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碧清
“95后”的于海濤是一名共享單車運維人員,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他選擇留在武漢,和同事一道擔負起武漢協和醫院、紅十字會醫院等定點醫院附近的車輛調度及消毒整理工作。
于海濤說,特殊時期,要把工作做到極致,這不僅僅是對于自己職業的一份熱愛,更無愧于自己的良心,“雖然害怕,但有些事情我們必須要做”。
2020年春節前夕,原本計劃在臘月二十九回湖北荊州老家的于海濤,退掉了車票,在公司的統一調度下,迅速進入武漢戰“疫”時間。在所負責的江漢片區,于海濤和團隊不間斷疏通醫院門口停放的單車,為救護車和患者暢通生命通道,成了疫情風暴中心的“單車獵人”。保障運力、整理車輛、無差別消毒,填滿了他們的工作日程。
據共享單車后臺數據統計,除夕前后兩三天內,醫院百米以內的騎行量占比,上升了5個百分點,單車成為疫情期間的重要交通工具。于海濤也目睹了那些天,救護車一刻不停地進出,病患源源不斷。在感受到恐懼的同時,他以最快的速度清理好醫院門口的車輛,把通道讓出來,然后為單車仔細消毒……
“每天早上8點是一個高峰期,我們會提前20分鐘到達協和醫院,把車輛進行擺放、消毒,并且重點消毒車扶手、車座、開關鎖這三個位置”,在中午之前,于海濤會和同事完成協和醫院、紅十字會醫院兩個單車停放點的工作,簡單吃點午飯后,又趕往下一個停放點。
面對此次突發的疫情,在黨中央號召下,全國各地醫護工作者馳援武漢。在晚上七八點左右,于海濤將車輛投放在醫護人員住的酒店附近,“這樣第二天,他們就可以騎車去上班”。
工作間隙,于海濤會看到醫護人員下了班從醫院走出來,隔著好幾米的距離,臉上的勒痕還是清晰可見,紅一塊白一塊地,疲憊的神情讓于海濤有些鼻酸。感佩心疼之余,他對自己說,一定要把工作做到極致。靠近醫院時的那份恐懼,會因為責任而變得不那么清晰。

“1月19、20日公司發布了通知,也進行了培訓,防護用品都已經到位了,手套、口罩、消毒片、消毒液,如果是在離醫院比較近的時候,我們也有提前配備的防護服。雖然最開始的時候會感覺到恐慌,但我們也在給自己打氣,只要把防護做好,就沒有那么危險,內心也慢慢平和下來。”
于海濤也從自己沖鋒一線抗擊病毒的親人、不計回報并肩作戰的同事、自發組織為醫院購買物資的朋友,以及馳行在路上并不認識的外賣配送員身上感受到了力量和擔當。“在朋友圈里還看到身邊有人感染了新冠肺炎……是一種志愿精神支撐著大家一起去守護這座城市。”
1月25日,哈啰出行向包括武漢市城管、環衛等抗擊疫情期間維護城市衛生和秩序的人員贈送了1.2萬張共享單車騎行卡。隨著全國疫情防控工作的加強,1月29日,哈啰出行宣布對全國所有抗擊疫情一線的工作人員開放免費騎行。而自2月10日全國各地階段性開啟復工后,哈啰出行也繼續推出了免費騎行方面的相關舉措。
從武漢到湖北,再到全國,從城市到鄉村,沒有局外人和旁觀者,在這場與時間賽跑的戰“疫”中,于海濤等眾多“單車獵人”,成為逆行大軍中的重要力量,他們的擔當與作為,也讓春天的腳步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