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派出所輔警多次竊取財物,為何被分別認定為犯盜竊罪、貪污罪?該起案件“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涉及到區分此罪與彼罪、一罪與數罪,以及監察機關和公安機關均有管轄權的案件如何處理等實體和程序問題。
基本案情
浦軍于2016年2月至2018年7月在常州市公安局新北分局龍虎塘派出所從事輔警工作,定崗于該所案管室,負責該所暫扣財物保管事宜。
2018年7月10日,浦軍利用擔任龍虎塘派出所輔警、能夠接觸到涉案財物的便利條件,乘人不備,私拿該所辦案民警放在辦公室卷宗柜內用于調查取證的涉案犯罪嫌疑人李某某的手機(貼在手機背面標簽標注解鎖密碼、微信支付寶轉賬密碼),于7月13日、14日、16日連續三次從該手機支付寶、微信中轉賬,竊得李某某財物共計28400元。
2018年7月18日,浦軍利用在龍虎塘派出所案管室工作、負責保管暫扣財物的職務便利,私拿涉案犯罪嫌疑人耿某被該所暫扣的手機,從該手機中共轉賬34300元;另外其還竊得耿某被暫扣的金項鏈1條、金戒指1枚。
立案偵查、調查? 2018年7月20日,常州市公安局新北分局對浦軍涉嫌盜竊罪立案偵查,2019年8月14日將該案移送新北區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同年9月12日撤回該案,同年10月28日再次將該案移送審查起訴。2019年9月12日,新北區人民檢察院發現浦軍有部分犯罪事實涉嫌貪污罪,遂于同日向新北區監委移送該線索。新北區監委受理該線索后開展初核,于2019年10月10日對浦軍涉嫌貪污罪立案調查并對其采取留置措施。
移送審查起訴? 2019年10月18日,新北區監委將浦軍涉嫌貪污罪一案移送新北區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同日,浦軍被新北區人民檢察院決定刑事拘留。
提起公訴? 新北區人民檢察院分別受理浦軍涉嫌盜竊罪一案和浦軍涉嫌貪污罪一案后,于2019年11月13日決定對兩案并案。2019年11月27日,新北區人民檢察院向新北區人民法院提起公訴,指控浦軍犯貪污罪、盜竊罪,并建議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
一審判決? 新北區人民法院于2019年12月10日作出一審判決:浦軍犯貪污罪,判處有期徒刑八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十萬元;犯盜竊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二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五千元。對浦軍數罪并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并宣告緩刑二年。判決已生效。
多次竊取財物,為何被分別認定為犯盜竊罪、貪污罪
常州市新北區紀委監委第三紀檢監察室副主任張強認為,對浦軍秘密竊取財物的行為予以分別評價,有以下原因。
首先,從犯罪主體看,浦軍是在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根據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全國法院審理經濟犯罪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根據有關立法解釋的規定,在依照法律、法規規定行使國家行政管理職權的組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或者在受國家機關委托代表國家行使職權的組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或者雖未列入國家機關人員編制但在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視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其次,從客觀方面看,浦軍秘密竊取派出所暫扣的耿某財物時,是利用了其在派出所案管室保管暫扣財物的職務上的便利,這有別于其秘密竊取派出所暫扣的李某某財物的行為。《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條規定,“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侵吞、竊取、騙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財物的,是貪污罪”。“竊取型”貪污行為和普通盜竊行為的區別在于犯罪主體竊取時是否與其職務有關、是否利用了犯罪主體職務上的便利。
本案中,耿某的財物被暫扣于派出所后,處于派出所管理下,以公共財產論,并由浦軍經手保管,浦軍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竊得耿某被暫扣的財物。因此,一審法院對浦軍秘密竊取耿某的財物的行為,判決認定構成貪污罪。
浦軍秘密竊取派出所暫扣的李某某財物的行為被認定為盜竊犯罪,是因為李某某的手機被派出所承辦民警暫扣后,先行放置于辦公室的卷宗柜內保管,浦軍利用熟悉作案環境的便利,憑借工作人員身份便于接近作案目標,這是浦軍利用與其職務無關的便利條件而進行的竊取行為,應當認定為盜竊犯罪。
為何由監察機關和公安機關分別管轄
張強指出,根據監察法第三十四條第二款,被調查人既涉嫌職務犯罪,又涉嫌其他刑事犯罪的,一般應當由監察機關為主調查,其他機關予以協助。但是,本案中,監察機關調查浦軍貪污犯罪事實時,公安機關已查明浦軍盜竊犯罪事實。在這種情況下,移送審查起訴時,采取區監委和區公安分局分別向區檢察院移送案件,并由區檢察院并案審查起訴,一并提起公訴,符合監察機關監督執法工作規定第六十九條的規定。
常州市新北區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部員額檢察官陳晨表示,新北區監委將浦軍涉嫌貪污罪一案移送本院審查起訴后,區公安分局又將浦軍涉嫌盜竊罪一案移送本院審查起訴。由于浦軍案的起訴管轄權(無論其涉嫌何種刑事犯罪)都在區檢察院,因此區檢察院分別受理審查這兩起案件;并且對于浦軍一人犯數罪的實際情形,考慮到并案處理有利于查明案件事實和訴訟進行,區檢察院遂依據《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試行)》第十二條第二款,對這兩起案件并案審查起訴、一并向區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未主動投案,為何被認定其對貪污罪具有自首情節
陳晨指出,從時間標準而言,“主動投案”要求被調查人在審查調查階段被談話、詢問或者留置前,主動向紀檢監察機關投案。此外,不符合主動投案的時間要件,卻有成立自首的可能性,比如,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論,即“特殊自首”。
區監委的《起訴意見書》和《案發經過》等證據證明,2018年7月20日,浦軍接到龍虎塘派出所民警的電話通知后,即赴該所向民警如實說明其盜竊他人財物的犯罪事實。后龍虎塘派出所將該案移交常州市公安局新北分局刑警大隊處理,浦軍對自己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并主動交代了辦案機關未掌握的其他犯罪事實。
因此,法院根據全案證據認為,浦軍雖未自動投案,但歸案后在公安機關偵查其涉嫌盜竊罪期間如實供述了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貪污的罪行。根據刑法第六十七條第二款的規定,屬自首,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中國紀檢監察報》202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