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樂賓 張雅梅



摘要:隨著人們對生活質量要求的提升,用戶對智能家電產品的青睞度越來越高,傳統家電產品形態已經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本文從傳統形態下的家電產品設計入手,分析信息化科技藝術帶給智能家電產品的新形態特點,并結合儒家“美”、“善”的設計思維。探求出智能家電產品形態的設計方法。設計出符合用戶需求的智能家電產品。
關鍵詞:智能家電 形態設計 用戶體驗 產品設計 用戶需求
中圖分類號:TB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20)06-0014-03
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quality of life requirements, usersare increasingly favoring smart home appliances, and the form of traditional homeappliances can no longer meet the needs of Uoers. 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designof home appliances under the traditional form, analyzes the new form characteristicsof intelligent home appliances brought b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ombines thedesign thinking of Confucian "beauty" and "good"The design method ot the shape ofsmart home appliances was explored Designed smart home appliances that meetthe needs of users
Keywords: Smart riome appliances Form design User requirements Productdesign Userneeds
引言
儒家的“美”、“善”作為智能產品形態設計的設計思維,在形態設計方法中具有引導設計師在功能層、需求層以及結構層等方面創新出更具獨創性和內涵性的智能家電產品。互聯網、物聯網的發展,智能產品漸漸地滲透到人們的家庭生活中來,智能家電產品也越來越受到廣大家庭用戶們的喜愛,它的普及不僅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也豐富了我們的生活。隨著各式各樣的智能家電產品被研發出來,設計師考慮更多的是智能家電產品的交互行為規范,繼而出現產品的形態同質化現象。因此,結合儒家“美”、“善”思想的設計思維,從用戶體驗的角度出發,既可改善智能家電產品的形態,又滿足了用戶對智能家電產品的需求。
一、儒家“美”、“善”思想在產品形態設計中的體現
(一)產品形態設計中“美”與“善”的內涵
產品形態設計中的“形”指產品的物質形體和外形;“態”則指產品外觀所表現的神情神態,產品的形態設計是由產品的內在元素和外在表現形式共同結合的成果,[1]是通過設計、制造來滿足顧客需求,最終呈現在顧客面前的產品狀況。產品形態是傳達產品信息的首要因素,是設計師用來向用戶傳達設計思想和理念的重要手段。儒家“美”、“善”思想講究善所追求的內容要與所表現美的目的一致,[2]孔子在《論語八佾》語錄中也表達了其對作品要求不僅美在表現形式而且要善在結構內容。從產品形態設計的角度來看,“美”指產品的造型、色彩、材質以及加工工藝等多種外在因素方面達到用戶的審美需求,而“善”則指產品設計中功能結構、文化內涵、行為邏輯等本質因素帶給用戶的良好體驗。“美”與“善”的融入正是儒家思想下符合用戶需求的產品形態設計。
(二)智能家電形態與“美”、“善”思維
伴隨“設計時代”的到來,設計在我們生活中的作用和影響隨處可見。從日常生活小物品到戶外交通工具,從室內家具到戶外設施,從硬件裝備到互聯網產品,從服飾到可穿戴設備等,無一不是設計研究的對象。產品的設計不再是僅單純地滿足其使用功能,更為重要的是要使用戶生理、心理方面獲得舒適、流暢、符合人機行為的良好體驗。“美”、“善”設計思維,對智能家電產品從外觀造型、色彩搭配、邏輯結構以及所表達的文化情感等不同層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不僅為設計師提供了產品形態設計方面的功能需求和體驗需求,也從用戶需求的角度出發,滿足了用戶生理、心理方面的需求。
互聯網技術的爆炸發展,引來了大數據、人工智能、虛擬現實[3]。它使我們步入智慧與高科技并行的革新時代,使我們生活中的家電產品更新換代正在呈爭分奪秒的發展趨勢。智能家電產品是現代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行為工具,用戶在使用家電產品的過程中,更注重的是形態上的體驗、情感上的交流以及行為上的互動。智能科技的普及,生活的躁動,設計師往往會忽視智能家電產品形態設計的設計準則,忽視“美”的存在只追求更多功能的生冷刻板的智能家電產品,導致智能家電產品為了功能而功能,忽略了用戶對智能家電產品形態的審美需求。反之,過于注重形態的表達,失去了產品自身的使用功能,使產品成為一件“雕塑”。因此,融入“美”、“善”的設計思維可以更好地完善智能家電產品形態設計。
二、“美”、“善”在智能家電產品形態設計中的應用分析
智能家電類產品形態設計以功能需求、新材質、形態語義、人機交互、物聯數據等諸多現代設計思維要素進行的研究,[4]是以用戶為需求、產品生命周期、產品的場景體驗、社會科技發展、文化內涵等多個設計維度進行的系統研討。設計具有獨創性和內涵性的智能家電產品的形態,需融入儒家“美”、“善”的設計思維,而這一形態特色,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智能家電形態設計中“圓形”的應用
在智能家電形態設計中,“圓形”的語義是細膩和圓潤,由于語義所帶來的特性,所以“圓形”的智能家電形態給人的以溫馨、溫和的感受,無需過多修飾與搭配就可以很好地展現智能家電自身獨特的魅力。“圓形”智能家電產品帶給用戶以圓潤、舒適、細膩等輕柔的體驗,更多表現為女性和孩子設計的,這也與女性和孩子的部分審美特性有關。“圓形”的智能家電產品外在尺度較為寬泛,外形飽滿圓潤沒有菱角,在日常生活空間中也降低了菱角對用戶產生的危險性,在造型方面的增減部分細節不會顯得突兀,結構造型合理。筆者從功能模塊、需求模塊、結構模塊對“圓形”進行分析如圖1。
基于用戶的角度,三個模塊分析“圓形”特性的體現可以從智能家電產品的倒角設計見圖2a中體現,也可以明顯簡潔至采用“圓形”外觀設計的電磁爐見圖2b;“圓形”面板的智能空調如圖2c,其“圓”元素的運用主要基于智能家電產品的功能,是合理的功能結構與外在形態美的綜合運用,充分體現了儒家“美”、“善”設計思維的合理性。 因此,基于“圓形”語義帶給用戶對智能家電產品在心理、生理方面需求的特性,“圓形”的運用,是符合用戶客觀感受“圓”造型語義所賦予智能家電產品形態的內涵,并滿足用戶需求的智能家電產品形態設計元素。
(二)半開放形態的禮讓思維
儒家“美”、“善”思想所孕育的半開放形態是表達產品外觀形態上一種包容、謙讓、含蓄之情,給予用戶輕松、舒適的體驗,帶給用戶一種安全感。如圖3,一個單元中的兩個不同形態的結合,可以通過半開放形態禮讓思維將其中一個形態進行切割或變形來結合生成新形態,增添其單元的靈活性和通透性。
以電吹風的形態設計為例。J3 hair dryer吹風機設計分析如圖4。整體的折疊功能設計、置于內部的吹風口設計以及與產品形態相契合的扁平化散熱口設計,體現了儒家“善”所傳遞的包容性的半開放形態的禮讓思維設計,使用戶在使用過程中滿足了對其安全性、舒適性的需求。將開關按鈕扁平化的設計在把手內側,符合用戶的使用習慣。毫無瑣碎、突出的形態表現,簡潔的外形與純凈儒雅的色調搭配,體現了儒家“美”感。這種設計才是從用戶的角度出發,由內而外地感受用戶需求,符合“美”、“善”設計準則的智能家電產品的形態設計。 所以,在家電產品形態設計的過程中,半開放形態的禮讓思維來化解設計的不利因素,正確把握產品的外在尺度,使得智能家電產品的外觀形態服務于功能結構,與人與環境之間和諧、友善相處,體現“美”、“善”智能家電產品形態設計的最佳狀態。
(三)智能家電形態中的平衡性原則
儒家思想講究“美”與“善”的統一。從設計方面來講,即滿足產品“善”的內容與“美”的形式的平衡。平衡性,旨在組合成物體的自身各元素之間相互保存著一種穩定的狀態。在產品形態設計中,基于若干設計元素的合理分布來達到平衡“美”的目的。若干元素的組成在整體形態中所占的重力不同,通常越貼近重心線的元素所占的重力就越小,越遠離重心線的元素所占重力越大。不同形態的物體有著不同的重心點,重心點與地面垂直的線為重心線如圖5。
由圖5圖形重心線的區分,我們同理可推出,在設計過程中滿足物體平衡、穩定的狀態,首先區分其物體的重心點與重心線,根據重心點與重心線來合理劃分智能家電產品形體的各個部分的重力因素。其次,有形體就有色彩,色彩在智能家電形態設計中具有先聲奪人的魅力,色彩的運用首先要符合結構比例和功能特征,其次要考慮到用戶的使用環境。如圖6,電冰箱6a、空調6b等制冷家電產品,整體多采用高明度、低純度的冷色調,給用戶沉靜、清新之感。
智能家電產品形態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科技的迅速發展,經歷了形形色色的變化,從繁雜到簡潔、從笨重到靈巧、從單項到多位一體等,設計的目的不再是單純地滿足使用需求的產品,更趨向于符合形態設計平衡的同時滿足用戶情感化需求,以此向用戶傳遞儒家“美”、“善”平衡性原則下的智能家電產品形態所來的舒適體驗。
(四)產品智能交互系統形態的隱喻性
儒家“美”、“善”思想講究以人為本,[5]隱喻作為一種人體感知方式,是基于用戶的感知運動系統,在產品智能交互系統形態設計中依據對大眾用戶所熟知的符號或圖像信息進行收集、整理與分析,用具體形態來向用戶準確地傳遞信息。通過這種方式,用戶能夠更快捷地理解并掌握產品功能,提高用戶的體驗度。對于年輕用戶而言,在使用家電產品時,大部分的智能指示都可以比較輕松地掌握,并且能夠快速探索到使用方法,然而對于部分人群。例如老人在使用智能家電時,面對產品上一定抽象的符號是很難理解并操作的,產品可以通過設定適用人群的具象圖形和選項,來分析用戶群的行為邏輯進行智能化的操作提醒。使用戶更容易接受并操作智能家電產品,而不會產生抗拒心理,如圖7。
因此,設計師在設計智能家電產品時,無論是功能結構形態還是行為交互方式,都必須準確了解用戶的認知水平,掌握為大眾用戶所理解智能家電產品的外延性,讓用戶視覺達到一種直觀體驗,從而更快速地掌握產品的使用功能,與用戶進行一種互動交流。
三、“美”、“善”思維下智能家電產品形態的設計方法
(一)迭代思維設計方法
“迭代”源于數學中的算法領域,指將初始值不斷進行推陳出新的過程[6]。如今,互聯網技術高度發達的時代,迭代思維被運用到互聯網產品的開發,不同于傳統的設計思維方式,迭代思維核心思想是以用戶為中心,在設計的過程中注重引導用戶角色的轉變,讓用戶參與進產品設計環節,對產品的各個層面進行迭代生長,從而設計出滿足用戶多樣化、個性化需求的產品。在智能家電產品的形態設計中,我們可以運用迭代思維設計方法,以用戶為中心,貫徹“美”、“善”設計準則,搭建智能家電產品與用戶的對接平臺,參與式的明確用戶需求、喜好及使用環境,可以使設計出的智能家電產品更加貼近生活、符合用戶需求。
(二)模塊化設計方法
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產品的需求日趨新潮。模塊化設計方法是有效的融合產品的技術、設計與藝術之間的關系,利用幾何形態和有機形態快速構建產品形態,實現產品模塊組合和形態設計的靈活性。對智能家電產品形態進行研究發現,大多數的智能家電產品的形態是由幾何抽象形態組成,具有簡潔、端莊、協調等特性。可以通過模塊化設計方法,結合“美”、“善”設計準則,利用幾何形態快速創建家電產品形態,在基本形體不變的基礎上,增加不同或相同的基本形體作為標準模塊根據整體形態進行自由組合、變形來構成滿足用戶需求的智能家電產品形態,從而改善了單一的智能家電產品形態,增添了人們的購買欲望。
(三)Living Lab共同創新法
Living Lab在國內被譯為“實地實驗室”、“生活實驗室”,源自美國麻省理工大學,在歐洲發展壯大。Living Lab作為一個開放式的多維度創新空間,其主旨是以人為本、以用戶為中心、多學科交叉和共同創新,結合真實的生活環境,以需求為驅動,將開發者、投資人、用戶、產品與環境等元素包含在一起,推動變革。智能家電產品形態的設計采用Living Lab創新模式進行與各類用戶的溝通、交流,整合多種資源,融入“美”、“善”設計準則,推動全民參與設計,引導各類用戶、設計師、投資商、銷售商等多方部門的參與探討,形成協同創新設計的模式,真正實現滿足用戶需求的智能家電產品形態設計。
四、儒家“美”、“善”思維下的智能家電形態設計成果
從用戶體驗的角度出發,融入儒家造型結構、色彩“美”、“善”設計思維,并運用上述迭代思維設計方法,利用獨立的有機形態構建整體產品形態,通過進行產品整體形態、功能、現代技術分析的基礎上劃分并設計出一系列功能、結構相對獨立且滿足用戶對洗浴的舒適度及安全性的需求的相對獨立的基本模塊云端智能熱水器如圖8。
外觀采用云的造型,由云摩擦生雨進而聯想到熱水器的工作狀態。考慮到用戶的多樣化以及各個年齡段體質的不同,洗浴時所需的水溫也不同,這款熱水器可以鏈接身上佩戴的智能設備,從而實現實時的溫度上傳,根據不同的體質來輸出不同的水溫。而手機APP則可以對熱水器進行遠程控制,從而實現預熱和定時關機等功能,可根據個人用戶配置或家庭用戶配置來選擇多種使用方式,增添其功能選擇的靈活性。總體而言,基于用戶需求的云端智能熱水器設計成果兼具了靈活性的優勢與“美”、“善”設計思維對形態設計的全面考量,提升了用戶的體驗。
總結
本文主要通過分析儒家“美”、“善”思想在智能家電產品形態設計中的應用,提煉出結合儒家“美”、“善”思維的智能家電產品形態的設計方法,包括:迭代思維法、模塊化設計方法以及Living Lab共同創新法,將設計、技術與藝術融為一體,有助于探索出貼合生活、符合用戶需求的智能家電產品的新形態。
基金項目:2016年度山東省藝術科學重點課題“藍色海洋區域文化產業中的交互系統研究”;項目(項目編號:1607326);“山東科技大學優秀教學團隊建設計劃資助”(項目編號JXTD20170509)。
參考文獻
[1]耿蕊面片元素在產品形態設計中的應用[J]設計,2014(07):23-24
[2]鄒聯豐“盡善盡美 美善合一”——孔子儒家音樂美學思想初探[J]時代文學(雙月上半月),2008(04):126-128
[3]蔣博智能家電的簡約化設計傾向[J]設計,2017(05):64-65
[4]周唯為新中式風格下的現代家電外觀設計[J]工業設計2018(08):34-35
[5]陳巖論產品設計中“設計概念”的隱喻性[J]包裝工程,2013,34(08):82-85
[6]衛炳麟,曹鳴迭代思維在產品設計中的轉化應用研究[J]包裝工程,2017,38(12):155-158
[7]陳巖,岳美含,晏偉論模塊化設計在室內環境中的應用[J]設計,2018(12):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