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
從1月30日至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利通區勝利鎮所轄8個社區的疫情防控志愿服務情況,是王慶唯一關注的事。
勝利鎮是利通區城市鄉鎮,所轄社區位于城市中心,老舊社區偏多,轄區人口7萬余人且人員較為復雜,是疫情防控的重點區域。鑒于疫情防控力量薄弱,1月28日,利通團區委發布抗擊疫情志愿服務招募倡議。持續在手機上關注新冠肺炎疫情的王慶,第一時間報了名。“家里雖然擔心,但特別支持。”
既擁有5·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災志愿服務經驗,又有中醫師資格證,1980年出生的王慶,被選為利通區勝利鎮青年志愿服務隊隊長。作為隊長,王慶要統籌兩方面:一是跟團委統籌志愿者工作安排和保障,“跟團區委書記直接對接”;二是跟鎮政府方面對接志愿服務需求。
“1月28日報名,29日團區委審核通過,30日我們第一批14名志愿者就上崗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點在基層、難點在社區,王慶他們就守住社區,戴好帽子、口罩、手套,穿上志愿者統一的馬甲,他們開展防疫宣傳、消毒消殺、便民服務等工作,為轄區內居民的健康保駕護航。
永昌社區有20多棟樓、四五百戶居民,是勝利鎮規模最大的社區之一。1月底,永昌社區轄區內某小區出現一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社區被采取隔離措施,鎮居干部24小時排班輪值,幫助小區居民做好生活必需品代買、藥品代購、心理咨詢和疏導工作。穿著簡單的隔離服,王慶帶著5名志愿者來到永昌社區,協助社區干部、網格員進行入戶登記。

縱然有醫學專業知識,王慶坦言當時還是克服不了恐懼。“年輕志愿者怕,其實我心里也有點怕,但是沒辦法,鎮居干部忙不過來,我們來幫忙,最危險的地方,我們黨員上。”他也感受到了老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永昌社區黨委書記馬書記是名老黨員,社區剛剛出現疑似病例,大家最恐慌的時候,馬書記的沉著冷靜,讓大家很快冷靜下來。“百姓看馬書記的眼神里里,充滿了信任。而且,馬書記堅持自己帶著幾名黨員到疑似新冠肺炎患者所在的樓登門排查。在他身上,我看到了老黨員的犧牲精神。”
挨家挨戶敲門登記,王慶還盡量安撫居民“不用擔心”。他深知當下“讓大家安心最重要,情緒的恐慌只會加大防疫難度。”
此后,永昌社區隔離期間,王慶又帶著志愿者去了兩次,一次是給居民分發慰問水果、一次是元宵節發湯圓。這些都不是生存必需品,卻讓被隔離的人們感受到特別的溫暖和鼓舞。當時,很多居民打開窗戶看著志愿者忙忙碌碌把湯圓一份份擺放在院子里,王慶看到,就朝樓上揮手喊道:“再堅持幾天,就‘解放啦!”
在將近一個月的時間里,利通區團委經過6次招募、審核、培訓,截至目前,264名來自各條戰線的青年志愿者被選派至勝利鎮富榮、朝陽、中華、上橋、新華、秦渠、永昌、民生等8個社區開展防疫工作。每一批新志愿者來,王慶作為隊長都會叮囑他們:“首先是必須做好個人防護,保證安全;還有就是,志愿者不是執法者,要擺正位置,做好志愿服務工作。”
將近一個月時間里,王慶自己的工作被放在一邊,全身心投入到防控疫情的志愿服務中。“疫情面前,雖然要生活,但國家的問題還沒解決,光解決小家管用么?”他有些動情,“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國家盡快度過新冠肺炎疫情難關,就是我現在的最大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