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智勇
最近聽到兩個好消息,國家武術管理部門針對傳統武術的發展有了新的思路和規劃。
第一條消息是,由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主辦的,2020年國家武術短兵隊第一期集訓暨武術短兵教練員培訓班10月12日到31日 舉辦,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黨委書記陳恩堂明確了武術短兵發展的工作方向與目標,對短兵項目的發展給予肯定并提出要求,指出武術短兵項目今后要實現“三個轉變”,即:實現“中國文化向世界文化的轉變”,實現“民族項目向奧運項目的轉變”,實現武術短兵由“業余群眾項目向國家隊項目的轉變”,為武術短兵的發展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第二條消息是,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于2020年11月1日至30日進行傳統武術國家隊集訓和傳統武術搏擊項目研制工作。陳恩堂強調要把傳統武術文化精髓“提煉好、使用好、發揚好”,為傳統武術項目發展搭建平臺,充分展現傳統武術項目的演練和技擊功能。
我高度贊揚國家武管中心對中國傳統武術文化未來的發展有了全新的規劃和高度的重視,陳恩堂的觀點正符合傳統武術一直提倡的“打練結合”的模式。新中國成立后,武術的功能發生了變化,國家倡導武術健身,武術被列入全民健身的范圍,失去了打練結合的環境,也失去了文化的精髓和文化的內涵。
中華武術不單純是徒手格斗,還包含著各種器械的演練,最初都是以實戰為目的,每個拳種的形成都與它產生的歷史和地域文化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比如紅拳套路形成就與秦漢文化有著很深的淵源,從單勢技法到組合技法(打串子)再到打套子,一直保留著秦人的元素。紅拳中的“放炮”“十大響”也稱“擊皮為鼓”,是秦人在跳拍打舞的同時也練就了撐斬之法,擰腰擺胯,合力拍打,即彰顯了秦人粗獷的氣質,又鍛煉了抗擊打能力。紅拳技法“撐斬”“攔斬”來源于戰場兵器技法,包含著戰場上的刀、錘、锏、鞭的技法特征。在紅拳技法中,撐斬(架劈)、攔斬(左手持盾牌格架,右手持刀斬下)這是短兵格斗最長用的技法。
傳統武技中包含著踢、打、摔、拿等多種技法的交融,在中國散打開始的初期,很多隊員都是習練傳統武術的,在散打比賽中展示了很多傳統武術的摔法和高難度技法。但是現在的散打,受西方搏擊理念的影響,跟著人家的規則走,限制了很多摔法和傳統武術技法。我也曾帶隊參加4次央視武林大會擂臺賽和2次WMA武術職業聯賽,實戰的結論就是,那些套路練得好的隊員,反應快,特別靈活,還能用出傳統武術的高難技法,但是最大的缺點就是抗擊打能力差;沒有練過套路的隊員,身體靈活度和協調度就很差。因此,在保護紅拳的工作中,我們突出了打練結合的原則。現代搏擊需要傳統武術的營養,傳統武術要融入現代搏擊才能與時代同步。陳恩堂提出把傳統武術文化精髓“提煉好、使用好、發揚好”,為傳統武術項目發展搭建平臺,充分展現傳統武術項目的演練和技擊功能,無疑為傳統武術的發展創造了一個新的契機。
陳恩堂提出“三個轉變”的同時,還強調要做好“八項工作”:1.做好武術短兵項目的頂層設計;2.項目的研制、推廣需要堅持實踐;3.科學推進武術短兵項目普及發展工作;4.抓好人才培養;5.以“大道至簡”為引導,做好武術短兵項目的技術提煉;6.做好規則與裁判方法的制定工作;7.做好服裝、器材的標準化工作;8.做好比賽級別、組別、文化內容、形式展現等各方面標準設置工作。
我從中看出這樣一個信息,就是哪一個武術項目符合推進奧運會條件的就可以推進,比如短兵、太極推手。以往我們把中華武術129個拳種打包,并極力推動競技武術進奧運,可是最終沒有被通過,第八任國際奧委會主席雅克·羅格在觀賞中國競技武術表演時說,沒有看出來這個武術與自由體操有什么區別。
我們為什么不能向日本學習,比如日本的武術有空手道、合氣道、柔道、劍道、少林拳法等,目前已經推進奧運會2個項目。中國拳種有129個,每個拳種都有它獨有的技擊特點,可是中國推向奧運會的武術主要是套路,是一種表演而不是對抗的項目,隊員之間的差異本來就很少,能取得好成績一靠運氣,二不要失誤,三有創新動作,試想如果這樣的武術進入奧運,是不是最終也會發展成與體操、跳水一樣更高、難、美、創了。
空手道比賽規則中有“寸止”,“寸止”的目的是不傷人,規定了一些規范技法,訓練者必須按照規則和規定技法來訓練,在雙方對決時怎么出拳出掌、踢出的腿法必須按照規定好的動作進行訓練,而且必須做到“寸止”。當一個人快速出拳時,要 “寸止”也不是容易做到的,需要相互對抗和不斷的練習,如果掌握不好“寸止”就有可能在比賽中犯規。就如紅拳老前輩出手時就能掌握住分寸,同門師兄弟之間切磋時沒有任何規則,紅拳的任何招法都可以使用,可是必須做到“點到為止”。紅拳極為講究的徒手或器械對抗競賽,跑拳打手,提槍跑棍,都是按照“點到為止”的原則定勝負。在紅拳較技中有較為明確的制度,那就是一讓二過三勝負,讓遠讓進不讓寸。較量開始前,雙方先道“請”,再正式比賽。較量中,雙方必須遵守不能嚴重傷害對方和“點到為止”的原則,亦可以說這是 “武禮”的延續。紅拳在發展過程中,一定會按照打練結合道路,積極開展套路比賽、跑拳打手對抗賽、短兵對抗賽、長兵對抗賽,積極配合國家武術管理中心武術發展新規劃。
(編輯/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