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寶桂
摘 要:結合相關實踐經驗,對建設城鄉居民養老和醫療保險村級便民信息化平臺的重要性進行分析,探討城鄉居民養老和醫療保險村級便民信息化平臺建設的實踐策略,以求村級信息化平臺得到全覆蓋,讓廣大城鄉居民共享社保信息化建設成果。
關鍵詞:城鄉居民;養老和醫療保險;便民平臺;實踐策略
文章編號:1004-7026(2020)11-0044-02 ?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842.67 ? ? ? ? ?文獻標志碼:A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飛速發展、社會保障制度改革不斷深入及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提高城鄉居民保險服務體系的服務水平與能力,力求最大化發揮服務體系的便民利民作用,已成為現階段社會保障工作中一項十分迫切的需求。信息網絡時代,城鄉居民養老和醫療保險服務體系迎來全新的發展機遇,結合“互聯網+”思維展開建設工作,打造“線上+線下”保險服務模式,能夠有效改善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
城鄉居民養老和醫療保險村級便民信息化平臺建設,是福建省委、省政府《關于開展2018年為民辦實事工作的通知》中的項目之一。根據有關文件精神,永春縣結合實際,多部門聯合下發了《關于印發〈永春縣城鄉居民養老和醫療保險村級便民信息化平臺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明確村級便民信息化平臺建設工作目標、主要任務、進度安排及工作要求。2019年9月,永春縣已完成第一批次80個村(社區)城鄉居民養老和醫療保險村級便民信息化平臺建設,為每個服務點配置了臺式計算機、打印機及高拍儀等硬件設備。實現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業務經辦同平臺、線下申辦不出村、線上自助不出戶的目標。
2 ?村級便民信息化平臺建設的重要性
2.1 ?有利于縮小城鄉差距
建設村級便民信息化平臺,有利于使鄉鎮居民獲得與城市居民同等高水平的養老和醫療保險服務,提高鄉鎮居民生活幸福感,能夠改變傳統的城鄉二元對立模式,促進城鄉差距縮小及社會矛盾緩和,對于實現和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而言有重要意義[1-2]。
2.2 ?有利于切實改善服務質效
建設村級便民信息化平臺,主要從改善服務質量與服務效率兩方面著手,力求改變過去養老和醫療保險相關業務辦理流程煩瑣復雜的狀況,優化整體服務流程。參保人只需攜帶身份證、戶口本到村級信息化平臺服務點,協管員通過村級便民信息化平臺錄入相關信息上傳,縣鄉兩級對信息進行在線審核即可。養老和醫療保險相關業務的辦理速度也得到極大提升,可以在短時間內處理大量養老和醫療保險相關申請、辦理、費用繳納等各項事務,有利于減輕工作人員的負擔,實現高效辦公。
2.3 ?有利于真正實現便民利民
建設村級便民信息化平臺,能夠真正實現養老和醫療保險服務的服務性特征,讓城鄉居民足不出戶就能辦理養老和醫療保險相關業務[3]。強化村級金融便民服務點服務功能,引導服務點開通電子銀行服務,安裝“便民寶(POS刷卡機)”,真正實現“待遇領取不出村”,使廣大農民群眾足不出村就能享受現代金融高效、便捷和貼心的服務。
在特殊時期,信息化養老和醫療保險便民平臺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比如,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城鄉居民不出村就可以通過村級便民信息化經辦平臺辦理參保登記、信息查詢等,通過關注微信公眾號,就可實現當年度城鄉居民養老和醫療保險自助繳費。實實在在為民眾提供了便利,更好地發揮了社會保障服務的作用。
3 ?村級便民信息化平臺建設的實踐策略
3.1 ?健全城鄉居民養老和醫療保險服務制度
制度對于人的行為具有重要的約束作用,要想切實提高城鄉居民養老和醫療保險服務體系,必須健全現有城鄉居民養老和醫療保險服務制度[4]。
(1)明確流程規范。完善關于養老和醫療保險業務流程的細節規定,嚴格保證工作人員按照規范流程展開養老和醫療保險服務工作,推動養老和醫療保險服務走上標準化和有序化發展道路。適當簡化流程,減少不必要的手續,避免出現群眾繳費難的情況。通過優化流程來實現便民利民,推出一站式辦理,真正讓民眾在養老和醫療保險方面省心、省力。
(2)建立責任機制。明確每一位工作人員的具體工作職責,增強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確保工作人員嚴格按照制度完成養老和醫療保險審核工作,提高服務誠信度與美譽度[5-6]。
(3)完善激勵制度。保障村級經辦人員待遇,提高經辦人員的待遇標準,激發工作熱情,使他們全身心投入服務工作之中。對于遵守制度規定而取得良好服務成效的經辦人員,可以適當給予獎勵,進一步提升村級養老和醫療保險服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3.2 ?增強現代信息技術轉化運用能力
實現城鄉居民養老和醫療保險服務“足不出戶”“足不出村”的關鍵在于現代信息技術的轉化與應用,必須增強轉化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能力,才能真正促進養老和醫療保險服務“線上+線下”模式落實[7]。為此,相關部門應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1)開展面向工作人員的養老和醫療保險培訓工作,著力提升工作人員信息素養。比如,邀請計算機技術專員為養老和醫療保險工作人員舉辦講座,幫助工作人員全面掌握信息化管理服務平臺的操作方法,增加其對于信息化養老和醫療保險服務的理解,從而確保信息化服務能夠正常進行。
(2)不斷探索實現新興現代信息技術與養老和醫療保險服務相結合的途徑。互聯網行業正處于不斷發展態勢,“互聯網+”思維亦是一種創新思維,因此必須探索在養老和醫療保險服務中應用大數據、云儲存、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的途徑,帶動養老和醫療保險服務體系進一步提高。比如,應用大數據技術分析養老和醫療保險相關數據,得到科學化數字模型,根據數字模型及相關結論,對養老和醫療保險服務進行針對性優化。應用云儲存技術建立網絡養老和醫療保險信息庫,做好信息備份工作,提高信息安全性。
(3)不斷改進平臺建設存在的問題。經辦人員在信息化服務站點展開工作中,要加強與城鄉居民溝通,聽取參保群眾對村級便民信息化平臺的意見,了解群眾的心聲、需求與困難。設立“反饋信箱”和“微信群”,以便及時改進工作。向前來辦理養老和醫療保險相關業務的群眾詳細說明信息化辦理流程,取得群眾的支持和配合,以保證服務工作貼近民生、順民意。
3.3 ?加大相關項目建設資金支持力度
城鄉居民養老和醫療保險便民信息化平臺建設項目需要大量資金支持,用于打造信息化辦公環境、開發保險服務軟件、配備信息化辦公硬件設施、展開工作人員培訓、提高薪資福利待遇以吸引專業化人才等各項事務。為此,政府應認識到完善養老和醫療保險服務體系的重要價值,給予充分的資金支持,大力推進各個養老和醫療保險服務項目建設工作的展開,有效提高城鄉居民養老和醫療保險服務體系。在加大資金支持力度的同時,政府相關部門還需監督資金實際使用情況,確保資金合理使用,提高資金利用率,防止出現資金流失和浪費現象。
3.4 ?著力做好便民平臺推廣宣傳工作
村級便民信息化平臺起步晚且知曉度不高。要加大宣傳力度,探索最能讓居民接受的宣傳方式,要綜合應用多種宣傳手段,力求取得最好的宣傳效果。讓群眾全面了解信息化平臺各項業務的辦理流程、所需證件等。除通過開展社區宣傳活動和在社區宣傳欄等實體手段展開宣傳工作之外,在信息時代,相關部門還可以借助網絡新媒體來輔助宣傳工作,建立專門的養老和醫療保險服務宣傳微博或公眾號,向群眾介紹信息化養老和醫療保險服務便民平臺優勢,進一步提高村級平臺系統使用率。
3.5 ?擴大村級信息化平臺的覆蓋面
永春縣共有236個村(社區),當前村級便民信息化服務點建設優先考慮戶籍人口數量或常住人口較多、交通不便、經辦基礎較好的村(社區),還有2/3的村(社區)需要進一步計劃實施。要按照以點帶面的方式,以服務示范村的輻射作用“打響”村級便民信息化平臺的知名度,為后期擴大覆蓋面提供群眾基礎,讓更廣大的城鄉居民享受到快捷、優質、高效的便民信息化服務。
4 ?結束語
基于建設村級便民信息化平臺在促進城鄉差距縮小、推動城鄉一體化進程、改善服務質量與服務效率、促使實現養老和醫療保險服務真正實現便民利民等方面的重要價值,相關部門應加強重視,更新服務理念,結合“互聯網+”思維方式,通過落實健全城鄉居民養老和醫療保險服務制度、增強現代信息技術轉化運用能力、加大信息化平臺相關項目建設資金支持力度、做好便民平臺宣傳推廣工作等一系列實踐策略,切實構建高效便民的村級信息化平臺,推動城鄉居民養老和醫療保險服務工作進一步實現創新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家新.基于信息化建設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檔案管理探析[J].人才資源開發,2018(6):41-42.
[2]吳艷玲.淺談以信息化建設為基礎建設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檔案管理[J].才智,2017(31):240.
[3]梅珊.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檔案信息化建設工作的探討[J].卷宗,2017(5):48.
[4]王慧.信息化助力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實現新跨越[J].勞動保障世界,2016(24):17.
[5]周世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檔案信息化建設的對策探究[J].辦公室業務,2016(6):104.
[6]王海文.養老保險檔案信息化建設中存在問題及解決對策[J].絲路視野,2017(10):129.
[7]游淑芬.新形勢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檔案信息化管理的研究[J].科技展望,2017(18):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