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凌
摘? ?要: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與普及,信息安全已經成為互聯網領域最為關注的焦點,而且從職業教育的要求來看,信息安全意識也成為學生計算機專業核心素養之一。本文結合技師學院計算機教學現狀調查結果,以實踐教學的方式從三個輪次研究計算機教學中有關學生安全意識培養的策略。
關鍵詞:技師學院? 計算機教學? 信息安全意識
中圖分類號:G434?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20)03(a)-0213-02
從技師學院計算機專業教學大綱的解讀來看,學生信息安全意識應包含四個方面的內容:信息安全認知、信息安全應對技能、倫理與法律意識、理性意識,因此以學生信息安全意識培養為導向的計算機教學,應從這四個方面的內容為依據設計教學框架,并對應的提出針對性教學策略。
1? 技校學生信息安全教學分析
(1)針對技師院校計算機專業課程設置情況,對學生的計算機信息安全素養進行問卷調查,涉及信息安全認知、信息安全應對技能、倫理與法律意識、理性意識等四個方面。結合調查內容,本文研究提出四個假設。
假設1:技師學院學生尚處于學校階段,未踏入社會,雖然在日常上網中已具備一定的安全意識,但總體上缺乏社會閱歷與辨別是非的能力,學生的信息安全意識仍需進一步提升;
假設2:由于學生成長環境與經歷的不同,學生在信息安全意識方面存在個體差異,這使得在信息安全意識培養時,學生處于不同的起點;
假設3:在技師學院中,男生與女生由于思維意識存在差異,這也使得學生在性別層面,對信息安全的認知存在差異,即學生的信息安全意識存在性別差異;
假設4:技師學院學生對計算機專業學習普遍有較高的興趣,但由于計算機專業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專業技能和應用技能過于重視,忽視了信息安全方面的教育,導致學生對計算機學習過程中的信息安全定位和目標較低,同時對設計信息安全的職業素養認識不足。
(2)基于以上四個假設,對學生的信息安全意識進行調查分析,結果如下:
從學生的知識與技術掌握程度來看,學生在意識和與技能方面存在較大的差距,雖然意識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但信息安全知識與技能欠缺,并且學生信息安全意識的職業素養存在更大的差距,職業性不足;從道德與法律意識來看,設計網絡道德與法律的意識淡薄,對信息安全、網絡安全的了解甚少,尤其是網絡道德素養方面,好多情況是“由好奇引發的道德失范”事件,雖未有本體意愿,但亦造成了實質性傷害;從理性意識來看,學生在上網時很容易受到網絡輿論的影響,而且多數學生對信息的辨別能力不足,有很強的從眾心理,甚至有很多學生表示“面對網絡信息的當時,并未有信息安全的念頭,僅是覺著好玩”,并且實踐調查中也發現,好多學生是在同學或朋友的帶領下進行網絡道德失范行為,這需要教師加強指導。總體來看,技師學院學生的信息安全意識普遍不高,道德規范、職業道德與素養、信息安全問題處理能力等方面均存在不足,需要在計算機教學中進一步強化。
結合假設與調查結果分析,培養學生信息安全意識的教學策略,可從以下幾個思路上著手解決:
一是在計算機教學中,可靈活采取多種途徑開展教學,構建課內外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此外還應結合學生個體差異,科學選擇層次教學、小組教學、項目教學等教學方法;二是師生應共同提升對信息安全的認識,并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規范計算機教學,拓展教學內容;三是信息安全教學要注重貼近學生生活,教學內容與方式應符合學生特征和學情,應從應用于社會生活、滿足置業需求等方面組織課程內容與選擇教學策略。
2? 計算機信息安全意識培養教學實踐
(1)信息安全意識教學設計。
考慮到技師學院計算機專業教學現狀,以及學生信息安全意識水平,學生基礎的差異性,在本文的教學設計中,構建以下幾種教學策略的綜合運用模式,即“講解-傳授”、“討論-研討”、“自主學習”、“活動-參與”。在教學實踐中,要堅持學生為中心,要合理恰當的運用多種教學資源,強調“合作學習”與“層次學習”方式,并且對學生學習進行多元評價,注重對學生過程的評價,強調發展性評價。
信息安全意識教學的行動研究策略分三個步驟,即引入問題、活動探究、反思拓展,在引入問題環節,采取“問題情境-討論-總結”教學策略;活動探究環節采取“任務探究-活動-評價”教學策略;反思拓展環節采取“拓展-反思-提升”教學策略。
(2)信息安全意識培養實踐。
第一輪教學行動策略:考慮到技師學院學生在入學后缺乏足夠的信息安全意識,進而在計算機學科教學中急需樹立正確觀念,因此在這輪教學中設計既貼近生活,又跟教材相聯系的教學內容。比如從計算機基礎的信息技術概述開始,課堂上創設情境“回顧總結信息技術發展的階段”,之后借助多媒體PPT講授課程內容,并以提問的方式了解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然后組織學生活動,開展小組討論,討論的主題是“信息技術的負面影響”,最后師生總結與評價。教師課堂上觀察學生表現,課后對問題進行反思與總結,然后對教學方案進行修改與完善。
第二輪教學行動策略:教學分為三步,在“引入問題”中滲透“信息安全認知”,在“活動探究”中主要學習“技術與技能”,在“拓展延伸”中熟悉“倫理法律與理性”。以“網絡安全”為例,先了解學生學情,并對教學內容進行分析,然后確定“任務驅動”與“小組合作”的學習方法。先以“計算機病毒”與“網絡下載中的知識產權”為內容創設情境,引出問題后進行新課講授,并向學生布置任務,引導學生小組合作完成。課堂最后從學生“親身經歷的網絡受害”經歷講起,探討信息安全意識的重要性,以及需掌握的技能。
第三輪教學行動策略:隨著計算機專業教學的不斷深入,學生對信息安全已經有了很深的了解,在這個階段需要學生開始掌握一定的信息安全技能,并結合網絡道德素養,向職業道德素養發展。在計算機專業課程實踐教學中,教師可多組織一些工作崗位模擬教學,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組織學生到工作崗位實習中滲透信息安全與職業素養相結合的教學內容。在這個階段,考慮到學生信息安全基礎水平上的差異,可多設計項目教學、任務驅動教學等教學方案,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探究學習,小組成員合理分工,根據信息安全意識教育自主選擇相關主體,完成信息安全問題,總結應對策略和解決辦法。在學習中,還需要緊密結合工作崗位要求,尤其是工作崗位對信息安全素養的要求,重點對學生進行職業相關的信息安全意識教育教學。
3? 教學效果分析與反思
經過三個階段的學習,學生從最初的信息安全意識了解,到信息安全技能掌握,再到信息安全相關職業素養培養,學生基于工作需求的信息安全意識不斷提升。具體來看,學生在信息安全意識提高途徑、應對信息安全問題的能力、網絡道德與職業道德素養的態度、對網絡安全的理性認識等,均有很大進步。對實踐教學進行總結與反思,在今后的計算機專業教學中,為進一步提升學生信息安全意識,還需要結合技師學院實際編制相應的校本教材,然后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與方案,這樣才能更好的培養學生信息安全意識與計算機職業素養。
參考文獻
[1] 從立鋼.案例教學法在《計算機信息安全》課程中的運用[J].重慶與世界:學術版,2013,30(7):98-100.
[2] 何志偉.技工院校學生計算機導論的教學方法改革探討[J].中國科技投資,2017(12):364.
[3] 李立云.虛擬機技術在技工院校計算機網絡安全教學的應用[J].科技創新導報,2018,15(4):207-208.
[4] 劉迎新.在信息技術教育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信息安全意識[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26):291.
[5] 孫夫雄,曹甜,呂錦.基于評估模型驅動的信息安全意識教學方案研究[J].計算機教育,2017(12):13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