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廿明 楊子江 劉黎明 陳新勝



摘? ?要:近5年來,湖南省工法申報數量節節攀升,建筑業在2019年也即將升級為萬億元級產業。因此,為了對湖南省建筑業總產值做出科學、合理的預測,本文通過origin軟件對收集的數據進行線性擬合,建立了湖南省工法數與建筑業產值的線性模型,可直接根據因果關系對湖南省建筑業產值進行預測。
關鍵詞:科技查新? 線性模型? 工法數? 建筑業產值
中圖分類號:F426?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20)03(a)-0156-02
1? 研究背景
工法是指以工程為對象、工藝為核心,運用系統工程的原理,把先進的技術和科學管理結合起來,經過工程實踐形成的綜合配套的施工方法。科技查新作為科技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是對查新報告的查新點進行文獻檢索、分析,得出是否具有創新的結論,為避免重復研究、成果鑒定等提供依據。2018年湖南省資質以上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業企業完成建筑業總產值首次突破9000億元,達到9581.44億元,同比增長13.8%,湖南省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作為國家一級查新機構,每年都進行大量的工法查新,因此有必要通過當年的工法立項數量找到建筑業產值兩者之間的某種聯系,以對湖南省建筑業總產值做出科學、合理的預測。
預測,就是根據過去和現在的已知信息及現象之間的相互聯系,對所研究事物的未來狀態做出科學的預計和推測。目前國內已有對建筑業產值預測的一些研究,如:陸寧等(2012)通過匯總陜西省2000—2011年建筑行業逐年總產值情況,利用線性回歸分析法,針對“十二五”期間陜西省建筑行業的總產值情況進行定性與定量的綜合分析,并做出初步預測[1]。張帥等(2013)用2002—2011年遼寧建筑業總產值和增加值數據,采用差分法分析遼寧省建筑業的發展現狀并建立灰色模型,對遼寧省未來幾年的建筑業總產值和增加值做出預測[2]。劉貴文等(2014)基于重慶1991—2011年建筑業產值,對其市場趨勢進行預測分析,詳細闡述該方法在建筑業產值預測中運用[3]。王志高等(2018)基于江蘇2000—2016年建筑業經濟指標的時間序列數據,建立多元回歸模型[4]。但經分析發現,上述研究缺乏對工法數量這一直接與當年的建筑生產過程緊密相連的因素進行分析。而線性回歸預測,是直接根據因果關系進行預測,故而精度較高。因此,文章將通過一元線性回歸建立湖南省工法數量與建筑業產值之間的模型。
2? 湖南省工法立項現狀
從2016—2018年,湖南建筑業總產值連續突破7000億元、8000億元、9000億元大關,穩步向萬億產業挺進。湖南省的工法立項數量也從2014—2016年的不到170項,到2017年幾乎翻番,達到299項,2018年達到了355項,2019年對比2018年幾乎又翻番,達到703項。可以發現工法立項數量與當年建筑業產值存在正相關聯系。2015—2017年在湖南省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做的工法查新數量穩步增長,2018年工法查新數量出現滑落,2019年工法查新數量有所回升。這與近年來湖南省鼓勵建筑業企業積極采用新技術、新工藝,及時總結施工經驗,組織對優秀工法進行推廣應用,不斷提高湖南省工程施工技術和質量水平是分不開的。
本文將收集到的數據整理如表1(數據來源于湖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與湖南省統計局)。
3? 模型建立
通過origin軟件對2014—2018年的數據進行線性擬合,如圖1,發現2014和2016年偏差較大,不具有預測價值,通過總產值/工法數得知,2014—2016年單位工法產值穩定在40~45億元之間。自2017年起,工法立項數急速增加,查新的工法項目卻未明顯增加,因此2017—2018年單位工法工法產值降至26~29億元之間。
通過origin軟件對2014—2016、2016—2018、2014—2018年的數據進行分開線性擬合,如圖2,若要對湖南省2019年的建筑業產值進行預測,2016—2018年的擬合直線更加準確,其擬合直線模型為y=11.32x+5345.6,其中2019年的工法立項數為703項,考慮2019年工法的查新率進一步降低,應讓2019年的工法立項數乘一個修正因子p(p定義為當年的立項工法查新率/上一年的立項工法查新率),既2019年的p=5.83%/8.17%=0.71。
4? 結語
本文得到的一元線性回歸模型為y=11.32x×p+5345.6(p為當年的立項工法查新率/上一年的立項工法查新率), 2019年的立項工法數為703項,即x=703,代入y=11.32x×p+5345.6=10995.75,既可以預測湖南省2019年建筑業產值約為10995.75億元。
狄更斯曾說,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誠哉斯言,物質財富不斷積累,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因此,查新機構不能局限于以往的工作模式,我們必須直面挑戰,積極推進科技查新對相關行業的預測分析,增強科技創新能力,為創新型國家的建設做出貢獻[5]。
參考文獻
[1] 陸寧,劉楠,李霖,等.陜西省建筑行業總產值發展趨勢預測研究[J].價值工程,2012,31(31):112-114.
[2] 張帥,趙亮.遼寧省建筑業現狀分析與預測[J].遼寧經濟,2013(12):32-33.
[3] 劉貴文,易志勇.基于無偏灰色模糊馬爾可夫鏈法的建筑業產值預測——以重慶為例[J].工程管理學報,2014(1):6-10.
[4] 王志高,姚德利.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在江蘇建筑業總產值預測中的效果分析[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5):51-53.
[5] 楊子江.大數據智能科技查新1.0[J].數碼設計,2019(S1):195-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