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倩,王 婧,呂 麗
(青島市城陽區人民醫院,山東 青島 266109)
在醫院外科,直腸癌屬于常見疾病,腹腔鏡手術是治療該疾病的主要手段,臨床效果顯著。在手術過程中,由于患者長時間處于低溫狀態,因此很容易對其心肌收縮能力、腎臟功能、凝血功能等產生影響。據相關調查研究顯示,在腹腔鏡直腸癌手術中實施手術室溫度護理,可有效避免低溫對患者造成的損害,并將其體溫維持在標準范圍內,臨床療效顯著。
選取我院行腹腔鏡直腸癌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2018年1月~12月),共計60例,隨機分組后,研究組和常規組患者各30例。常規組患者的年齡在44~60歲,包括男16例,女14例。研究組患者年齡43~60歲,包括男17例,女13例。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年齡、性別等)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
常規組患者實施普通護理,研究組患者行手術室溫度護理:第一,患者在進入手術室前,護理人員需對其進行充分包裹,以免溫度過快流失,術中,要盡可能減少或避免患者身體長時間暴露在外。第二,環境溫度調整,在患者進入手術室之前,要調整好手術室的溫濕度,靜脈通路建立前,對藥物進行加熱,以免在輸液過程中降低患者體溫,消毒液體也要做好加溫,不管是氣體還是液體,其溫度都應保持在37℃以下。由于腹腔鏡手術時間較長,患者的腸胃器官需要長時間暴露在外,此時一般可使用熱鹽水紗布將腸管覆蓋好,如果需要對腹腔進行沖洗,通常要使用溫熱的液體來沖洗,以減少熱量流失。第三,手術結束后,要對患者進行充分包裹,以保持體溫。
對兩組患者手術前、手術30 min以及結束手術時的鼻腔溫度進行對比。
采用SPSS 21.0進行參數處理,行“t”和卡方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標準為P<0.05
術前,兩組患者鼻腔溫度差異不顯著(P>0.05),但是在手術30 min、結束手術時,研究組患者鼻腔溫度要比常規組高,對比差異顯著(P<0.05)。具體如表1。
表1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段的鼻腔溫度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段的鼻腔溫度對比(±s)
組別 手術前鼻腔溫度(℃) 手術30 min鼻腔溫度(℃) 結束手術時鼻腔溫度(℃)研究組(n=30) 36.25±0.35 36.35±0.37 36.39±0.45常規組(n=30) 36.32±0.26 35.26±0.21 35.20±0.25 P 0.3828 0.0000 0.0000 t 0.8793 14.0329 12.6614
對于直腸癌,腹腔鏡根治術是目前應用最普遍的治療手段,療效顯著,但在手術過程中,皮膚消毒、二氧化碳氣腹、液體輸入等操作均有可能降低患者體溫,從而使其出現低體溫現象,對患者預后造成影響。
通過手術室溫度護理,可有效緩解上述問題,并在術前、術前和術后分別做好患者的保溫工作,最大限度減少熱度流失,使患者機體處于最佳狀態,這對于手術效果的提升很有幫助[1]。
在本次研究中,常規組行普通護理,研究組患者行手術室溫度護理,之后對比不同時間段兩組患者的鼻腔溫度。結果表明:術前,兩組患者鼻腔溫度差異不顯著(P>0.05),但是在手術30 min、結束手術時,研究組患者鼻腔溫度要比常規組高,差異顯著(P<0.05)[2]。
綜上所述,對于直腸癌患者,腹腔鏡手術是最常見的治療手段,通過手術室溫度護理,可有效避免低溫對患者機體造成的損傷,最大限度減少患者術中的熱量流失,使其體溫處于良好狀態,這對于手術效果的提升很有幫助,建議在今后的臨床實踐中進行推廣[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