中占有較大比重,在藥學人才培養中處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對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和創新能力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1-5]。將學科前沿引入到實驗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更加有效地學習和運用基礎知識,感受學以致用的樂趣,激發創新思維,培養創新能力[6-9]。
枳殼為常用中藥,是蕓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L.)及其栽培變種黃皮酸橙C. aurantium‘Huangpi’、代代花C. aurantium‘Daidai’、朱欒C.aurantium‘Chuluan’、塘橙C. aurantium‘Tangcheng’的干燥未成熟果實。臨床主要用于治療胸悶脹痛、食積不化、痰飲、胃下垂、脫肛、子宮脫垂等癥[10]。由于枳殼品種繁多、種植區域廣泛,來源復雜,兼之以次充好、以假充真,使得同物異名、同名異物現象嚴重,枳殼交易市場混亂,為研究和臨床用藥帶來不便。因此,如何有效、快速地鑒定枳殼成為一個亟須解決的問題。DNA分子標記技術在中藥材鑒定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具有微量、快速、準確、特異性強、對樣本要求較低[11-13]的特點,能夠彌補傳統生藥鑒定方法的不足。DNA提取是DNA 分子標記技術中關鍵的一步,能否順利進行后續鑒定取決于提取的DNA 的質量。中藥材是干品,且經炮制加工成碎片,很難用基原、外觀、顯微及理化等常規方法進行鑒別。中藥材中的DNA 可能會在炮制和貯藏過程中受到破壞,存在不同程度的DNA降解現象。枳殼類中藥材分子鑒定也同樣存在上述問題[14]。因此,如何從枳殼類中藥材干燥果實中提取高質量的DNA 成為其分子鑒定的一個難題。本實驗的設計采用改良的DNA 提取方法對4 種枳殼類藥材(朱欒、香櫞、枳殼、代代花)的干燥果實不同部位進行DNA提取,比較提取質量,優化提取條件,有利于藥學專業學生認識學科發展前沿、提升科研創新能力。
實驗所用的4 種枳殼類栽培變種由浙江省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提供。樣本信息詳見表1。

表1 樣品來源表
PCR相關試劑,快捷型植物基因組DNA提取系統(DP321)購于天根生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引物由生工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合成;實驗中的儀器包括PCR 擴增儀BIO-RAD DNA Engine,核酸電泳儀Power Pac Basic,Bio-Rad 公司的凝膠成像系統Molecular Imager? Gel Doc TM XR +System。
1.3.1 朱欒DNA的提取
以朱欒的干燥果實為取材對象,按照DNA提取方法的不同分為試劑盒組、改良組,每一組根據采樣部位的不同分為外果皮、中果皮、囊及內果皮組。試劑盒組按照快捷型植物基因組DNA 提取系統(DP321)的操作說明進行DNA提取,改良組的提取方法如下:①取枳殼類藥材樣品組織約50 mg,研成極細粉(要求過120 目篩),裝入5 mL EP管中。②在EP管中加入0℃超純水,置于0 ℃冰箱浸泡約30 h,每隔10 h 換1次水。12 000 r/min離心5 min,用移液槍小心移去上清液,開蓋置于40 ℃烘箱中晾干。③將緩沖液FP1和FP2 置于37 ℃水浴中預熱約2 min(若天氣炎熱,此步驟可省略不做)。④在樣品中加入1 000 μL 緩沖液FP1 和15 μL RNaseA(10 mg/mL),渦旋振蕩1 min,60 ℃水浴20 min,每隔5 min 劇烈搖蕩一次。⑤繼續加入325 μL 緩沖液FP2,充分混勻,渦旋振蕩1 min。⑥12 000 r/min離心5 min,將上清液轉至新的離心管中。⑦重復⑥。⑧向上清液中加入0.2 倍2.5 M的NaCl 和0.7 倍體積的異丙醇,充分混勻,12 000 r/min離心2 min,棄上清液,保留沉淀。⑨加入600 μL 70%乙醇,渦旋振蕩5 s,12 000 r/min離心2 min,棄上清液。⑩重復⑨。○1 開蓋倒置,置于40 ℃烘箱徹底晾干殘余乙醇。○12 加入50 μL 滅菌蒸餾水或超純水溶解(60 ℃水浴助溶),期間顛倒混勻數次,最終得到DNA 溶液。○13 所得DNA 溶液可置于4 ℃冰箱備用,若長期不用可保存于-20 ℃冰箱中。
1.3.2 其余3 種藥材DNA的提取
以3 種枳殼類藥材香櫞、胡柚、枳殼、代代花的干燥果實作為取材對象,取材部位均選取5 種藥材的外果皮,按改良后的提取方法進行DNA提取。
取10 μL DNA樣品,用超純水稀釋至60 μL,以超純水為空白對照測定其濃度、A260/A280和A260/A230值,并記錄數據。
制備質量分數為1.5%的瓊脂糖凝膠,8 μL DNA樣品與2 μL上樣液混合后加入加樣孔中,電泳槽電壓調至120 ~140 V,待loding buffer 跑到下游2/3 ~3/4處,關閉電源,將膠塊浸沒于EB 染色液中染色10min,取出后用清水漂洗數次,在凝膠成像系統中觀察結果,拍照留存。
以提取的DNA為模板,引物選取及擴增體系參照相關文獻進行[3],引物序列詳見表2,PCR擴增體系詳見表3。擴增程序為:94 ℃預變性4 min,94 ℃變性30s,52 ℃退火45 s,72 ℃延伸2 min,共35 個循環;72 ℃延伸7 min,4 ℃保存。擴增產物在1.5%的瓊脂糖凝膠(EB染色)上電泳,用凝膠成像儀拍照,分析。

表2 PCR擴增引物序列

表3 PCR擴增反應20 μL反應體系
朱欒是中藥材枳殼的一種栽培變種,以朱欒外果皮為取材對象,分別按試劑盒操作和改良后的提取方法(以下分別簡稱為方法1 和方法2)進行DNA提取,由表4 可見,用改良的方法提取到的DNA 純度較高,A260/A280值較接近標準值1.8,A260/A230的比值也在2.5附近,DNA瓊脂糖電泳結果也證明改良方法提取到的DNA條帶更清楚(見圖1),說明改良后提取到的DNA純度較高。雖然表4 中,試劑盒方法提取的DNA濃度較高,但是參照A260/A280及A260/A230的比值可以推斷所含雜質較多,不代表真實的DNA濃度。

表4 不同方法提取朱欒外果皮DNA濃度和純度檢測結果

圖1 不同方法提取朱欒DNA電泳圖
分別取朱欒外果皮、中果皮、囊及內果皮用改良后的方法進行DNA提取,稀釋DNA提取液進行DNA濃度測定和瓊脂糖電泳測定,以AW88 為引物進行ISSRPCR擴增,擴增產物進行電泳,檢測結果見表5。

表5 不同取材部位提取朱欒DNA濃度和純度檢測結果
從表5 可知,DNA 提取液濃度順序:外果皮>內果皮>囊>中果皮;DNA 提取液A260/A280的值只有外果皮的最接近標準值1.8;DNA 提取液A260/A230的值外果皮2.64,比較接近標準值2.5;說明外果皮提取的DNA質量最好,濃度和純度也均比其他部位高。
DNA電泳圖(見圖2)中,外果皮的條帶最清晰明亮;內果皮次之;囊的條帶較為模糊,難以辨別;中果皮無DNA 電泳條帶出現。該結果說明外果皮提取的DNA質量最好。

圖2 不同部位提取朱欒DNA電泳圖
如圖3 所示,外果皮DNA 的PCR 產物最清晰明亮,內果皮次之,中果皮和囊相近。這進一步說明外果皮提取DNA更適合朱欒分子鑒定的后續反應。

圖3 不同部位提取朱欒DNA的ISSR-PCR電泳圖
選取3 種枳殼類藥材香櫞、枳殼、代代花作為實驗對象,取材部位均選取5 種藥材的外果皮,按改良后的提取方法進行DNA 提取,由表6 所示可見,不同品種的枳殼類藥材,DNA 提取濃度稍有差異,純度尚可,A260/A280的值均在1.8 附近。

表6 不同品種枳殼類藥材DNA提取液的濃度和純度檢測結果
在圖4 所示的PCR 產物電泳圖中,5 條引物中AW88、AW90 均能使3 種枳殼品種的DNA 擴增出清晰明亮的多態性條帶。AW102、AW103、AW241 引物擴增后為出現清晰條帶。

圖4 改良法提取3種枳殼類藥材外果皮DNA的ISSR-PCR電泳圖
通過本實驗,使學生掌握了干燥枳殼的DNA提取及優化方法。干燥中藥材的DNA 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易降解,因此實驗設計時通過優化水浴溫度、裂解時間、藥材粉碎度及取材部位等因素,比較實驗結果,讓學生充分裂解中藥材DNA 提取時的注意事項,掌握凝膠電泳、DNA濃度純度測定等基本的分子實驗技能,大大激發了學生的科研熱情,培養了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
本實驗中優化了枳殼類中藥材干燥果實的DNA提取方法,并證實外果皮部分更適于提取DNA用于后續鑒定反應,為干燥中藥材的DNA提取及分子鑒定提供了一定的參考。實驗內容可行性較強,可在現有的實驗室基礎上開展,開拓了學生的科學視野,激發了學生對科學研究的濃厚興趣。實驗中加入了對各影響因素的優化,內容多樣,并加入自主查閱文獻及總結環節,提高了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教學實踐表明,學生非常喜歡參與到這類研究型實驗,研究型實驗可以將學生的專業課知識學以致用,在分析科學問題時進一步鞏固所學到的專業基礎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