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盛開
(黃石下陸區銅都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湖北 黃石 435005)
臨床上在治療疾病時,藥物是常用的一種方法,但是容易出現不合理用藥情況,以過早中斷治療、過度使用注射劑、濫用抗菌藥物、大病治療不徹底以及輕微疾病過度治療等為主要表現[1]。有研究發現,不合理使用藥物不僅會增加死亡率和患病率,增強細菌耐藥性,過度浪費和消耗醫療資源,還會增加患者的經濟負擔,影響社會穩定,具有較大的危害性。WHO 認為,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能夠對醫務人員和醫療機構的處方行為進行約束,使基本藥物的可負擔性和藥物使用的合理性提高,從而給予患者正確、恰當、適宜的藥物治療。因此,本文對基本藥物制度運用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的臨床價值進行了探討,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某基層醫療衛生機構2016 年1 月至2017 年8 月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前后的處方225 例為研究對象,處方內容包括患者年齡、性別、藥物名稱、病癥診斷、處方總價、藥物劑量以及藥物種類等。
1.2 方法
1.2.1 定量調研:根據WHO 公布的關于科學用藥的國際網絡規范,參照指標包括以下3 點:①運用抗生素的比重;②運用注射劑的比重;③運用激素的比重。
1.2.2 定性調查: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用藥情況進行調研,即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實施前后,關于科學用藥的基礎情況,詢問相關工作人員,包括衛生行政機構人員、醫護人員以及患者等。同時,調查內容包括怎樣科學用藥、患者對于抗生素濫用的想法、影響科學用藥的相關因素以及運用藥品期間的各類基礎問題等。
1.3 觀察指標。對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實施前后的注射劑、抗生素以及激素處方運用情況進行觀察和記錄。
1.4 統計學分析。本次研究數據采用SPSS 24.0 軟件分析,其中計數資料由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行檢驗,以P<0.05 表示有差異。
相比較實施前而言,實施后的激素、注射劑以及抗生素處方總量均較低,對比有統計意義(P<0.05),見表1。
3.1 實施基本藥物制度的重要性。合理用藥的目標主要是改善處方指標,使其滿足臨床醫療指南的要求,而在對藥物是否合理使用進行評價時,處方指標分析是比較有效的一個方法。基本藥物制度作為系統的一項工程,具有以下優點:①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后,取消了藥品加成,采用零差率銷售,不僅可以使患者對基本藥物的使用率提高,還能使醫生的處方動機削弱,避免醫務人員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藥品銷售之間的經濟利益關系,使其合理用藥傾向增加;②國家衛生行政部門在對村衛生所和鄉鎮衛生院進行績效考評時,其合理用藥的相關指標是比較重要的一項考核內容,包括注射劑使用率、抗生素使用率以及處方用藥種數等,并且與醫療衛生機構受到財政部門的財政補助直接掛鉤[2]。對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而言,為了可以獲得較多的財政補貼,只有加強用藥管理,對醫務人員的行為進行規范,通過提高自身服務質量,而非增加處方為提成的績效激勵,從而使自身合理用藥水平提高;③為了有效貫徹落實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對臨床用藥行為進行規范,我國政府還實施了一連串配套措施,如定期監測評價與反饋、強化醫務人員教育與培訓、改革醫務人員績效工資、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進行績效考核以及建立多渠道補償機制等,可以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合理使用藥物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對醫務人員的行為進行約束,從而實現藥物的合理應用[3]。

表1 實施前后的處方應用情況[n(%)]
3.2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施基本藥物制度的價值。在藥物的不合理使用中,注射劑過度使用和抗生素濫用是比較常見的問題,其中濫用抗生素會增強耐藥性,使群眾的患病風險增加;而濫用注射劑則會使血液傳播疾病的風險增加,嚴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本次研究發現,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后,基層醫院的激素、抗生素以及注射劑藥物使用比例明顯下降,其原因包括以下幾點:①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將《國家基本藥物臨床應用指南》和《國家基本藥物處方集》發放給醫務人員,通過對醫務人員進行用藥知識培訓,可以豐富知識水平,使其正確認識合理用藥,增強合理用藥意識,從而使醫務人員的素質提高;②加強對醫務人員和群眾的宣傳教育,使其合理用藥水平提高,在實施基本藥物制度的基礎上,發揮合理用藥的協同作用;③通過實施績效考評制度,可以糾正醫務人員的不良處方行為,使其對抗生素和激素藥物的使用減少,從而實現藥物的合理使用[4]。
3.3 建議。合理用藥作為與廣大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密切相關的一項系統工程,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作為提高國民合理用藥水平的一個關鍵環節,應該進一步加強配套建設,使其緊密銜接醫改政策部署。為了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合理用藥水平,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①完善基層設備配置,建立完善、綜合的一個信息化平臺[5]。利用網絡平臺和暢通的通訊手段,能夠共享和交流基本藥物大數據,對基本藥物的具體使用情況進行掌握,并且追蹤和監督基本藥物的招標、采購以及運輸等各個環節,使基本藥物工作實現上傳下達,確保數據的有效性和真實性,為人民安全用藥提供有效保障,從而實現基層合理用藥;②衛生行政部門要加強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管理,督促其建立一套完善的合理用藥制度,將貫徹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作為契機,加大內部管理力度,在基層對藥物的合理使用進行推廣,并且增強監管力度,對績效考核標準進行細化,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違規行為進行管理;③加強基層醫務人員的教育和培訓。定期組織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醫務人員參加培訓,不斷學習新知識,尤其是合理用藥的相關內容,對其用藥行為進行規范,并且定期考核,與工資績效掛鉤,充分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促進藥物的合理應用[6]。
綜上所述,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通過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可以減少藥物的不合理使用,使臨床用藥的合理性提高,從而確保用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