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為提高園林景觀設計水平,介紹了園林景觀設計中常用的傳統文化元素以及可采用的現代文明元素,闡述了如何在園林景觀設計中合理運用現代文明元素,使傳統文化元素和現代文明元素主輔有序、水乳交融、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促使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文明元素完美融合的構想和思路。
關鍵詞 園林景觀;傳統文化元素;現代文明元素;景觀設計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09.031
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社會文明蓬勃發展的當前,人們的物質生活需求基本得到了滿足,因而人們開始追求精神生活需求,追求美麗多彩的居住環境和家園景觀。如何在園林景觀設計中將傳統文化與現代元素進行有機融合,吸收傳統園林的精髓并拋棄傳統園林的歷史局限,在營造現代園林式生活環境的同時,體現中國人民的民族歸屬感,促進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發展,促使中國古代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元素相得益彰,本文介紹了應用現代文明元素,利用新材料和新技術,將古典園林設計風格和傳統元素與現代社會審美文明以及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設計出具有我國傳統文化特征和現代文明元素無縫融合的新中式景觀園林藝術形式。
1 園林景觀中常用的傳統文化元素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古典園林歷史悠久,蘊含著豐富的傳統哲學思想(儒、釋、道思想)以及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神及風俗習慣。它不是抽象的藝術形式,而是多種多樣的人類思想、文化文明、景觀設計理念的綜合體現。我國的傳統文化元素種類繁多,有百姓喜聞樂見的皮影、越劇、京劇、臉譜,也有瓷器、書法、國畫、剪紙、古典音樂、刺繡、中國結、唐裝、壁畫、道教思想、儒家文化、寺廟寺院、瓷器等等。所有這些傳統文化元素,在園林景觀設計中都有較多應用。傳統文化題材廣泛,幾乎涉及了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表現形式豐富多樣,而且每一種傳統文化的表達形式都有各自不同的深刻寓意。有的表達幸福團圓,有的表達吉祥如意,有的表達財源滾滾等。這些蘊含著中華民族形象和符號特征的傳統文化,都凝結著中華民族的傳統智慧,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1]。
2 園林景觀設計中可采用的現代文明元素
中國現代文明元素種類繁多,在園林景觀設計中可借鑒利用的主要有液壓噴播技術、微灌溉技術、太陽能技術、聲電光技術、生態護坡技術、新型材料應用(如塑料盲溝、透水管、透水磚、玻璃以及玻璃輕石)等等。這些現代元素在城市的部分開放式公園已經有了或多或少的運用,但如何讓這些元素更好地與傳統文化元素相融合、更多地運用到園林景觀設計中,達到最佳的綜合表現效果,有待于進一步研究[2]。
3 在傳統園林景觀設計中融入現代文明元素的思路
傳統園林景觀設計中多以傳統元素為主導,體現了中華民族古樸典雅的景觀特色和文化傳承。隨著科技的發展、環境的變化以及人們文化素養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現代文明元素的運用將是園林景觀設計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如何在傳統元素的基礎上,巧妙合理地融入現代文明元素,結合實際經驗并查閱有關資料,提出以下思路。
3.1 新材料的應用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新工藝、新材料層出不窮,園林景觀也應緊跟時代發展步伐,根據實際情況合理應用新材料,以提升園林景觀的效果,促使園林景觀朝著現代化、科學化、實用化的方向邁進。在保留傳統文化元素精髓的基礎上,應恰當使用新材料來提升園林景觀的效果。如在排水系統工程得到了有效應用的新型材料塑料盲溝,具有良好的彈性,當壓力減小后其自身會慢慢恢復原狀,且其施工簡便快捷,將其引用到園林景觀中,能很好地提升園林綠化帶的集水性、排水性。此外還有透水軟管,具有較強的抗壓力,能顯著的提升排水速度。
在園林景觀中可廣泛應用的新型材料還有保水劑。它能防止水分過度流失,提升植物的成活率,還能減少植被的灌溉次數,減少水資源消耗,降低成本支出,提升園林的綠化效果。玻璃作為現代園林景觀中的后起之秀,匯聚了材料、科學、技術、藝術等多方面優勢,可在水景、植物景觀、雕塑等園林景觀中起到畫龍睛的作用,并且除了具有裝飾功能外,玻璃還具有承擔受力結構的作用。玻璃輕石作為一種集儲水、過濾、吸附和降解于一體的新型環保材料,質地輕、強度高、物理穩定性好,不含任何有害有毒的化學成分,與環境水體及土壤的相容性好,運用在城市公園的植草雨溝建設中,不僅具有良好的疏松透氣和吸水、儲水、保水功能,在濾水凈水、防蟲抑菌和蓄排水方面也有獨到的功能[3]。
3.2 植入環保理念,體現景觀生態化
在以往的園林景觀設計中,傳統元素作為主角,在景觀中得到了廣泛運用。但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對環境的破壞已經越來越明顯,為了保護環境,可持續發展被提到了重要的考量地位。在園林景觀設計中,應盡可能注重自然資源的保護和利用,減少對自然環境的人為干擾和破壞,在保護園林景觀整體性與和諧性的基礎上,融入社會學、生態學等元素,促使景觀形象和生態環境相呼應,人與自然共和諧。應注意優化園林的布局結構,以生態平衡為主導,協調好城市綠地、自然生態系統以及城市功能分區間的關系,著眼于整體的城市生態環境之中,將自然引入城市園林,以提高綠地的空間利用率,充分發揮城市的生態效益與景觀效益[4]。
3.3 虛擬現實技術的合理運用
與傳統文化景觀元素相比,虛擬現實技術具有強大的信息處理能力,避免了傳統園林設計過程中主要依賴設計人員手工繪圖與實際丈量的局限性,能為園林景觀設計帶來更多的便利。尤其是虛擬現實技術的三維模型創建能力,有效解決了園林景觀設計中的不可逆性,將風景園林設計的景觀空間從部分信息展現提升到整體信息展現,便于設計者預先對設計構想進行多角度觀察分析和比較,可在設計階段吸取多方意見,實現公眾參與,促使最終景觀呈現出更加完美的設計效果,提升設計的品質。
3.4 結構圖案的運用
通過結構、框架,用現代手法展示傳統元素。比如現代中式漏窗營造半透明的景觀效果,再結合青磚石墻等現代藝術手段,通過屏障或者曲徑等方式來體現景觀的層次性,營造出“曲徑通幽處”的氛圍,達到放松、私密、休憩的效果。運用水池,營造出疊水景墻相輝映的視覺效果。此外,還可結合傳統吉祥物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長壽龜、貔貅、仙鶴,吉祥文字福、祿、壽、喜以及植物梅、蘭、竹、菊、牡丹、荷花、松柏、石榴等勾勒出古今無縫融合的集聚中國傳統文化內涵和現代文明的新園林景觀效果。
3.5 色彩的運用
園林景觀設計中常見的色彩有石青、朱砂、曙紅、珞黃、中國紅、黃色、青花藍、玉脂白、石材灰、綠色等等,根據每個園林景觀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周圍建筑等因素,選擇與環境相映襯的色彩,可打造出或熱鬧喜慶、或祥和恬靜、或清涼內斂等不同風格的景觀氛圍。在這些傳統色彩的基礎上,融入現代的夢幻漸變色以及用不同的顏色進行景觀圖案造型,可促使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有機融合,達到舊景換新顏的效果[5]。
3.6 現代燈光的運用
燈光作為現代科技發展的產物,其顏色可變、亮度可調,具有很強的變換性,可以根據園林景觀設計的主體要求,配合傳統元素,給傳統元素為主導下的園林景觀添加現代氣息,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當前,“燈光工程”已成為現代城市開放性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利用夜色的朦朧與燈光的變幻,可展現出與白晝迥然不同的情景意趣,比如利用音樂噴泉獲得光、聲、色的綜合藝術效果,營造出美輪美奐的藝術空間,達到視覺和聽覺的完美結合;對于園林景觀中的雕塑和小品,照明設計可從其神態、造型、材質、色彩以及周圍環境出發,運用不同的燈光色彩組合以及造型組合,勾勒出雕塑及園林小品的藝術特質,塑造出如夢如幻的藝術感染效果。
4 結語
隨著我國經濟和思想文明的不斷發展與進步,新時代的園林景觀設計將更具時代化、信息化、人文化和綜合化。現代文明元素的融入,對傳統園林景觀將是一個飛躍的提升。根據不同的景觀要求,或者以傳統元素為主導,嵌入適當的現代元素,構成如神來之筆的完美結合;或者以現代文明元素為主導,融入傳統文化元素,達到古今互補、相輔相成的景觀效果。當然,“融入”不是簡單疊加,不是生硬插入,而是在汲取二者精髓的前提下,將其中能相互映襯的部分進行有機嵌入和互補,繼承發揚傳統文化中的精髓,過濾摒棄其中不合理因子,在傳統園林景觀設計中融入中國現代文明元素,揚棄結合,新舊互補,從而設計出更加自然和諧的現代園林景觀。
參考文獻:
[1] 楊君君.現代園林景觀設計應用中國傳統元素的分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7(19):4760.
[2] 劉志英.中國傳統元素在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J].裝飾裝修天地,2015(5):365.
[3] 谷亞京.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J].裝飾裝修天地,2016(11):429.
[4] 郭新.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傳統文化元素的應用初探[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8(10):1025.
[5] 劉立興.我國傳統元素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體現[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7(12):56-57.
(責任編輯:劉昀)
收稿日期:2020-02-25
作者簡介:陳籽涵(1994—),女,福建福州人,本科在讀,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為園林景觀設計施工和管理。E-mail: 562871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