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云鵬

【摘要】目的 針對癲癇并發偏頭痛的患者臨床特點進行分析。方法 將表現出癲癇并發偏頭痛的60例患者(觀察組)與單純癲癇60例患者(對照組)的數據進行對比,來分析癲癇并發偏頭痛患者在臨床中所具有的特點,從而進行針對性治療。結果 通過數據對比發現,相較于對照組患者中間男女人數相對于均衡的特點,在實驗組中間表現出女性人數明顯高于男性(P<0.05)。結論 性別是導致癲癇并發偏頭痛一個重要因素,相較于男性患者,女性癲癇并發偏頭癥的患者數量明顯更多,說明,性別的差異性也是誘發癲癇并發偏頭癥的特點之一。
【關鍵詞】神經內科;癲癇并發偏頭癥;女性
【中圖分類號】R24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12..01
通過相關資料查閱,癲癇疾病的發作和神經系統病變是密切相關的,病情發作的時候,對于患者的神經檢測發現,神經元存在有神經電流紊亂的現象。通常情況下,癲癇患者病情發作時候,臨床表現出多樣化發作特點,比如說痙攣、強直-痙攣發作、失神發作等多種類型。偏頭痛的發作機制目前的研究還不夠完善,存在有多個機制研究,本文選擇CSD學派的觀點,認為是由于神經細胞功能紊亂導致的偏頭痛發作。就兩種疾病來說存在有一定的共性,都是神經系統的發作性疾病,都存在發作時間不定時,發作期間會導致短暫的腦功能障礙。而且通過相關的文獻查閱發現,在臨床上,兩種疾病共發的現象是比較普遍的,就相關數據顯示,癲癇患者并發偏頭痛的概率大約在8%~23%之間,所以,展開對于兩種疾病共發問題的醫學研究,可以就兩種疾病可能存在有共同影響的原因找出來,從而為臨床中間兩種疾病共存患者的治療提供一種合理的治療方案。本文主要就癲癇并發偏頭痛的相關特點進行臨床分析[1]。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主要方法就是對于2016年~2019年期間,我院神經內科收治的60例癲癇并發偏頭痛患者(觀察組)和60例單純的癲癇患者(對照組)進行對比研究。
1.2 研究方法
對于患者基本資料進行分析,找出可能導致患者存在癲癇并發偏頭痛的相關因素。研究的時候,主要就患者的既往病史,發病特征、病程、家族史等項目進行分析。
1.3 統計學方法
研究結果處理方式為,利用SPSS 17.0軟件來對需要分析的兩組數據的x2檢驗,從而分析兩組數據之間的差異性,如果出現P<0.05,說明兩組數據結果可以作為癲癇并發偏頭痛的因素之一。
2 結 果
兩組數據的年齡分析發現,兩組患者存在年齡差異,觀察組有更年輕的現象,而兩組患者體重沒有存在明顯差異性,對于兩組患者遺傳史進行調查發現,觀察組患者都存在有明顯的遺傳史特點。詳細數據見表1。
3 討 論
2005年的全球疾病負擔將偏頭痛列為致殘性疾病,而癲癇并發偏頭痛更是導致這種癥狀的加劇,嚴重的危害患者的生活質量。而就土耳其的一份長年的追蹤調查發現,在成年人癲癇患者中間,如果存在有偏頭痛的并發癥,會導致患者治療難度上升,不良后果增加明顯[2]。而且相關臨床實踐證明,對于癲癇的治療有助于減少偏頭痛癥狀的改善[3]。
通過本文的相關研究發現,對于兩組患者的結果對照發現,在觀察組中出現了明顯的性別差異性,,并且存在有年齡的差異性,年輕患者相較于年齡大的癲癇患者更容易發生癲癇并發偏頭痛,通過相關的資料查閱發現,雌激素水平是導致癲癇并發偏頭痛的原因之一,尤其是月經導致的雌激素水平突然變化是導致癲癇患者并發偏頭痛的原因之一。
另外研究顯示,偏頭痛的發生可能與人體中間的一些基因突變存在有一定的關系。就目前的相關發現表明CACNA1A基因、ATP1A2基因以及SCN1A基因如果發生突變,就有可能導致鉀離子神經細胞的鈣離子通道、鈉鉀離子-ATP酶以及鈉離子通道出現編碼錯誤,從而使得離子通過發生異常。
綜上所述,癲癇和偏頭痛疾病之間存在有關聯性,這種關聯性導致了癲癇并發偏頭痛發作幾率較高,并且就相關數據統計發現,癲癇并發偏頭癥存在有致殘的可能性,但是通過治療可以有效地控制疾病的發作。所以加強相關疾病的研究,有助于臨床針對于相關疾病進行針對性的治療。
參考文獻
[1] 孫 丹.神經內科癲癇并發偏頭痛患者臨床診斷與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70):83+90.
[2] 解苡萱,許梅花.偏頭痛共發疾病的研究進展[J].臨床神經病學雜志,2019,32(04):313-315.
[3] 周 東,吳欣桐,李勁梅.癲癇共病的診斷和治療[J].西部醫學,2019,31(06):821-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