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宏偉
(江蘇金堰交通工程有限公司,江蘇 泰州 225300)
目前,市政公路建設中經常出現混凝土路面發生開裂或者道路結構受損的現象,對正常的交通出行和施工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不僅帶來了舒適性較差的問題,還給后期的維修增加了難度。而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的應用能夠保障瀝青公路路面的平整性和穩定性,在節約成本、減少環境污染、減少道路受損等方面都能夠起到改善的作用[1]。因此,應用和改進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刻不容緩,以全面提升市政公路工程的整體施工質量,保障人們的正常出行。
瀝青混凝土路面所發揮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3點。1)瀝青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相對較好,具有耐磨性、抗滑性等特征,當車輛在瀝青混凝土路面行駛后能夠獲取較高的舒適性。瀝青路面沒有脹縫及溫縮接縫,車輛行駛的過程中不易產生較大的噪聲,同時瀝青混凝土路面表面有一定的構造深度可以吸收一定的噪聲。2)瀝青混凝土路面不會受到天氣或者環境的影響,車輛行駛的過程中不僅不會產生塵土,排水、防水性能較好。3)瀝青混凝土施工效率較高,能夠在不中斷交通的前提下開展維修或者施工等工作。
瀝青混凝土混合攪拌技術是將瀝青與粗、細集料及礦粉等混合攪拌在一起的技術。瀝青混凝土攪拌技術所用的材料需進行檢測、檢測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并且市政公路工程施工人員還需要在瀝青的選型、配合比級配等環節中予以重視,采用科學的方法掌握該項技術的正確實施[2]。其中公路工程瀝青混凝土混合料的配比對提高公路工程施工質量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首先,根據施工圖設計和按照技術規范和試驗規程等,在對選用的瀝青、砂石料或者礦料等使用的材料等開展試驗,以對各項原材料的各項指標值等進行檢驗。例如,在配合比設計中,對水泥劑量和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進行實驗后,需要考慮水泥的溫縮性和干縮性,是都對路面發生裂縫或者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如:最大的干密度ρd=2.148/cm3;最佳含水量為W0=7.45%,水泥的劑量一般控制在5.5%~6.5%。其次,在進行篩分的過程中,其篩分主要是對集料或者填料等進行篩分,在篩分后以得出各種礦料的結果;計算和設計路面結構層配合比,即運用馬歇爾穩定度法對配合比進行有效的設計。其礦粉=18∶16∶18∶18∶10∶4,最佳的油石比為:3.7%。最后,在攪拌過程中還需要對攪拌的溫度和加熱的溫度進行有效的控制,其中,瀝青的加熱溫度一般需要控制在155℃和165℃,相對于瀝青加熱的溫度集料加熱要高出許多,即一般高出10℃~30℃。以保障攪拌過程中能夠達到攪拌的要求,使得混合料更加均勻,顏色保持一致。
瀝青路面相對于普通的砂石路,其穩定性和強度較高。瀝青混合料的面層是鋪筑在剛性、柔性、半剛性基礎上的。因此,與水泥混凝土路面相比,瀝青路面行車更加舒適。采用冷再生技術能夠對發生損壞的路面進行修復,從而彌補了之前傳統路面修復的不足。冷再生施工能夠將穩定劑和新集料、水等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到瀝青路面的面層中,在達到路面修復的要求和標準后,借助冷再生機器進行銑刨處理,從而能夠對原材料進行拌和、碾壓,達到對路面養護的效果,使得原本損壞的路面基層進行達到新的要求,實現對路面的修復-恢復和強化的作用。另外,冷再生技術與傳統技術相比,還能夠一定程度上達到節約成本和節能環保的效果,從而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
施工工序主要有3點。1)路面的清理。在對舊路路面進行有效清理后,對路面上的垃圾或者舊路上的側石、原遭到破壞的面層等進行拆除和打破,如圖1所示。測量人員在根據規范要求開展測量工作。然后在對松鋪的系數等進行確定,開展舊路加鋪瀝青混合料面層工藝,如圖2所示。2)確定水泥的用量。其計算公式為:1m2混合料質量:0.18×1×2060=370.8 kg,水泥的用量為:5.5×3708÷(100+5.5)=19.3kg/m2。3)對冷再生機破碎材料級配進行有效的控制。如行進速度、破碎梁的壓力等。4)整形找平進行碾壓。
瀝青混合料在鋪設過程中,需要對施工質量予以把控。1)在實際施工過程中,無論是從瀝青混合料的鋪設還是到碾壓施工的過程,瀝青混凝土會受到溫度降低的影響。當天氣較氣溫低或風速較大時,其會產生更大的溫度損失。因此,在鋪設瀝青的過程中,需要對碾壓段面的長度進行有效的控制,一般情況下需要控制在50 m~80 m,保證混合料鋪設能夠在規定的長度范圍內。2)保障路面的平整度和壓實性[3]。施工過程中需要對鋪設及和壓實機的連續性予以重視,壓路機緊跟鋪設機后面,保障瀝青混凝土能夠在合適的溫度下成型。針對瀝青混凝土黏性較強的性質,在碾壓的過程中需要在壓路機的水箱內加入洗衣粉等活性劑,從而減少瀝青粘到壓路機輪子上。3)在路面壓實的過程中還需要配備專門的監督人員,對施工質量進行監督,使施工的各項工序能夠達到標準,確保路面壓實溫度和時間的合規性,提升路面的施工質量。市政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碾壓施工的注意事項見表1。

表1 市政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碾壓施工的注意事項
首先,在橫縫碾壓時,應注意瀝青混合料的溫度,碾壓時壓路機騎縫碾壓,騎縫碾壓時,沿橫縫順向碾壓或與橫縫成45°角斜向碾壓,順向碾壓時,壓路機先深入新鋪層面15 cm往返碾壓2次;其次,逐步向新鋪層面過渡,每次深入新鋪層面15 cm~20 cm,直到約2/3輪跡進入新鋪面層后改為正常的縱向碾壓,并向新鋪層面駛進,當碾壓輪的一半直入新鋪層面后,壓路機開始后退;最后,交替10 cm~20 cm,首先從橫軋的中心側旋轉,然后轉向正常的縱軋。交叉軋制后,用3 m鋁合金尺檢查軋件是否平整、不平整。

圖1原舊路打破

圖2 舊路加鋪瀝青混合料面層工藝
首先,完善施工基層材料級配,根據實際的施工條件,選擇適合的粗骨料,并對較大粒徑和中粒徑料的含水量進行有效的控制,顆粒最大粒徑不能超過40 mm。其次,對碾壓的方式進行改良和調整,減少過濕或者出現的過振現象,使得防基層頂面被一層灰漿所覆蓋,形成硬殼。最后,對于細粒土半剛性基層,可以借助頂面載釘的方式保障基層頂面粗糙度,將基層頂面粗糙的滲透深度控制在5 mm。
在瀝青混合料攪拌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離析或者糊料的現象。其中混合料的含水量一般控制在7%~9%;瀝青混凝土油石比為5∶100。因此,針對這些現象應該及時進行處理,以對瀝青混合料的流值或者油石比等相關指標進行控制,還可以通過特殊配合比對瀝青混合料的質量進行有效的控制。
對黏層油和透層油灑布進行合理控制包括4點。1)在鋪筑過程中注意頂面的清潔性。2)結合自身的施工經驗,保障水泥穩定類半剛性基層透油層通過乳化瀝青實現[4]。3)噴灑過程中還需要對車速和噴灑量等進行有效的控制,以減少發生油膜或者流淌的現象,保證不能出現空白。原來的瀝青混凝土路面罩面應該選擇合適的黏層油,以提高黏附性。當面層取芯后也不會發生脫離。4)對于一些重要的干線公路,還可以將稀漿封層作為黏結層,即將防水和層間進行結合,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擾亂交通,在保證交通正常運行的前提下,進行后續的施工。
隨著公路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而保障公路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成為市政工程企業亟需重視的問題,只有不斷掌握新的施工技術,才能確保整體施工質量,從而減少路面出現一系列的質量問題,提高車輛運行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