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彥舉 郝 兵 呂益良 鄭詩楊
(洛陽中信成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河南 洛陽 471000)
傳統的復合材料檢測方法中,超聲波檢測是通過缺陷和基體之間的不同特征引起的波長吸收/反射差異來判定被測物的。由于檢測原理導致檢測精度不是很高、誤差較大。滲透檢測多用于檢測物體表面的缺陷,不能直觀的反應物體內部的缺陷情況。X射線檢測通過X射線的照射,根據不同材質物體對射線的吸收特性的不同,會在成像板或者膠片上顯示二維圖像。而錐束CT是通過發出錐束的X射線,照射工件,記錄工件不同角度的投影數據,最終通過重建算法得到三維數字模型,根據數字模型使用專用軟件對工件進行缺陷分析。
錐束CT相比傳統的斷層CT具有成像速度快、檢測精度高的特點。斷層掃描又稱線陣掃描,射線源發出扇形X光照射工件,每次只能檢測工件的某一截面,通過疊加截面的方式呈現三維模型,層與層之間的間隙直接影響掃描的時間和成像的精度。錐束CT采用面陣探測器,射線源發出錐束X光照射工件,探測器上可以采集到整個工件的照片,通過這種方式得到的三維數據沒有信息缺失,檢測精度更高。
錐束CT系統主要由探測器系統、機械系統、錐束X射線源系統等組成,如圖1所示。主要工作原理是X射線源在錐角范圍內發出的X射線穿過被檢測物體,被檢測物體在機械系統上進行360°旋轉,同時探測器會接收到被掃描物體不同角度的投影數據,最后把所有的投影數據傳回計算機,利用三維圖像重建算法對投影數據進行重建,得到被檢測物體的三維重建數據,為分析檢測物體內部的三維結構信息提供了可靠依據。

圖1 錐束CT系統結構示意圖
影響錐束CT系統檢測精度的主要因素包括電壓、電流、幾何放大倍數、焦點尺寸以及平板探測器的像素尺寸等。
電壓電流主要指的是射線機的管電壓和管電流,電壓主要影響的是射線的穿透能力(等效鋼厚度),電壓越高穿透能力越強,檢測的工件也越大。電流主要影響系統的對比度,電流越高對比度越強,材質的分辨才更清晰。在穿透金屬物體時,金屬會出現衍射、反射、散射的現象,會產生金屬偽影,影響檢測的精度,所以在檢測金屬物體時,在保證工件能穿透的情況下,電壓電流設置不宜太高。在檢測復合材料時,偽影現象基本可以忽略,在保證工件能穿透的情況下,電流可以適當高一點,使系統對比度更高,缺陷識別更清楚。
F—射線源出束位置到探測器表面的距離。f—射線源出束位置到工件表面的距離。T—工件的厚度。b—工件表面到探測器表面的距離。

圖2 放大比關系示意圖
放大倍數M=F/f,放大倍數影響著設備的檢測精度。放大比越大,系統的檢測精度越高,即工件離射線源越近,檢測精度越高。但是由于射線源發出的是錐束光,工件離射線源越近,檢測的有效面積就越小。所以應綜合考慮檢測精度和檢測效率,選擇合適的放大比[1]。
d—射線管焦點尺寸。幾何放大倍數M=F/f。
幾何不清晰度:Ug=d(M-1),焦點尺寸是射線管的重要參數,在幾何放大倍數的作用下,焦點在檢測圖像上會產生幾何不清晰度,由圖3可以發現當放大比一定的情況下,焦點尺寸越大,幾何不清晰度就越大,檢測精度越低,精度反而越高。為了提高設備的檢測精度,一般在能穿透工件的情況下會選擇焦點尺寸更小的CT系統進行檢測[2]。

圖3 焦點尺寸影響幾何不清晰度示意圖
平板探測器是由一個個小的分區構成的,這些小區被稱為像素。
像素尺寸(p):指敏感區域長度與所包含的像素數目之比,也可以表示為圖像的行或者列中相鄰2個像素中心的距離,如圖4所示。單位為mm或者μm。

圖4 平板探測器結構示意圖
平板探測器的像素寬度與高度相等。像素尺寸作為成像精度的關鍵因素,直接影響著成像精度,為了保證檢測精度,像素尺寸越小越好。
結合某公司的復合材料特性和上述影響系統檢測精度的指標,該次檢測主要選用的是300 kV微焦點射線源和像素尺寸為200 μm的高分辨率面陣探測器系統,放大倍數選擇為10的情況下,對工件進行錐束CT無損檢測,最終得到高質量的三維數據。并使用專用CT數據處理軟件分析其內部缺陷類型及分布情況。主要分析復合材料的裂紋走向、裂紋三維模型分布及提取、孔洞的孔隙率分析幾個方面。
由于工件尺寸較大,超過了平板探測器的有效成像面積,所以對工件進行了偏置分區掃描,將工件分為圖5所示共6個區,每個有效區域的尺寸為250 mm×250 mm,下面主要針對D區錐束CT掃描檢測結果進行分析。
圖5所示上效果是通過CT專用分析軟件VGStudio Max對掃描后的三維數據進行分析。通過移動活動面對掃描數據的每一層進行分析,進而發現該復合材料在不同位置上的不同缺陷。圖6是通過3個截面圖和1個實物圖的方式顯示出了該段復合材料一個截面的缺陷。可以測量缺陷的尺寸及走向,還可以通過三維成像視圖判斷出缺陷的具體位置。

圖5 某公司復合材料實物照片
拆分功能主要是把有缺陷的地方通過拆分、提取及渲染的方式在三維數據上直觀地顯示出來,是根據密度的不同來識別缺陷,通過改變閾值來選擇缺陷的大小,如圖7所示,再使用布爾運算把需要提取的缺陷拆分開來單獨顯示,并可以根據需要渲染出不同的顏色。目的是更清晰更直觀的看到缺陷的分布情況。

圖6 某復合材料檢測缺陷效果圖
孔隙率分析可以根據孔洞的體積大小對工件的孔洞缺陷進行篩選,并通過不同的顏色進行標注,不同的顏色對應的體積大小不同,通過渲染可以直觀地發現孔洞在工件內部的分布情況,如圖8所示。孔隙率分析可以通過設置孔洞尺寸的大小,根據需求過濾掉不影響工件質量的孔洞,只保留影響工件質量的孔洞進行分析[3]。

圖7 某復合材料缺陷提取效果圖

圖8 某復合材料孔隙率分析效果圖
該文主要介紹了錐束CT系統的工作原理,以及影響系統檢測精度的主要指標,對某復合材料缺陷檢測結果進行分析。通過上述介紹發現,要想得到一個好的檢測結果,不但對硬件設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還對掃描的數據處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在兩者配合的情況下才能得到高精度的檢測結果。根據以往的檢測經驗可以發現,在檢測復合材料工件時,保證工件能穿透的情況下,多以微焦點工業CT檢測為主。
通過對某復合材料的錐束CT檢測結果進行分析,了解到錐束CT在復合材料無損檢測方面的應用,通過錐束CT掃描,不但可以得到工件三維結構信息,還可以檢測到工件內部的缺陷并對缺陷進行量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