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麗麗

【摘要】目的 觀察并比較不同劑量的瑞舒伐他汀在老年穩定性冠心病的治療中的臨床效果。方法 以2018年1月~2019年6月入院,且自愿參與本次研究的72例老年穩定性冠心病患者為對象,隨機將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36例)、觀察組(36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小劑量瑞舒伐他汀治療,觀察組患者則采用大劑量瑞舒伐他汀治療,分析兩組效果差異。結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91.67%較對照組的72.22%明顯要高,且治療后觀察組各血脂指標水平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對應指標水平,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略高于對照組,但兩組比較其間并無顯著差異(P>0.05)。結論 相比小劑量瑞舒伐他汀,大劑量瑞舒伐他汀治療老年穩定型冠心病可取得更優的效果,有助于血脂水平的改善,且大劑量應用并不會明顯增加不良反應的發生,安全性相對較高。
【關鍵詞】穩定型冠心病;瑞舒伐他汀;劑量
【中圖分類號】R54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12..01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2018年1月~2019年6月于我院接受診治的72例老年穩定型冠心病患者為對象開展對照分析,將入選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36例患者中男21例,女15例,年齡61~82歲,均齡(69.19±7.14)歲,最短病程1年,最長14年,平均(5.44±0.65)年;觀察組36例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4例,年齡60~82歲,均齡(69.23±7.11)歲,最短病程1年,最長13年,平均病程(5.41±0.72)年。比較兩組基礎病歷資料其間無明顯差異,P>0.05。入組患者對該研究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在給予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等基礎治療的同時,采用瑞舒伐他汀進行治療。對照組給予小劑量瑞舒伐他汀治療,10 mg瑞舒伐他汀于睡前口服,每天1次;觀察組給予大劑量瑞舒伐他汀治療,20 mg瑞舒伐他汀于睡前口服,每天1次。兩組患者均連續服藥8周。
1.3 觀察項目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各血脂指標(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觀察服藥期間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療效判別標準:經治療,心電圖檢查顯示ST段下移降低,患者心功能較治療前改善2級評為顯效;心電圖檢查顯示ST段下移減輕,患者心功能較治療前改善1級評為有效;治療結束心電圖檢查未見ST段下移或ST段下移增加,心功能無明顯改善評為無效。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用SPSS 19.0分析,用t檢驗以“x±s”表示的兩組計量數據其間差異性;采用x2檢驗以%表示的計數數據其間差異性。若得出P值小于0.05,視兩組數據其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療效方面的對比
觀察組中顯效18例,有效15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1.67%;對照組觀察組中顯效14例,有效12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72.22%為。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要高(P<0.05)。
2.2 治療后兩組患者TG、TC、LDL-C、HDL-C水平的對比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各血脂指標水平均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對應指標水平,P<0.05。見表1。
2.3 服藥期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分析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1.1%,包括消化不良1例,心肌疼痛2例,皮疹1例。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8.3%,包括消化不良、心肌疼痛、皮疹各1。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略高于對照組,但兩組比較其間并無顯著差異(P>0.05)。
3 討 論
高血脂是導致老年冠心病發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時還會導致較多的并發癥,因此在老年冠心病的治療中對患者血脂的控制有重要意義。瑞舒伐他汀是他汀類藥物之一,能夠對血脂水平進行調節,緩解動脈硬化程度。
本研究中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1.67%明顯高于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72.22%,且治療后觀察組各血脂指標水平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對應指標水平,從這一結果可見大劑量瑞舒伐他汀在老年穩定性冠心病治療方面可取得更優的效果,更有助于患者血脂水平的改善,也提示量瑞舒伐他汀治療老年穩定型冠心病的降脂效果具有一定的劑量依賴性,大劑量應用能夠有效阻斷內源性TC的合成,提升肝LDL-C受體水平,進而降低LDL-C水平,此外大劑量應用還可有效抑制肝臟LVDL合成,延緩LVDL對血管壁的損害,避免了患者病情的進展和惡化。另外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無明顯差異,則說明瑞舒伐他汀大劑量應用不會明星增加不良反應的發生,用藥安全性方面較為理想。
參考文獻
[1] 魏 來.瑞舒伐他汀治療老年穩定型冠心病的臨床效果分析[J].安徽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7(6):45-46.
[2] 董春林,蔣立民,董振宇.不同劑量瑞舒伐他汀治療老年穩定型冠心病療效對比[J].中國實用醫藥,2015,10(24):14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