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岳 付建


【摘 要】 目的:探討腹腔鏡廣泛子宮切除聯合淋巴結清掃在宮頸癌治療中的臨床療效。方法:以本院收治的147例宮頸癌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不同手術方案將受試者分為對照組74和研究組73例,對照組與研究組患者分別行常規開腹下及腹腔鏡下廣泛子宮切除聯合淋巴結清掃術,比較兩組患者術中及術后情況以及并發癥發生率。結果: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患者術中出血量較對照組更少(P<0.05),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及淋巴結清掃數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患者術后排氣時間、首次下床時間、引流時間、鎮痛時間及住院時間較對照組更短(P<0.05)。結論:與傳統開腹手術相比,腹腔鏡廣泛子宮切除聯合淋巴結清掃術創傷性更小,并發癥更少,患者術后恢復快,在宮頸癌治療中具有較高的應用意義。
【關鍵詞】 腹腔鏡;廣泛子宮切除;淋巴結清掃術;宮頸癌;并發癥
宮頸癌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不僅影響女性的生殖健康,還會給生命安全造成極大的威脅[1]。針對宮頸癌臨床上主要采用手術、放化療等方式進行治療,廣泛子宮切除聯合淋巴結清掃術在宮頸癌中的治療效果早已被臨床認可,但傳統的開腹手術對機體的損害較大,并發癥多,不利于患者術后恢復[2]。近年來隨著微創手術及腹腔鏡技術的快速發展,腹腔鏡下廣泛子宮切除聯合淋巴結清掃術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傳統開腹手術的不足,但何種術式的手術效果更好目前臨床尚無統一定論[3]。本研究旨在探討腹腔鏡下廣泛子宮切除聯合淋巴結清掃術在宮頸癌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本院收治的147例宮頸癌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經病理證實,且排除臨床資料不完整、合并其他腫瘤、存在明顯手術禁忌證者。平均年齡(49.93±3.36)歲;臨床分期:ⅠB1 42例,ⅠB2 42例,ⅡA1 37例,ⅡA2 26例;平均BMI(26.76±3.28)kg/m2。根據不同手術方式將受試者分為對照組74例和研究組73例,兩組患者一般臨床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術前均完成相關檢查,擇期手術,術前一晚行腸道準備,術前行氣管插管全身麻醉,接受廣泛子宮切除聯合淋巴結清掃術治療,對照組患者行常規開腹手術,患者取平臥位,于下腹正中左側切口(長度約為10cm),進入腹腔后全面探查盆腹腔情況,之后行常規的宮頸癌根治術及腹膜外淋巴結清掃術。
研究組患者于腹腔鏡下實施手術,患者取膀胱截石位,選擇常規的四孔操作法,于患者臍部上緣穿刺取1cm左右切口,建立CO2氣腹后置入穿刺套管,經陰道放置杯式舉宮器,于腹腔鏡下詳細探查盆腹腔情況,打開盆壁腹膜,于近盆壁處凝斷子宮左右兩側圓韌帶,充分顯露卵巢動靜脈并進行高位結扎,逐步結扎子宮相關血管,沿子宮旁剪開闊韌帶前葉腹膜,依次對髂外動脈、腹部溝深、髂總動脈、髂內動脈、閉孔窩淋巴結進行清掃,分離子宮動脈分支及輸尿管,凝斷雙側子宮圓主韌帶,環切陰道壁,自陰道取出淋巴組織及子宮,縫合陰道殘端,常規縫合切口,術畢。術后所有患者均給予抗感染、營養支持等常規治療。
1.3 統計學方法
數據檢驗采用SPSS 19.0分析,以(±s)表示計量資料,以百分數(%)表示計數資料,組間比較分別行t檢驗及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術中情況分析
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患者術中出血量較對照組更少(P<0.05),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及淋巴結清掃數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2.2 術后康復情況及住院時間
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患者術后排氣時間、首次下床時間、引流時間、鎮痛時間及住院時間較對照組更短(P<0.05)。見表2。
2.3 并發癥發生率
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更低,兩組比較差異性顯著(P<0.05)。見表3。
3 討論
宮頸癌是常見的女性惡性腫瘤,與高危型人乳頭病毒持續性感染密切相關,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根治性手術來切除病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質量。廣泛子宮切除術聯合淋巴結清掃是臨床治療宮頸癌的有效手段,其中子宮切除及淋巴結清掃是否徹底與手術效果密切相關[4]。常規開腹廣泛子宮切除聯合淋巴結清掃術,盡管手術視野開闊,可在直視下進行子宮及淋巴結切除,但手術創傷性較大,加之腹腔長時間的暴露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感染的風險,且手術器械刺激易損傷腹腔內組織及器官,術后并發癥多,不利于預后改善[5]。腹腔鏡手術切口小,可避免腹腔長時間暴露,且在CO2氣腹下可有效避免不必要的腹部損傷,有利于減少并發癥,同時在腹腔鏡下更容易發現隱藏及肉眼無法識別的淋巴結,有助于提高切除率,進而減少術后復發及轉移。本研究結果為,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患者術中出血量較對照組更少(P<0.05),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及淋巴結清掃數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患者術后排氣時間、首次下床時間、引流時間、鎮痛時間及住院時間較對照組更短(P<0.05)。
綜上所述,與傳統開腹手術相比,腹腔鏡廣泛子宮切除聯合淋巴結清掃術創傷性更小,并發癥更少,患者術后恢復快,在宮頸癌治療中具有較高的應用意義,為后續相關研究的開展和實施提供了參考價值和依據。
參考文獻
[1] 張翠玲.腹腔鏡下廣泛性子宮切除術聯合盆腔淋巴結清掃術治療宮頸癌的效果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9,17(32):145-146.
[2] 李潔,簡宇芝.腹腔鏡下廣泛子宮切除聯合淋巴結清掃術對宮頸癌術后康復及生存質量的影響[J].實用癌癥雜志,2019,34(09):1445-1447,1461.
[3] 邱云霞.腹腔鏡廣泛子宮切除聯合盆腔淋巴結清掃術治療宮頸癌臨床效果分析[J].實用醫技雜志,2019,26(02):209-211.
[4] 張鑫.腹腔鏡廣泛子宮切除聯合盆腔淋巴結清掃術治療宮頸癌的效果觀察[J].慢性病學雜志,2019,20(01):122-123,126.
[5] 齊國華.腹腔鏡廣泛子宮切除聯合盆腔淋巴結清掃對宮頸癌患者術后生活質量的影響[J].醫藥論壇雜志,2017,38(07):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