菡涵
得知武漢爆發新冠肺炎疫情,廣西貴港市港南區新塘鄉紅社村村民、90后小伙兒梁意錦自掏上萬元,籌備了500公斤大米、雞蛋、花生油和青菜等物資,于2月4日凌晨5點自行駕車只身前往武漢。
動身前,梁意錦在小貨車的綠色車篷布上用紅漆噴上醒目的“武漢加油!我是志愿者,多多關照”的字樣,裝車后一拉篷布,便在風雨中一路“逆行”。他說自己從沒出過遠門,也沒去過湖北武漢,出發前把兩個手機充電寶充好電,一路上怕迷路還用紙和筆記錄下行程。
“路上還算順利,車子很少,就是雨大,視線不太好。”他說,他帶了很多餅和八寶粥,路上就吃這些,困了就在車上躺一下。當開到湖北嘉魚的時候,兩個充電寶還是沒電了,他只好一路求助警察。
自駕了20多個小時后,2月5日凌晨1點多鐘,梁意錦終于將滿滿的一車個人捐贈物資運到武漢西收費站,并在警察的幫助下來到武漢經濟開發區。開發區負責抗疫志愿者工作的區衛計局干部張愛華接待了梁意錦,“謝謝你,你辛苦了,就把物資放在這,讓各個需求點的人來自提。”他搖搖頭,說:“不行,我不僅是運送物資,更是來當志愿者的,我要留下來當搬運工。”
在張愛華的辦公室休息片刻后,他又駕車冒雨將物資運送到漢南人民醫院。回來后,工作人員勸梁意錦:“現在疫情嚴重,你先休息一晚,明早回去吧!”他卻堅定地說:“如果怕危險,我就不會來了。”在他的一再堅持下,工作人員同意他留下。
接下來,梁意錦不僅幫助工作人員到武漢西、紗帽等地方接貨,還主動聯系武漢體育中心集中治療點,到那里幫忙測量體溫。他天天給張愛華發微信,要求多給他派活,張愛華要幫他報銷沿路油費,他也沒答應。
有一次,張愛華和梁意錦一起去武漢西高鐵站接外省捐贈的物資時,無意間看到他手寫的計劃書:

先把糧運到武漢;
捐錢計劃;
留在武漢幫忙;
二月底平安健康回家……
簡簡單單的幾行字,透出的不僅僅是一股子熱情,還有堅定、執著與大愛。
據了解,梁意錦平時在村中與人為善,鄰里和睦,樂于助人。他養過雞鴨,虧損了,近年在屯中賣牛肉,妻子務農,家庭收入并不多。面對這次疫情,他第一時間買來一批口罩贈送給鄉親們。此次來武漢,他幾乎拿出了自己的所有積蓄,卻依然覺得不夠。他向張愛華提出發動家鄉人捐款的想法,張愛華感動地說:“你來,已足夠,武漢人民感謝你!”
連日來,廣西男兒梁意錦自駕20小時馳援武漢的事跡,感動了無數網友,也獲得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公益平臺的關注,授予梁意錦“天天正能量特別獎”,為他頒發2萬元獎金和證書。但是,他希望這筆款能獎給更需要的人。
頒獎詞是這樣寫的:“千里馳援,捐物出力,他拿出了自己的所有,卻依然覺得做得不夠。他的身影瘦弱,他的面容憔悴,那顆迫不及待為陌生人、為這個社會做些什么的心,卻如此令人動容。一份手寫的計劃書,寥寥數字,卻看得到一片大愛深沉。堅守的‘志愿精神四字里,更有著90后齊心‘拯救世界的擔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