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曉薇
這個春節特別得讓人措不及防,新冠病毒的肆虐給大部分人的工作和生活按下了暫停鍵。人們最有效的防護就是呆在家里哪兒也別去,只有避免大面積的流動和聚集才能更好地防控。共度時艱的同時,我們期待著讓一切重啟的動因。
從宏觀經濟來看,疫情讓需求和生產驟降,投資、消費、出口會受到一定的沖擊。對中觀行業的影響來看,餐飲、旅游、電影、交運、線下教育培訓等行業沖擊較大,而醫療、在線教育、在線游戲等行業將會受益。對微觀個體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民企、小微企業、彈性薪酬制員工、農民工等的損失可能會大一些。
接下來,無論要經歷多久這種暫停的狀態,我們任何一個企業和個人都要為重啟做好準備。面對這樣的困境,一方面國家已經在盡力地為各中小企業減輕壓力,出臺了一系列為中小企業減租,延遲繳稅、社保等等一系列相關政策。
另一方面,面對所有的不確定性,企業需要有創新改變的能力。比如,由于此次疫情的到來,一些線下教育培訓機構,反應很快,他們很快開展在線課程的錄制。而很多一直深耕在線教育培訓的機構也趁著這個機會開始了大范圍免費送課的服務,以此圈了大量的在線用戶,而這些人會成為他們未來潛在的收費用戶群。
因此,面對此次疫情,企業必須做好5方面準備:1.提高警惕,具備長期應對的能力最保險;2.從實際出發調整年度目標;3.盤點可用現金流存量,現金可用超18個月非常安全、超12個月相對安全、超6個月處于危險邊緣、只能維持3個月則在危機之中要采取措施;4.開展遠程工作;5.抓住危機中的機會,做創新改進,盡量減少企業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