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當前我國多數國有林場已具備相當大的發展潛力,在推動自身發展的同時,也能帶動林場周邊的經濟發展。許多國有林場為擴大自身發展實力,采取對外租地的形式謀求自身的發展。國有林場需要重視并解決對外租地造林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才能以穩中向好的態勢促進國有林場的發展。
關鍵詞 國有林場;對外租地造林;租賃利益;綜合實力
中圖分類號:F326.2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09.041
生態建設、綠化營造需要借助林場來實現,而林業發展的主力軍是國有林場,造林綠化優勢的發揮也主要依靠國有林場。國有林場的優勢是培育森林資源,為林地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貢獻力量。但是隨著國有林場的逐步發展,難免會出現場地不足的情況,受到林地資源的限制,國有林場無法發展。因此,國有林場考慮采用對外租地造林的模式拓展林場發展途徑。但是,國有林場在開展對外租地造林活動中會出現一些問題,可能會帶來一些不利影響。因此應積極采取措施,規避這些問題的出現。
1 國有林場對外租地造林的意義
國有林場為了突破現有林場資源的限制,選擇對外租地造林的方式來尋求發展。這一舉措對國有林場的發展是有利的。對外租地造林即國有林場走出現有林場的范圍,去場外與其他公司、企業或單位以租賃的方式獲得土地來造林。但是對外租地造林的樹種需要精挑細選,要選擇營造輪伐期短且經濟效益好的樹種,例如速生桉就是對外租地造林的主要樹種。從對外租地造林的類型來看,可以細分為租地造林、合作造林以及大場帶小場3種類型[1]。1)租地造林是向場外單位、集體或個人等通過租賃的方式獲取土地的使用權,定期支付地租,在租地上所造林的數量、經濟效益都屬于國有林場。2)合作造林是合作既出讓林地方與國有林場方以合作的形式造林,造林獲得的收益根據比例進行計算。3)大場帶小場是國有林場帶動地方林場的發展,國有林場以入股、開發、提高技術和資金的形式與地方林場合作,積極探索發展潛力。可以說,對外租地造林給國有林場的發展帶來了機遇,轉變了國有林場現有的發展結構,讓森林資源得到有效利用。
2 國有林場發展對外租地造林中存在的問題
2.1 租賃利益難以協調
在對外租地造林過程中,存在租賃利益難以協調的問題。租地造林和合作造林都會涉及租賃雙方的利益,一旦雙方利益難以協調,會給對外租地造林帶來不利影響。政府對雙方利益的保障存在問題。租地政策中土地擁有者和林場使用者之間的矛盾沒有厘清,而后隨著個人、單位的融入,人員復雜更加不好管理和協調[2]。尤其是租地費用上漲等問題,會導致相關人員產生結束與國有林場合作的想法。這些對國有林場協調有序發展是不利的,同時也增加了國有林場處理問題的難度。當國有林場按照統一標準租賃土地時,又會出現一些人為破壞林地經營的行為,要求國有林場賠償,如本地土地使用的費用、運輸占用費和過路費等。利益相關方的矛盾無法解決就不能推動國有林場租地造林的運轉。
2.2 辦理采伐許可證效率低下
采伐許可證辦理不僅手續冗雜,審批重復,辦理費用也存在差異。一般情況下,辦理場外采伐許可證需要先申請,隨后派人調研設計,并進行公示、上報審批等流程。這些流程不僅麻煩、耗時較多,且費用收取還存在差異,導致辦理采伐許可證的效率低下。
2.3 林權制度改革的影響較大
對外租地造林以種植速豐林為主,耗時短、效益高。但是當前開展的林權制度改革對國有林場對外租地帶來的影響較大,使得對外租地造林存在一些問題。林權制度改革的重點是分山到戶[3],過去林地是集體所有,開會討論林場租用問題僅靠村、屯里周邊的人商量就能解決;林權制度改革后,林場成為各個分散的土地,對于集體營林的林場來說,分散的小面積林地難以管理,且經營成本較大。由此出現了經營管理和成本控制上的問題。
2.4 稅費減免影響積極性
國有林場是國家發展重點產業的支柱,近年來,國家針對國有林場出臺了不少改革措施和相應的稅費減免政策,以促進國有林場的轉型升級。對地方的經濟社會發展來說,國家稅收政策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地方政府的發展離不開稅收的支持,這是原則性問題。但從林場租地造林的實際情況來看,地方政府出臺的稅費減免政策難免會挫傷對外租地造林的積極性。
2.5 林地自身經營有難度
國有林場在進行對外租地造林的過程中存在經營困難的問題。從國有林場角度出發,需要對場外租地造林負責,包括造林需要的技術、資金、人員等,這就加重了場外林地管理人員的壓力。例如,場外租地造林所需的資金通過個人抵押貸款的方式來解決資金問題會帶來較大的經營風險,同時場地出租的地點不集中也給管理帶來了困擾,造林范圍廣,則防火工作成本就高,會影響對外租地造林的質量。
3 解決國有林場發展對外租地造林問題的對策
3.1 協調雙方租賃利益
國有林場對外租地造林的時間很長,土地擁有者在不同時期要求的租金是不同的,物價較低時,租金較低;但隨著經濟社會的整體發展以及物價的上漲,租金上漲成為當前很多土地擁有者的要求。高昂的租金對國有林場的發展而言,投入成本較高,由此會產生與利益相關者之間的租賃矛盾[4]。解決租賃利益矛盾最好的方式是合作,即支持土地擁有者參與造林,二者通過合作的方式使場外土地擁有者提供土地,國有林場提供資金造林。雙方的財務要公開,林場經營狀況要透明化,有效協調雙方的租賃利益。雙方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簽訂合同,按照聯合經營的模式或其他模式,為場外租地造林貢獻各自的力量,全方面促進國有林場拓展工作,增進雙方的溝通和交流。
3.2 增進與當地政府的溝通聯系
林業發展能有效促進林地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提高人們的經濟收入,是具有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雙重影響的產業,所以政府應努力支持國有林場對外租地造林工作,借助租地造林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同時為生態環境建設服務。國有林場對外租地造林應加強與政府之間的合作與溝通,取得地方政策的支持,減少場外租地造林的障礙。積極利用政府的稅費減免政策促進林場建設。通過大數據與政府聯系,提高辦事效率,加大宣傳力度,取得人民群眾的信任,讓群眾明白林業種植的重要性。此外,可以考慮建立工業項目,將林木產品與當地稅收掛鉤,實現雙贏,解決租地造林政策問題。
3.3 科學規劃林場造林格局
國有林場需要科學規劃林場造林的格局,這樣才能有效推動國有林場場外租地造林工作。前期的科學規劃和基礎調研,可以為后期的造林提供便利,降低林場經營的成本和風險,在科學規劃基礎上獲取經濟效益[5]。為此,國有林場需要重新規劃場外租地造林的范圍,整合現有林場,將林場集中化,減少分散帶來的經營成本,同時科學搭配造林樹種,兼顧經濟效益的同時也要考慮生態效益,保證林場的可持續發展。
3.4 增強國有林場綜合實力
國有林場對外租地造林的主體是林場,林場面臨的問題越大,越表明林場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實力,這樣才能更好地開展工作。國有林場應投入大量的科研技術,在現有技術基礎上不斷研發新的技術,培養技術人員,成立專門的技術研發部,針對場外租地造林提供專項技術支持,在有效林地資源基礎上努力提升經濟效益,做到利益最大化。此外,還應制定規范化的操作流程和管理標準,完善運輸、銷售、財務等方面的管理,謀取租地造林的創新發展,為林地造林質量提供保障,增強自身綜合實力。
4 結語
國有林場由于林地資源的限制,需要通過對外租地造林的方式獲得發展,但對外租地造林過程中存在的租賃利益協調問題、辦證與稅收問題、林場經營問題等都需要采取合適的策略加以解決,這樣才能促進國有林場對外租地造林的質量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 郭敏.基于發展理念下的國有林場森林資源可持續經營模式研究[J].林業科技情報,2019,51(2):66-69.
[2] 張哲瑋.晉中市國有林場林地管護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花卉,2018(18):264-265.
[3] 楊宏偉,張亞玲.國有林場改革面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以陜西省寶雞市陳倉區為例[J].陜西林業科技,2018(5):85-87.
[4] 陳文活.通過發展對外租地造林壯大廣西國有林場實力[J].農家參謀,621(11):131,157.
[5] 陳冬冬,趙志剛,高旺盛.廣西“租地造林”對相關利益主體的影響分析[J].農業現代化研究,2007(2):33-37.
(責任編輯:劉昀)
收稿日期:2020-02-21
作者簡介:李衛發(1979—),男,廣西靖西人,本科,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森林經營。E-mail: 89477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