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珊珊
選題來源:上海市黃浦區人民檢察院
案件類型:詐騙罪
神秘的委托信,懸疑燒腦劇情,刺激的1V4對抗玩法,“第五人格”憑借其獨特的畫面和游戲性成為了許多玩家的熱捧手游,有的甚至不惜砸重金購買賬號以提升自己的游戲體驗感,但是玩家交易賬號卻暗藏許多風險。
“對方跟我宣稱自己的賬號是全‘皮膚以及全‘掛件的,在交易市場上能值兩萬多元,”被害人小藝(系未成年人)回憶道,“最后我們協商以13000元人民幣成交。”小藝是該游戲的資深玩家,2019年6月他在游戲貼吧發帖表示想購買游戲賬號。不久,被告人符某通過QQ添加了小藝為好友,稱其朋友小齊有全“皮膚”角色并推送了微信。之后,為了保證交易的“安全性”,符某提出作為交易中間人,讓小藝先將錢款打至符某賬戶,待交易成功,再將錢轉給小齊。誰知,小藝的錢款打過去了,對方的賬號卻遲遲未交付,至此,小藝再也無法聯系上符某。經查,事實上并沒有所謂的“小齊”,自始至終與小藝交易、討價還價的只有符某一人。由于欠了許多外債,符某在看到網絡上有人求購游戲賬號時,便想出用該方法騙取錢款。據悉,符某還用相似手段騙取了王某4000余元人民幣。2019年11月,黃浦區人民檢察院以詐騙罪對符某提起公訴。經黃浦區人民法院判決,被告人符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虛構事實、隱瞞真相,騙取他人財物,數額較大,鑒于其在家屬幫助下退出了全部違法所得等方面的綜合考慮,符某被判處拘役五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二千元。
交易過程中一定要小心謹慎,注意防范網絡詐騙風險,做到不輕信、不轉賬、不透露。與此同時,疫情期間,未成年人上網的頻率也有所上升,希望家長要加強對未成年人的網絡安全教育。未成年人防范意識薄弱,容易成為網絡詐騙的受害者,家長應加強合理引導,以免造成財產損失。
(姜韜,黃浦區人民檢察院第三檢察部檢察官,在一線崗位有豐富的辦案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