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足不出戶、日賺千元”,“免費提供長期貸款,無擔保”……你是否接到過類似的陌生電話和網絡廣告?隨著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在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一些犯罪分子帶來了可乘之機。以下 “八大網絡詐騙話術”值得警惕。
“明天來我辦公室一趟”
你是否接到過這樣的電話,“XXX,明天來我辦公室一趟”。對方甚至可以叫得出你的名字或姓氏,但我們又不知道他是誰。如果詢問他是誰,他會嚴肅地責備你,“領導的聲音都聽不出來?”遇到這種電話要小心了,這多半是騙子冒充領導進行詐騙。
防騙錦囊: 1.接到自稱是公司領導的陌生電話、QQ、微信要求轉款時,不要有畏懼心理,應馬上撥打所熟知的領導原有電話多方面進行核實,或當面找領導確認;2. 萬一被騙,受害者務必要冷靜,在第一時間報警并且聯系銀行進行緊急止付,最大限度地挽回損失。
“外公家的茶葉滯銷了,可以幫忙買一點嗎?”
跟你聊了很久的美女突然可憐兮兮地對你說:“外公家的茶葉滯銷了,可以幫忙買一點嗎?”你能忍心拒絕嗎?這一招正是騙子的“美人計”。這一經典話術出自風靡各大社交平臺的“賣茶女”類詐騙。詐騙分子往往偽裝成美女在社交平臺加好友,與受害人套近乎、聊天和談心,再以幫忙打理外公在福建武夷山茶莊為由,撒嬌或者以外公病重博取同情,要求對方購買茶葉。
防騙錦囊: 1. 提升防范意識,謹慎添加陌生人為社交平臺好友;2. 在社交平臺上遇到錢財交易時一定引起警惕;3.發現自己被騙,一定要及時到公安機關報警。
“看到通訊錄好友推薦,以為是熟人就加了”
你在使用微信或者其他社交類軟件時,是否遇到有人添加你為好友,請求顯示:“來自通訊錄好友”的情況呢?當心這可能是現在特別流行的“交友詐騙”。由于很多人的社交平臺賬號是與手機號碼綁定的。利用這一點,詐騙分子會事先“搜集”手機號,先存在自己的手機通訊錄里,然后通過微信的“添加朋友”選擇“手機聯系人”。這樣就可以造成“對方通過手機通訊錄添加”的假象。
詐騙分子往往偽裝成“美女”,在添加完好友后,又會以“看到通訊錄好友推薦,以為是熟人就加了,看來是我存錯朋友號碼存成你的了”為說辭,打消對方疑慮。之后還會以“緣分”為由與你繼續交往,獲取你的信任,再進行詐騙。
防騙錦囊: 1. 無論在什么社交平臺上,都要謹慎添加陌生好友;2. 如果對方提到轉賬匯款,無論以什么樣的理由,都要堅決不聽、不信、不轉賬。
“你的快遞丟了,我們將進行雙倍賠償”
終于等到電商促銷清空了購物車,卻被告知“快遞丟失”,但好在可以“雙倍賠償”。別高興太早,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去電商官網求證,當心詐騙分子冒充客服、快遞公司騙你登錄釣魚網站,盜走你的賬號信息。
防騙錦囊: 1. 所有來電:“您好,您是X女士/先生么?您在我們的網店購買了XX”,這種多是騙子話術,如有疑問,可以掛斷電話后,聯系購物網站上的官方電話核實;2. 正規的電商網站都沒有所謂的異常處理流程或退款流程,還有類似卡單、掉單等詞語也都是詐騙專用術語。退款僅需在訂單界面點擊退款來辦理;3.填寫驗證碼,要看清驗證碼辦理的業務內容,遇到辦理不明業務的驗證碼,千萬不要著急填寫,可先了解該業務后再填寫。
“免費提供長期貸款,無擔保”
誰都有手頭緊的時候,但天上不會掉餡餅。遇到有人向你推薦無擔保貸款要小心了。詐騙分子會聲稱貸款必須先付保證金或者部分利息,并要求你自己辦理一張銀行卡,先打一筆“企業驗資款”到賬戶上,證明你的還款能力,然后開通電話查詢功能供他查詢。而實際上,詐騙分子會利用新辦銀行卡的初始密碼把你的錢轉走。
防騙錦囊: 1. 查營業執照。可以從當地工商行政管理局官方網站查詢,也可以去貸款公司辦公地址直接查看;2. 看收費時間。正規貸款公司都是貸款發放后才收費,不管是利息還是手續費,那些要求在貸款前收費的,基本都是騙子;3. 看貸款手續。什么都不要就說能放款一定是假的,出錢可以刪除不良信用也是假的,一般正規貸款公司都會收取個人身份證、工作證明、銀行流水等資料的;4. 選擇正規渠道。銀行卡賬號、密碼、手機驗證碼等個人信息不要泄露給陌生人,進行貸款要選擇正規渠道,多和家人商量,不要輕信他人。
“您的銀行賬戶涉嫌洗錢”
電話那頭,偽裝成公檢法、運營商人員的詐騙分子先拿你涉嫌“洗錢”、“發送詐騙信息”等話術唬住你。如果你不信,詐騙分子甚至能給你發來身份證明、公函等。一旦嚇住你,他們就會套路你把賬戶里的錢轉到“監管賬戶”進行“審查”。
防騙錦囊: 1. 公檢法機關作為政府執法部門,是絕對不會使用電話方式對所謂的案件等問題進行調查處理的。公檢法機關及其他部門之間也不會相互接轉電話,勿輕信秘密辦案而獨自聽人擺布;2. 公檢法等部門不存在所謂的“安全賬戶”,凡要求您對自己的存款進行銀行轉賬、匯款的,請一概不要相信;3. 逮捕證等也絕對不會以圖片、鏈接等形式發送。
“教大家一個網上日賺XX元的方法”
找網絡兼職需謹慎,小心沒賺到錢反而被騙到。“網絡兼職”五花八門,但賺錢可沒那么容易。找兼職要上正規的招聘網站,不要輕易在網上透露個人信息。不要從事不合法的兼職工作,否則不僅容易上當,而且可能還會犯罪。
防騙錦囊: 1. 所有那些宣稱技術門檻低,工作輕松但又賺錢很快的工作,都是詐騙;2. 不要相信所謂的會員費、審核費等費用,兼職工作中如果需要繳納此類費用,絕大多數是詐騙。
“您的微信需二次實名認證”
自己的微信號明明已經通過了實名認證,卻再次收到所謂“微信支付”的官方信息:根據網絡刑法明文規定,嚴厲打擊網絡詐騙,由于您的微信賬戶尚未二次實名認證,即將凍結賬號,請點擊鏈接重新認證。一旦你點了鏈接,就可能感染病毒,泄露個人信息,危及財產安全。
防騙錦囊: 1. 身份驗證并不需要綁定銀行卡,目前微信并沒有進行所謂的“二次實名認證”;2. 一定不要點擊來歷不明的網站網址,更不要填寫社交賬號密碼、手機驗證碼、銀行卡賬號密碼等個人信息;3.不法分子會偽裝成官方短號發送短信,當收到有疑問的消息時,應該首先撥打官方客服電話詢問核實。(人民網 易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