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天
“前幾天剛領到3月份的工資,每月5000元,不比外出打工低,還守家在地,能照顧家人。”近日,河北省張家口市尚義道源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正忙著操作機器的機工李永安說。
60歲的李永安是尚義縣下馬圈鄉正果村剛脫貧的貧困戶,妻子常年患病,還贍養著82歲的老母親,外出打工收入是家庭生活的主要來源。雖然他家去年已脫貧摘帽,但仍處于返貧邊緣。
李永安說,他前些年在包頭市一家企業當機工,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無法正常外出。正當他為全家一年生活著落發愁的時候,下馬圈鄉政府及時幫他解決了就業問題。他在本村附近的道源農業公司找到一份心儀的工作,工種和以前相似,他干起來得心應手。
面對疫情困擾,為確保貧困農民工有活干、有錢掙,尚義縣堅持防疫扶貧兩手抓、兩不誤,在全面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充分發揮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覆蓋全縣各機關、企業和174個行政村微信矩陣群作用,利用縣、鄉、村三級網絡化管理平臺,將全縣每一名因疫情影響不能外出務工的人員原來所從事的崗位、掌握的技能及就業需求等信息匯總梳理,同時根據本地企業的性質特點、用工需求,按照“因人找崗、因崗定人、人崗相適”雙向管理模式,點對點幫助受阻務工人員就近就地就業。
精準紓困、按需就業的靈活就業方式,不僅為貧困務工人員提供了就業平臺、增收渠道,也為用工企業彌補人才短板、解決生產經營困難提供了條件,收到雙贏效果。

倫比服飾有限公司工人正在加工工服。圖/賈元
“在疫情防控期間,公司新招收了一批無法外出的熟練包裝工和機工,他們有技術基礎,上手快,為我們完成全年生產任務贏得了時間。”道源農業公司總經理張鳳祥說。
此外,尚義縣針對近期外出受阻、疫情過后尚待外出的貧困家庭務工人員,結合農村工作需求,開設了園林綠化、修橋護壩、道路維修、森林防火、環衛保潔等農村臨時性、公益性崗位1360個。借助春播備耕農業生產用工高峰期機遇,縣鄉政府牽線搭橋,幫助340名貧困勞動力在大型農牧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實現就業。
據尚義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池佃武介紹,尚義縣疫情期間共發布本地就業崗位1100個,其中為受阻貧困外出務工人員提供就業崗位8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