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總統選舉如無意外已鎖定戰局,由民主黨籍前副總統拜登對決共和黨籍現任總統特朗普。兩人均已年過七旬,一個從政履歷豐富,一個標榜政壇“圈外人”形象。兩人將在美國迄今“最昂貴”“最骯臟”的總統選舉中一決高下。
隨著美國聯邦參議員伯尼·桑德斯2020年4月8日宣布退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競選,2020年11月3日的美國總統選舉如無意外已鎖定戰局,由民主黨籍前副總統喬·拜登對決共和黨籍現任總統唐納德·特朗普。
兩人均已年過七旬,一個從政履歷豐富,一個標榜政壇“圈外人”形象。按照美聯社的說法,“幾乎肯定”兩人將在美國迄今“最昂貴”“最骯臟”的總統選舉中一決高下。
“安慰”與“顛覆”
拜登今年11月年滿78歲,如果勝選將成為美國迄今最高齡總統。特朗普也近74歲,但兩人的執政風格截然不同。
按照法新社的說法,特朗普主張“贏家政治”,從政生涯一路顛覆;拜登則給人安慰,試圖讓民眾感受到能“重返2016年以前”。盡管被特朗普稱作“瞌睡喬”,拜登篤定,經歷過共和黨政府動蕩不安的4年后,美國民眾愿意稍作休息。
拜登曾是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聯邦參議員之一,輔佐過美國首位非洲裔總統奧巴馬8年,職業生涯大部分時間都在首都華盛頓度過。按照美聯社的說法,沒有哪位總統候選人的政府就職經驗比拜登更豐富。
但特朗普不同于拜登以往任何一位政治對手。他的資金優勢明顯,且有意不惜代價取勝。美聯社報道,特朗普團隊打算采用類似4年前擊敗民主黨候選人希拉里·克林頓的“非常規”手段,向拜登發起真假信息混合的“抹黑”戰。
各有“命門”
依據多家媒體分析,拜登與特朗普作為總統候選人各有弱點。在全力迎戰特朗普前,拜登先要爭取桑德斯的“左傾”選民支持,這并非易事。主要原因一是拜登與桑德斯的政策主張存在較大差異,二是特朗普常以主流政壇“圈外人”自居,有意“分流”同為“圈外人”的桑德斯選民。
與桑德斯相比,拜登獲民主黨高層鼎力支持,選民群體也更龐大,被不少民主黨人認定更有可能擊敗特朗普。但拜登從政數十年,留下不少可供特朗普陣營攻擊的軟肋。按照法新社的說法,拜登的一個“致命缺陷”是小兒子亨特關聯烏克蘭政界的腐敗“疑點”。
盡管特朗普先前企圖施壓烏克蘭政府調查拜登父子“腐敗嫌疑”而遭民主黨控制的國會眾議院彈劾,亨特與烏克蘭的牽連仍將成為他攻擊拜登的“武器”。
特朗普的一大“命門”則是持續肆虐的新冠病毒疫情。美聯社報道,美國多地疫情數周后才會迎來“峰值”,疫情沖擊將影響選民態度和競選組織工作。英國路透社預測,在可預見的未來,拜登與特朗普的對決將聚焦后者應對新冠疫情的處理方式。這一公共衛生危機正在徹底改變美國人的生活并擾亂經濟。
接下來的選情更迷離
然而,有觀點認為,按目前形勢,如果11月初大選投票按計劃進行,對特朗普謀求連任最為有利。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特朗普作為現任總統,本來就具有曝光優勢,疫情危機之下這種優勢會進一步放大。而且,從其現有抗疫和經濟政策出臺前后的民調來看,其選民基本盤依然比較穩固。
反過來,競選造勢大受影響的拜登,不得不轉而尋求電話會議、視頻連線等方式增加曝光率和與選民互動,實際效果可見一斑。
通常來說,危機背景下,民眾的求穩心理往往會勝過求變心態,如果疫情持續并演變為長期與人類相伴,關鍵時刻臨陣換帥并不是個太好的選擇。
但這并不意味著拜登沒戲了。截至3月底,美國多個民調顯示,拜登的支持率領先特朗普的幅度有9至10個百分點,說明特朗普反常的支持率上漲并沒有轉化成對競選對手的優勢,而且特朗普創歷史新高的支持率能夠轉化為選票上的優勢也可以打上問號。
雖然民主、共和兩黨的對決形勢已經明晰,但接下來半年多的競選過程中,不確定性卻進一步加重。拜登曾表示愿與特朗普分享他在奧巴馬執政時期遇到類似事件積累的經驗教訓。4月6日,他給特朗普打電話聊了15分鐘,提了一些應對疫情的建議。用特朗普的話說,這通電話“很棒很溫暖”,但這并不能掩飾兩人就疫情防控問題的攻防戰。
(新華網2020.4.10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