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光華 郭芳芳
摘 要:蔬菜、水果是涉及民生的大宗經濟作物,其商品化程度遠高于糧食,在農民生產生活中占據重要地位。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蔬菜、水果產業受到了較大影響。在這種狀況下,如何應對、降低疫情的影響,對于促進蔬菜、水果產業穩定發展非常重要。
關鍵詞:蔬菜產業;水果產業;新冠肺炎疫情
文章編號:1004-7026(2020)11-0058-02 ?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323 ? ? ? ?文獻標志碼:A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確保蔬菜和水果產業的有效供給,對農民持續增收具有重要意義。
1 ?山西省2020年一季度蔬菜和水果生產情況
2020年一季度,山西省舉全省之力克服疫情影響,“防疫”“生產”兩兼顧,蔬菜和水果產業總體保持穩步發展。
1.1 ?蔬菜、水果生產保持穩定
一季度山西省蔬菜在田面積2.4萬hm2,蔬菜生產77.5萬t,同比持平。儲藏水果出庫銷售95萬t,增長10%左右。
1.2 ?防災減災工作扎實開展
根據天氣預報提示,相關部門對水果防災工作提前安排部署,按照山西省委、省政府指示要求,啟動“倒春寒”應急機制,下發緊急明電,第一時間派出技術人員深入一線開展救災指導工作。
1.3 ?服務保障扎實到位
各級政府緊緊圍繞全省疫情防控大局,堅決貫徹山西省委、省政府部署,向上積極反映面臨的行業問題、困難與期望,向下傳達政府工作精神、積極作為,促使支持政策形成更及時、精準,落實更迅速、有效。
2 ?疫情對蔬菜、水果產業的影響
2.1 ?設施蔬菜短期受疫情影響較大
一是勞動力缺乏。蔬菜產業屬于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勞動力需求量大,但疫情導致大多村莊采取封閉式管理,勞動力不能及時返崗,造成蔬菜生產用工困難,導致農事活動生產效率降低。二是供給能力下降。受疫情影響,部分地區禁止人員出入,不少批發商暫停了蔬菜收購,關閉了部分加工廠,降低了各種蔬菜的供給能力。三是運輸不暢。交通不暢導致蔬菜無法及時運輸,造成部分蔬菜階段性滯銷,價格下降,使菜農收入減少。若疫情持續影響,對下一季種植面積、產量和收入將產生不利影響。
2.2 ?水果生產受到一定沖擊
一是銷區需求低迷。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全球經濟發展暫緩、國外消費需求低迷,導致山西省水果出口減少,只能轉向國內市場。正常情況下,春節前后是蘋果銷售旺季,但受疫情影響,節后銷量減少,價格存在下行風險,資金回籠減速。運城市一季度水果出口貨值4 570萬美元,同比下降15.1%。二是果園作業推遲。受年前干旱與年后疫情疊加影響,主要道路不同程度封閉,村民不能出村作業,灌溉無法進行,果樹修剪推遲,延誤農時,可能對果品質量有一定影響。三是農業凍災威脅較大。4月9—12日,山西省出現了一次大范圍雨雪和強降溫天氣過程,約71個縣最低氣溫降至0 ℃以下,對水果生產造成較重凍害。此外,病蟲害重發趨勢明顯,嚴重影響果農穩定收益,挫傷果農積極性。四是水果生產勞動力成本快速上升。水果行業勞動力需求量大,原本便緊缺的勞力在疫情影響下雪上加霜,導致成本上升。
3 ?疫情后蔬菜、水果產業發展的定位
一是市場不可或缺的有益組成和重要補充。在山西省蔬菜、水果供給中,除部分稀缺依靠外調或進口外,基本產能有所保障,且蔬菜、水果產能保持穩中有增,這是產業發展的底線。
二是山西省農民持續增收入和經濟發展的動能來源。基于農業產業鏈視角,多措并舉、多環節聯動,推動蔬菜、水果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帶動山西省經濟實現持續增收,鞏固當前脫貧攻堅成效,這是產業發展的主線。
4 ?多方協辦,加速恢復蔬菜、水果產業正常運轉
4.1 ?政府發力,多措并舉,渡果業難關
一是有序開展果園作業。3—5月份是生產關鍵時期,果農在開展作業時要戴好口罩,及早進行清園、修剪、灌水、施肥和熏煙等工作,減輕病蟲害,減少水分流失,緩解萌芽過早,減輕凍害發生。二是優化政策支持,降低水果產業損失。對受影響較大的果企降低企業所得稅,并提供優惠的金融支持政策,穩定果企預期,確保穩定。對受影響的果農,盡快明確補貼政策,讓果企和果農吃下“定心丸”。三是拓寬銷售渠道。充分發揮電商等線上渠道優勢,結合大數據,合理安排果品產銷進度,努力實現減存、降損、提效、增收。如“抗‘疫助農·山西在行動”、微信社群和短視頻直播促銷活動,努力將疫情對果品產購銷的影響降到最低。四是做好災后指導和理賠工作。組織專家和技術人員做好果園災后指導工作,有序開展田間技術指導和果園技術作業。政府應協調保險部門做好查勘理賠工作,有效減輕農民災害損失。五是健全體系建設。盡快建立健全防災抗災(雹災、晚霜凍害)體系、果業信息化智能化和社會服務化體系等,加快果園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水果保鮮貯藏設施,提升果園綜合生產和競爭能力。同時,完善產地倉儲設施建設,建立高效的倉儲物流體系。六是推廣先進技術。示范推廣矮化密植、果實套袋、果園生草、疏花疏果、生物覆蓋、鋪反光膜、增施有機肥、高光效樹形改造、人工授粉、病蟲害無害化防治、節水灌溉、果園先進機械和施用有機肥料等新技術,降低果園生產成本,增加果農收益。七是開展水果標準園創建工程。通過改良品種和改進品質,提高果園單產和果品品質,促進果農增收。
4.2 ?設施蔬菜防控、生產兩兼顧
一是保障農業生產資料供應。4月份是山西省蔬菜種植階段,在統籌防控疫情的同時,要抓好種子、化肥、農藥和農膜供應,為菜農提供適銷對路的蔬菜品種和優良種苗。同時,暢通物流渠道,確保生產資料進村入戶,保證春季蔬菜生產順利開展。二是優化銷售渠道。疫情期間,如盒馬鮮生的“無交接配送”電商平臺新模式被人們青睞。發展“農超對接”等線上線下融合銷售渠道,不僅可以使菜農減少收購商和實體店的流通環節,也可以選擇更多的終端銷售渠道,提高銷售收益,降低蔬菜滯銷風險,破解“買菜貴、買菜難”問題,實現農產品流通現代化。三是探索開展蔬菜生產保險。積極探索蔬菜保險方案,出臺蔬菜保險政策(種植和價格保險),引導菜農提高投保意識,通過投保規避因病蟲等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降低生產經營風險系數,提高菜農生產積極性,保障產量增長。四是推廣新技術、新模式。在蔬菜產業推廣新技術,如有機肥替代化肥,像湖南一樣推廣設施蔬菜“有機肥+配方肥+微生物菌劑”的輕簡控施技術模式;在化肥減量增效上,推廣蔬菜水肥一體化技術、旱作栽培技術、設施蔬菜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機械化采收技術和采收后商品化處理技術等技術示范模式,引導蔬菜產業向綠色化、標準化、智能化發展,從而降低生產成本,提升蔬菜種植效益。五是做好技術指導服務。鼓勵和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從事產前、產后技術推廣服務,加快構建以政府為主導,企業、科技推廣體系和專業合作組織廣泛參與的多元化農技推廣體系。組織各方技術力量,幫助菜農在蔬菜管理和關鍵技術方面進行網絡和入園指導服務,預防和減輕土傳病害等問題。六是健全和完善市場體系建設。完善設施蔬菜基礎設施、預冷庫和產后處理設施,提高蔬菜供應能力。七是做好蔬菜安全工作。做好蔬菜產品的質量安全、基地安全生產和防災減災工作,重點對一些農藥殘留易超標的蔬菜進行指導服務,如芹菜等。
(編輯:季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