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罔家新一輪擴大開放的深入推進,以及“一帶一路”建設進入走深走實的新階段,我國開放空問從沿海、沿汀向內陸、沿邊延伸的態勢口益顯現。以河南為代表的內陸地區通過大膽探索、積極創新,開創鄭州一盧森堡航空的“雙樞紐”模式,打通了一條橫貫中歐的貨運“空巾絲綢之路”。
習近平總書記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工作座談會上強調,中部地區要有打開大門搞建設的自信,同時要求以高水平開放促進高質量發展,在中部地區崛起中奮勇爭先。以河南為代表的內陸地區要參與國際競爭,需“向天借力”“向天突破”,航空便是最便捷高效的橋梁和紐帶。
“向天突破”:河南破解瓶頸制約的戰略選擇
河南與“一帶一路”困家經濟發展互補性強、合作交流潛力巨大,具有很強的優勢和有利條件。在經濟發展上,河南早巳成為中國的經濟大省和新興工業大省,經濟規模穩居全國第五位,投資和消費需求空間廣闊。在區位上,河南地處中國中心地帶,是中國東西部結合的戰略支撐點,正在人力實施糧食生產核心區、中原經濟區、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中國(河南)自有貿易區“五大同家戰略規劃”,輻射周邊、活躍全局的腹地效應和優勢更加凸顯。在對外開放上,河南是目前中國指定口岸最多、種類最全的的內陸省份。電子口岸平臺上線運行,關檢合作“三個一”通關模式全面推行。在綜合交通上,河南承東啟西、連南接北,是全國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高速公路里程居全國前列,以鄭州為中心的“米”字形高速鐵路網正在加快建設。然而,河南又面臨不沿江不沿邊不靠海、對外開放化程度不高等瓶頸制約。在這種形勢下,河南選擇“空中”作為戰略突破口,努力構筑對外開放的全新大格局,形成我國內陸腹地支撐“一帶一路”的“空中板塊”。
2007年,河南提出民航優先發展戰略;2011年,全面啟動鄭州同內大型航空樞紐建設;2n13年,首個國家級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在鄭州落地。2014年河南民航發展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河南航投”)與盧森堡貨航開展國際資本合作,收購盧森堡貨航35%的股權,雙方構建起以鄭州為亞太物流中心、盧森堡為歐美物流中心,覆蓋全球的“雙樞紐”航空貨運網絡。
黨的十九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對河南作出“要建成連通境內外、輻射東中西的物流通道樞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多作貢獻”“朝著‘買全球、賣全球目標邁進”等系列重要指示。近年來,河南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帶動“大樞紐、大物流、大產業、大都市”格局不斷形成,鄭州一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已經成為河南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的龍頭和對外開放的靚麗名片。
鄭州一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建設的成效
以鄭州一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建設為統領,統籌推進空中、陸上、網上、海上“絲綢之路”“四路協同”發展,高質量建設開放載體平臺,2018年河南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外貿進出口額增速(23.0%)超過全省增速(5.3%)四倍以上,帶動全省進出口總額保持中部首位,走出一條內陸地區開放型經濟發展的新路子。
同時,河南加快建立與盧森堡的合作機制,不斷拓展合作領域。鄭州“網購保稅1210服務模式”已向盧森堡等國家復制推廣;盧森堡旅游簽證(鄭州)便捷服務平臺揭牌運營,打通了中原及周邊地區與26個歐盟申根國家人員交往的便捷通道,實現了河南省辦理簽證業務“零”的突破。加大服務保障,鄭州航空口岸已全面實施7x24小時客貨運通關保障,成為我國入境高檔水果、水產品和肉類等鮮活產品的主要集散地;全面推廣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標準版,全省通關申報業務覆蓋率達到90%以上。
盧森堡居于西歐的十字路口,可輻射至擁有約5億消費者的整個歐洲市場。據估算,歐盟40%的財富集中在盧森堡方圓500公里范圍之內。在博鰲亞洲論壇2019年年會上,李克強總理和盧森堡首相貝泰爾共同見證了中國和盧森堡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以及金融合作文件的簽署,盧森堡成為繼意大利之后第二個加入“一帶一路”倡議的歐盟創始成員國。鄭州一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促進了中同與歐盟可持續性、深層次經貿合作,使河南和盧森堡成為連接中國與歐洲的重要支點。
在強化與歐洲等發達地區融合度的同時,進一步密切與“南南國家”的合作。2019年4月底,“空中絲綢之路南南合作伙伴聯盟”項曰被正式列入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果清單,并向全球進行發布。5月,該項目與第二屆峰會成果清單一起被列入聯合國工作清單。下一步,將深入落實峰會精神,不斷完善合作機制,助推在鄭舉辦“全球南南發展博覽會”,積極籌辦“空中絲綢之路”同際合作論壇;推動成立“空中絲綢之路南南合作基金”,支持南南國家“空中絲綢之路”建設相關的基礎設施、貿易合作、人文交流等重點項目,聚力中國企業“走出去”;著力搭建與南南國家、地區和城市的文化交流平臺、市場對接平臺、產能合作平臺,促進河南與南南國家之間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開放共享、互利共贏。
鄭州一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建設以來,盧森堡貨航在鄭州機場的航班量由每周2班加密至18班,通航點由3個增加至16個城市,航線覆蓋歐美亞三大洲的24個國家100多個城市,累計為鄭州機場貢獻國際貨運最近60萬噸,對鄭州機場貨運增長量貢獻為79%,成為鄭州機場貨運的增長龍頭;四年共實現利潤4億美元。帶動盧貨航國際排名由合作初期的第九位提升到第六位。貨運種類也由單一傳統輕工業品發展到高精尖的精密儀器、活體動物等10余大類200多個品種,累計國際貨運量、國際貨運航線數、航班數量、國際通航點等主要指標穩居鄭州機場首位,帶動鄭州機場貨郵吞吐量躋身全球50強。鄭州一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被專家譽為“‘一帶一路建設推動開放型世界經濟體系建設的一個樣板工程”。
鄭州一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在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的同時,也發揮出更大的社會效益。2019年3月,國家“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典型項目研討會在鄭州召開,特別設立中歐“空中絲綢之路”環節,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建設的成效得到了中外嘉賓的廣泛稱贊。通過打造鄭州一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不斷拓寬河南與盧森堡的合作領域,“一帶一路”經濟合作論壇先后在鄭州和盧森堡舉辦,形成雙年交替舉辦機制;盧森堡金融推廣署金融推介會在鄭州舉行;河南省博物院文物赴盧展出等活動相繼舉行。一系列的活動推動了雙方高層領導人員互訪,促進兩地人民之間的交流和文化互動,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贏合作”。
鄭州一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推動河南聯通世界,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貿往來;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鏈接”全球,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河南正在由對外開放的跟隨者變成內陸開放高地建設的探索者,由全球化的旁觀者變成國際分工體系的參與者,樹起世人矚目的新形象。鄭州一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面臨的挑戰
國際貿易環境嚴峻,產業鏈轉移。美國是河南最大的貿易伙伴,2018年對美進出口占全省的1/4,中美經貿摩擦的直接和間接影響正在逐步顯現,上半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出口交貨值同比僅增0.7%,鄭州機場國際貨郵吞吐量同比下降15.6%。隨著后續影響逐步由進出口行業向產業鏈上游傳導,由產能層面向就業層面傳導,由東部地區向中部地區傳導,河南還可能面臨新的經濟下行壓力。
國內樞紐間競爭激烈。在新的開放發展形勢下,國內眾多省市紛紛復制鄭州一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的經驗和模式,并在此基礎上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形成了較為嚴重的同質化競爭,河南先發優勢面臨減弱的風險。武漢、西安、長沙、南昌等周邊城市仿照采取“貨運為先”發展戰略,出臺了更具市場競爭力的高額補貼政策。因此導致鄭州機場國際貨源和運力特別是不定期貨運包機嚴重分流。
產業支撐、創新能力待加強。本土產業支撐不強,產業外向度不高,高附加值制造業特別是臨空、臨港型制造業的基礎薄弱,產業鏈不完整,一般貿易出口、加工貿易出口比例亟需優化,對個別龍頭企業依賴嚴重。從貨源地看,目前約六成貨物來自長三角等省外地區,這一方面體現了鄭州航空樞紐日益強大的集疏分撥能力,同時也體現出本地高端產業基礎和規模的薄弱,尚未完全構建起支撐“空中絲綢之路”建設的完備產業體系。
“空中絲綢之路”未來發展建議
近年來,河南先后獲批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自由貿易試驗區、自主創新示范區、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等國家戰略平臺。但實踐中存在國家賦予戰略平臺的支持政策不能直接疊加共享,改革創新、政策制定和重大項目布局等方面缺乏系統性、協同性制度安排和政策創新尚未高效銜接配套,集成效應沒有充分發揮等問題。
積極謀劃建設鄭州“空中絲綢之路”綜合試驗區,進一步鞏固提升現有優勢,大膽探索,先行先試,為中部乃至全國闖出更多亮點和經驗。一是探索以“空中絲綢之路”為核心的“四路協同”發展新模式。推動“空陸網海”四位一體的設施聯通和航空、鐵路、公路、航運的多路聯動,探索全方位開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的新模式。二是探索以內陸型空港為核心的貿易便利新體制。高質量建設相關改革創新平臺,在內外貿、投融資、財政稅務、金融創新、出入境等方面探索更加靈活的政策體系、監管模式和管理體制。對標國際通行的經貿規則和世界銀行評價標準,打造投資環境最便利、政府服務效率最高、服務管理最規范、法制環境最完善的營商環境高地。三是探索以點及面對接歐洲國家的合作機制新路徑。發揮盧森堡申根國家作用,以盧森堡為撬板全面深化與歐洲國家合作,有效化解貿易對抗干擾,不斷拓展開放深度和廣度,推動實現共同繁榮。
(范勇:河南民航發展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