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冰 李澤之
摘 要:近年來,隨著國家“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的確定和落實,就業政策采取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既可以擴大就業、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進社會縱向流動和社會公平正義。特別是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2016年版)》提到,就業是民生之本,要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鼓勵以創業帶動就業。國有企業成為第一批接受政府指示及落實政策支持的企業,理應做好就業創新,創業扶持等各項工作。國有企業在調整中不斷探尋新的發展契機,要切實保障好基本民生,經濟扶持方向該如何當好經濟轉型的先行官,以便更好的服務于政府職能戰略,下面將以山西省創業扶持小額貸款有限責任公司為例,淺談一些個人看法。
關鍵詞:地方經濟;國有企業;創業帶就業;扶持方向
作為國有政策性小額貸款公司,尤以要堅持解決高校畢業生為主體的各類創業者創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本文立足山西省創業扶持小額貸款有限責任公司扶持就業創業成果,擇取2016年至2019年數據加以分析,以實現通過分析地方經濟扶持方向,打通創業融資金融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一、新時期經濟轉型升級的背景
山西省長期以來是資源型省份,在新時期背景下,2010年12月被批準為“山西省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后,經濟和政策支持成為保障。在轉型期間,山西省創業扶持小額貸款有限責任公司積極響應《山西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形式下就業創業工作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政策。在“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新形勢下,大力實施就業優先戰略,拓寬就業渠道,深化就業服務,搭建政策支持和創業服務平臺,推進創業帶動就業,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氛圍,填補山西國有企業金融貸款支持鼓勵大學生就業創業這一空白,企業戰略決策必將發生深刻的變化。
二、新時期下扶持創業面臨的挑戰
從2015年高校畢業生749萬人,到2019年高校畢業生834萬人,高校畢業生隨每年新晉畢業,人數再創歷史最高,就業形勢愈發嚴峻。從2015年起,公司以社會效益為主,以創業帶就業為核心,針對省內各高校、創客空間、人才孵化基地等開展宣教活動。在公司拓展扶持創業工作中,提出了新要求:
(一)由于山西省內地級市縣市未建立公司分支機構,現行扶持范圍有限,不能全面、深入了解所有創業群體的各項不同需求,前期調研工作時長,不能給予快速金融支持。
(二)相對于山西省總體經濟扶持力度和GDP在全國的排名,扶持規模總體上明顯落后于沿海發達省份,具有創業意向的大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偏少。
三、2016年-2019年概況
(一)山西省創業扶持小額貸款有限責任公司信貸總體情況
公司至今扶持各類創業者5年。5年來,隨著政策和市場變化,利用互聯網信息化平臺,創新管理模式,5年間,累計扶持創業916戶,帶動就業5709人。在繼承中創新,凸顯了向小額、分散、快捷的方向發展,轉小轉精,為增強政策性低息貸款的可獲得性,公司進一步降低創業融資門檻,惠及更多大眾。
(二)從數據看扶持信息的變化
1.放款額及扶持上升趨勢。由2016扶持創業89戶,帶動就業766人,到2017扶持創業166戶,帶動就業1054人,再到2018年扶持創業387,帶動就業2000人,不難看出信貸規模逐步擴大,穩步上升,扶持戶數成倍增加。
2.貸款結構改變。從2016年15萬元以下的放款戶數占比14.71%,30萬元以上的放款戶數占比70.58%,到2018年15萬元以下的放款戶數占比71.77%,30萬元以上的放款戶數占比21.37%,從數據驟然變化可看出,貸款結構類型發生了轉變,是為了將資金更多地扶持大學生創業和微小創業者。通過降低單筆貸款額度,推行等額本息還款方式的貸款模式等因素合理制定貸款額度。
3.支持實體讓創業帶動就業。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實現實體經濟、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使現代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不斷增強。找準政府創業促進就業的契合點,大力支持和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發放的每一筆信貸資金全部用于支持實體經濟,并長期堅持貸款利率低于同行業。公司信貸資金不僅滿足了實體企業合理的信貸需求,也促進了實體經濟的發展,間接提供了足夠的就業崗位,扶持行業涉及高新技術(占比0.83%)、教育培訓(占比1.11%)、服務業(占比55.28%)、制造業(占比0.28%)、批發零售(占比41.94%)等五大行業,使之扶持資金能夠真正成為促進經濟發展的原動力。
四、提升扶持創業再深入的路徑
我國高校畢業生創業率已超過3%,但遠低于歐美國家的大學生自主創業率20%~30%,更需關注在高校雙創示范基地、創業孵化基地進一步升級,朝著扶持更多創業者努力。
(一)前推信息
公司每年參與山西省星火項目創業大賽和系列活動,在保持這一優勢的基礎上,可與各個高校積極協商,通過早合作、早介入、早宣講,進入高校,提前在校招開始前提供政策咨詢,再結合當前就業形勢及山西省經濟和發展的焦點給應屆畢業生一些指引,來增加扶持創業的粘性,切實做到與廣大創業者零距離對接。
(二)推動發展
1.以扶持者需求為引。以扶持大學生創業和微小創業者為主,高度重視每年的畢業、就業率,因地制宜積極推動發展。
2.以先進經驗為鑒。密切關注同行業及優秀貸款公司的做法,通過外出參訪、邀請講授等形式將先進的經驗借鑒,堅持“請進來,走出去”的學習模式,但身為首家政策性公司,要走出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路。
3.以優化服務為基。利用互聯網信息化平臺,首先,在公司官網、微信公眾號等自媒體開設“在線申請”“在線咨詢”服務,要實現“讓數據多跑路,讓創業者少跑腿”的服務目標。其次,不斷跟新省內創業活動信息和動態,在進入高校及參加相關創業類項目時,現場出了紙質資料外,可以通過短視頻、H5等更直觀宣傳。
五、應對山西省經濟結構轉型的扶持方向
近年來,山西省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帶來就業崗位增加,薪資水平提高,就業形勢整體走俏。在發展中,越來越多的崗位因為產業結構調整轉變為技術密集型;實際中,農民工的受教育程度不足以支撐他們轉向新崗位,高校畢業生在校教育又有一定的滯后性,應對結構轉型,對于扶持方向就至關重要。
(一)扶持行業方向
由原先扶持五大行業,到現今拓寬扶持行業類型,將扶持范圍觸及農業,踐行普惠金融,方式更加精細化、質量化,為創業者量身定做符合所真正需求的產品。并會同山西省學校、機構開展創業項目推薦與對接活動,聯合培訓創業者,給予融資支持。做到持續使用好資金作用,加大小微企業和涉農領域支持力度,挖掘上下游潛在的優質客戶。
(二)產品變革
在改善供給、推出新產品新服務上下更大功夫,拓展發展空間,隨著經濟的逐步發展,第三產業逐漸成為吸納就業的主力軍。將依托核心企業,對旗下的運營創業者或加盟商作為重點扶持對象,推動核心企業擔保貸款,進一步擴大扶持范圍。2019年起首次將業務范圍擴大至農業,借助其銷售數據,將低息政策送到農戶手中。開展與山西省各地市工作站聯合,立足全省創業扶持貸款業務,逐步要面向全國。
2015年6月11日,國務院以國發〔2015〕32號文件印發《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與之前密集出臺的各類政策形成了深化改革的新時期,其實質就是釋放市場活力促進經濟轉型升級,以創新、創業帶動經濟改革實現產業升級、結構升級。作為企業有了寬松的市場環境,也面臨著更為復雜的改革升級,有機遇也有挑戰。處于新時期的地方國有企業,要根據創業者創業不同階段的貸款需求,滿足其差異化的信貸需求,更多資金投向大學畢生、實體產業和三農產業,暢通創業者創業融資渠道,才能在山西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努力中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EB/OL].新華網,2013.
[2] 孫晶,何暢.金融支持山西經濟轉型發展的現狀、問題及建議[J],華北金融, 2012(1):55-58.
[3] 文露穎,李揚.淺議山西經濟轉型發展中的金融支持[J].經濟師,2014(7):15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