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杰
摘 要:農業發展直接關系到國計民生,而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推進農業經濟管理,不僅可以提高農業信息資源共享程度,提升農業生產水平,還能增進各地區農業發展溝通交流。在市場信息支持下對農業種植結構進行科學調整,能夠實現增產增收,對我國新農村建設起到積極推動作用。在實際操作中,受信息化意識缺乏、信息化平臺不夠完善、專業人才欠缺等因素影響,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較低,要結合當前實際情況采取針對性措施,提升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
關鍵詞: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優化路徑;研究
文章編號:1004-7026(2020)11-0076-02 ?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320.1 ? ? ? ?文獻標志碼:A
新經濟形勢下,傳統農業經濟管理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農業經濟發展需求。積極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提高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不僅是社會發展的要求,更是我國農業實現健康持續發展的基礎。根據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內涵及內容,對當前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發展過程中存在問題進行分析,通過加大農民教育培訓力度、建立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平臺、適當增加信息化建設投入資金等措施,提高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以推動我國農業經濟獲得快速穩定發展[1]。
1 ?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內涵及內容
1.1 ?內涵
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主要是利用現代先進科學技術,對各類農業信息進行搜集、整理、推廣和利用,進而達到農業經濟快速、高效和持續發展目標。一方面,通過有效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可以收集農業市場信息,并為農民生產提供數據依據,大大提升農業生產積極性;另一方面,可以對各種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在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的基礎上,促進農業經濟又快又好發展。
1.2 ?內容
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涉及內容有以下內容。①農業教育和科技信息化。要想提高農業發展水平,就要依賴現代先進技術和專業化人才為農業發展提供基本保障。②農業生產要素信息化。農業生產要素包含水資源、土壤、肥料、機械設備等,將這些要素進行優化配置和科學利用,可以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和質量。③農業市場信息化。通過對農業市場信息進行有效獲取,可以指導農業生產結構調整和優化,并促進農產品產購銷一體化,增加農民收入[2]。
2 ?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在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發展進程中依然有諸多問題需要解決,具體表現為以下方面。①農民信息化意識不足。農民的文化水平較低,制約了農業經濟的信息化管理。一些地區沒有充分認識到推進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重要作用,導致信息化管理不能深化落實。②信息化平臺不健全。一些信息化管理平臺不能對農業市場信息進行有效收集、整理和分析,尤其在信息資源深層次開發、利用和分享方面,存在很多不足,制約了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作用的發揮。③投入資金較少。受政府部門對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工作支持度較低的影響,尤其是在基礎建設和技術研發方面,不能夠滿足實際建設需求。④專業人才缺乏。開展農業經濟信息化管理,需要一大批高素質、專業化人才,但是目前信息化管理人員的素質和專業程度較低,不能夠滿足實際工作的需要[3]。
3 ?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優化路徑
3.1 ?加大農民教育培訓力度
現代農業發展離不開農民,只有提高農民的素質,使其充分意識到實施農業經濟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積極主動參與其中,才能使農業經濟獲得進一步發展。而提升農民素質可以通過加大教育和培訓力度實現,具體有以下措施。
①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等媒介,以圖片、視頻、文字等形式向農民介紹和宣傳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相關知識,提高農民信息化管理意識,并在不斷了解中認識到農業經濟信息化管理對推動農業發展的重要作用。②定期或不定期聘請專家在農村地區開展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講座,在引導農民了解更多農業經濟信息化管理知識的基礎上,針對農民提出的問題給予客觀、詳細解答,為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打下良好基礎[4]。
3.2 ?構建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平臺
構建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平臺,可以通過以下工作實現。①在充分了解所在地區農業經濟發展情況下,組織相關部門對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平臺進行構建,并對該地區涉及到的農業經濟信息進行全面系統搜集、整理和分析,使這些信息資源能夠在各區域間共享。②組建專業工作隊伍開展農業經濟信息化管理工作,確保發布在平臺上的資料信息具有真實性和可靠性,為農民科學使用提供指導。③鼓勵和幫助農民學習和掌握現代計算機、互聯網等技術,引導農民通過網絡平臺將自己的農業生產成果、方法和經驗上傳至信息化平臺進行共享,為其他農民提供參考和借鑒,從而使農業生產水平得到極大提升。
3.3 ?適當增加資金投入,完善信息化建設
發展農業經濟信息化管理需要較多資金投入,一旦出現資金短缺情況,就會導致信息化基礎設施不完善,在實際運行過程中也無法保障信息化發展質量。政府部門需要對所在區域農業生產實際情況進行摸底和調查,并給予政策和資金支持,引進和購買適合當地農業發展的信息化機械設備,組織農民對機械設備使用、維護等技能進行學習和掌握,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質量,對其他地區產生帶動作用[5]。
3.4 ?構建專業信息技術人才隊伍
要想實現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就要有一批專業的技術人才,使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在提高農業信息資源共享程度、科學調整農業種植結構、農民增產增收等方面充分發揮作用。①國家和政府高度重視現代農業發展,并提高農業經濟扶持力度,提升農業經濟在國民經濟體系中的地位。②高校要加大農業相關專業建設力度,為農業經濟信息化管理培育更多高素質、專業化人才。③當地政府部門可以結合所在區域實際狀況,組建信息技術模范隊伍,對當地農民展開教育和培訓,不僅可以增加農民的農業知識,還能幫助農民掌握更多先進的種植技術,進而達到科學種植和增產增收效果。
4 ?結束語
隨著現代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不斷發展,在農業經濟管理中也融入現代先進技術,對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平臺進行打造,為農民提供更加豐富的信息資源,打破地域桎梏,在相互交流和共享中實現資源優化配置,促使生產效率、質量和效益提升。要想達到這一理想效果,要結合當前實際,對存在的資金不足、信息化平臺不夠完善、專業人才缺乏等問題進行分析,并采取相對應措施提升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
參考文獻:
[1]張景良.解讀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J].農民致富之友,2020(5):246.
[2]馬義嵐.提高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9(11):4.
[3]王娟.關于提升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探索[J].中國科技投資,2019(6):133.
[4]王梅梅.淺析農業經濟管理對農村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J].財經界,2019(33):18-19.
[5]王保強.淺談提高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措施[J].農家科技(上旬刊),2018(11):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