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正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會會長、北京樂平西甜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馮樂平,是一位來自大興區的農民,也是推動龐各莊西瓜產業發展的“帶頭人”。在馮樂平看來,悠久的產業文化,天然的資源稟賦,特色的產業規模,高端的市場需求,使龐各莊名聲大振,也為她的事業發展提供了沃土。她不僅創立了自己的品牌,注冊了商標,更為重要的是,幫助自己和鄉親們實現了脫貧致富,過上幸福生活的夢想。
今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中央多次強調農業基礎地位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和削弱,要堅決落實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舉措,保障重要農產品供給,提高農民生活水平;支持電商、快遞進農村,拓展農村消費;同時,強調要大力發展緊缺和綠色農產品的生產,推進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實施質量興農,推進綠色農業發展,推進建設農業綠色發展的先行示范區。
馮樂平說,鄉村振興不僅是農民收入提升,一定要圍繞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組織振興,開展示范創建、規劃引領。這就要求,第一要確保糧食和重要農副產品穩定供給,穩住‘三農這個基本盤,發揮好壓艙石作用。第二,要響應習近平總書記號召,樹立牢固的綠色發展理念,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馮樂平說,農業的綠色發展,北京已經走在了前列。通過減施化肥、減施農藥、建立體系、建設一流的檢測機構等措施途徑,農業綠色發展已積累了一定的經驗。馮樂平提到,延慶的北菜園農產品產銷合作社,密云的奧金達蜂產品專業合作社等8000多家北京市農業合作社都在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打造綠色北京的城市形象。第三,要依托農業科技進步和現代化設施助力農業發展。馮樂平介紹,如今,大棚西瓜已經從平面栽培變成立體栽培。產量也由過去的畝產500顆,增加到現在的1500顆。不僅如此,她領導企業還開發了西瓜創意產品、衍生產品,印字瓜、盆栽西瓜等特色產品。馮樂平今年組織了一場“抗疫助農人大代表在行動”的直播帶貨活動,希望通過這種方式為廣大農民朋友打開脫貧思路。直播帶貨是近些年流行的“新玩法”,很多農民也開始接觸,將自己的特產放到互聯網上銷售。馮樂平認為,現代農業應當積極與互聯網和新興媒體“擁抱”。尤其在疫情影響下,大批農產品滯銷,直播帶貨能用最短的距離使貧困地區產品與消費群體直接對接,拓寬了貧困農民增收的渠道。
馮樂平認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前提和基礎,而鄉村振興是鞏固脫貧成果,相信全國上下共同努力,一定能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讓農民的日子越過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