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陳思
摘 要:近年來,金融體制改革在不斷推進,市場環境迅速改變,銀行業間的競爭烈度加劇。為保障銀行自身的發展,商業銀行需要借助大數據進一步優化自身的業務結構,穩定自身的市場基本盤。故將基于大數據環境對商業銀行的市場發展進行分析,對商業銀行如何在大數據環境下實現快速發展進行相應的思考,并提出建議。
關鍵詞:大數據 市場發展 優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F27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20)05-00-01
國內的經濟發展保持著迅猛增長的態勢,商業銀行作為金融行業的主體,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發揮著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尤其是世界經濟轉型集約型經濟的大背景下,各經營企業更依賴于依靠貸款等方式來構筑自身的資金池,完善自己的資金鏈,銀行作為貸款發放機構,其重要性便不言而喻。因此,促進商業銀行的發展,能提升市場的貸款發放能力和利率浮動調控能力,加強地區經濟乃至國民經濟的發展。不過,隨著全球經濟的交融,資金雄厚的外資銀行大量涌入中國市場,國內的商業銀行正遭遇存貸業務差額及利潤率下降的難題。故需要基于大數據技術突破這些制約因素,推進銀行自身的市場發展。
一、 大數據環境的定義和特征
大數據概念的起源可追溯至上個世紀末,經濟學家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中以全球第三次技術浪潮的關鍵來看待大數據。大數據環境正如其名字所示,是指擁有巨大數據量的市場環境,在大數據環境下,數據量規模龐大,通過人工根本無法在合理時間內將其截取、處理并整理為可供人類解讀的信息。所以如果相關機構缺乏大數據技術,便難以獲取大數據環境的優勢,進而容易在大數據環境下的市場競爭中被淘汰。
大數據的特點可概括為數據量龐大和數據信息多樣兩個特點,數據量的龐大反映在數據信息的增長趨勢上,隨著信息技術的全面推廣,網絡普及率增高,全球的數據數量生產量從2013年的4zb爆發性增長到了2019年的40zb,在短短幾年間就上升了十倍之多。除了數據量的增大,數據的多樣性也開始逐漸凸顯,大數據環境下,數據信息需要反映出二維數據庫邏輯里面的結構化數據,因此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圖象、文檔等其他形式的非結構化數據,且非結構化數據的所占比例達到了80%左右,數據多樣。大數據環境的到來可謂是一柄雙刃劍,一方面它為商業銀行的高效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一方面,大數據技術的出現又使得銀行業的競爭壓力陡增,銀行的發展空間縮減。在大數據環境下,如果能合理應用數據技術的優勢變更獲得良好的發展,反之,則舉步維艱。
二、大數據環境下商業銀行的發展難題
在新時期下,商業銀行普遍表現出經驗主義過重、信息技術運用滯后的問題,在實際的業務過程中,商業銀行往往根據經驗傳統進行部門設置,在大部分的商業銀行中,許多工作同屬于多部門管理,并且雖然有規章制度,但是卻沒有明確落實到人頭,從而出現溝通不到位,工作安排相互重疊,在客戶的營銷過程中不明確職責,有針對性的營銷。例如,商業銀行在接待同一位客戶時,會有不同的客戶經理進行相同營銷,造成重復工作。隨著客戶對金融產品需求多樣化,如果將銀行部門簡單的以業務需求劃分,就不能給客戶進行專業系統營銷方案。
此外,銀行對信息技術的運用重視度也明顯不足,信息集成需要一個過程,需要投入較長時間才能有所回報,而在實際的銀行應用信息技術過程中,由于技術經驗欠佳導致很多管理停留在簡單的數據分類上,沒有實質的突破,無法看到信息技術發展的優勢,從而無法建立起良性的銀行發展政策。
商業銀行所運用大數據信息技術手段維護和開發也相對落后,保守的數據應用不能滿足當前的發展,且銀行使用的數據分析軟件往往存在版本低、處理能力低下的問題,且有很多冗余數據大量充斥其中,運算分析后的數據偏差較大,不能很好的反映大數據的結果,在信息收集上也存在信息隨意和雜亂,信息不能有效的發揮作用,且分析后的數據價值不大,無法支撐銀行在大數據環境下的發展,加上銀行部門之間沒有有效的聯動機制,不能及時得到數據分析結果,相關工作需要一定的流程討論后才能實施,時效性大打折扣。以上種種因素導致了商業銀行在大數據環境下表現出市場競爭力疲軟、技術力不足的現狀。
三、大數據環境下商業銀行的數據應用策略
銀行需要與時俱進改變傳統的經營理念,通過將大數據應用與經營戰略相結合的方式,提高銀行領導層對有價值的數據信息的洞察力,通過引入大量的數據模型進行支持,改變銀行經驗性決策。在經營決策時運用好大數據平臺,通過真實可靠的數據把握市場動向,了解客戶的多元化需求,指導銀行經營戰略向更高更遠的方向邁進。
管理層還要制定適合銀行發展的特色化運作流程,在原有的基礎上適當調整,創建增值的銀行經營模式,從多個層面提升銀行在市場中的競爭力,以此實現信息化時代客戶關系管理的發展需求。銀行還需要從根本上加強信息科技隊伍建設,提高信息科技軟件和硬件的實力,運用銀行的資金實力著力打造一支技術過硬的科技力量。未來的銀行的發展競爭的焦點將逐漸轉移到銀行的數據后臺,傳統的思路認為銀行的財富在現金上,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與進步互聯網與傳統產業的融合,越來越多的人認為銀行原本占用許多電力、網絡、設備等資源的靜態數據才是銀行真正的財富。新興的互聯網金融正在發揮著其強大的作用,例如:傳統銀行貸款業務風險較高,尤其是以信用為主的無抵押貸款,這類貸款所呈現的特點是無抵押、無擔保,憑借客戶多年的銀行合作關系進行貸款的發放,也常常因為客戶信息不對稱、客戶識別率低導致的逾期頻發,風險較大,不良率高。伴隨著互聯網金融大數據的加入,現在的銀行可以快速的識別客戶信息,通過行內數據查詢輕松的實現客戶信息查詢,降低了風險,這樣不僅保證了銀行利潤,而且可以識別出銀行優質客戶,實現客戶深度營銷。
四、結語
市場經濟快速增長,信息技術不斷發展,銀行未來經營發展越來越依靠大數據的支持。只有不斷融入新型技術,加強銀行在新市場環境中的適應能力和生存能力,才能保障銀行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成梁.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產品創新研究[J].技術與市場,2019,26(12):201-202.
[2]劉劍.大數據環境下的銀行客戶關系管理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8,21(04):54-55.
[3]張偉勝.大數據背景下商業銀行客戶管理策略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7(04):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