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 李中迪 龐博
“我自1月24日進入戰斗崗位,全力投入貴州阻擊疫情一線進行報道,采訪中看到的一份份請戰書、一個個紅手印,生動詮釋著共產黨員的忠誠和擔當;一位位共產黨員義無反顧,沖在第一線、戰在最前沿,他們堅定、堅韌、堅毅的‘逆行’背影,深深震撼了我。我進一步確立要成為他們中一員的決心,我把能加入這樣偉大的黨作為最大的光榮和自豪……”
這是一份來自疫情防控新聞宣傳第一線的入黨申請書。
2月2日,在抗疫宣傳報道一線,一直沖鋒在前的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集團天眼新聞采訪中心記者劉丹鄭重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她要在這個特殊時刻向黨組織靠攏,在黨旗下汲取前進的力量。
作為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集團一線記者,劉丹自貴州打響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戰以來,一直沖鋒在抗疫宣傳第一線。從大年三十至今,她每天都奔跑在采訪的路上,平均每天采寫防疫重點稿件10余條。
《貴州省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貴州眾志成城打響疫情防控戰》《他們!戰在貴州疫情防控最前線》《最美逆行!貴州首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出診》……她從抗疫一線采寫的一篇篇稿件,展現了貴州抗擊疫情的生動場面、感人群像,深度展示了貴州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信念決心。
“這次參與抗疫報道,親眼看到很多黨員同志沖鋒在前,尤其是白衣天使們,在關鍵時刻亮出黨員身份,沖在一線、頂在前面,讓我深受觸動。”劉丹表示,正是共產黨員在防疫一線不怕犧牲、沖鋒在前的精神感召了她。
春節前夕,在得知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戰已打響,第一時間,她退了早前計劃出行的機票。
1989年出生的劉丹是同事眼中的“拼命三娘”。工作10年來,她一直沖在新聞采訪第一線,采寫了大量沾泥土、帶露珠的現場新聞,撰寫了多篇有思想、有品質、有溫度的深度報道。作品榮獲中國新聞獎三等獎1次,貴州新聞獎一等獎5次,貴州新聞獎二等獎6次,貴州新聞獎三等獎2次。2013年,她曾獲得“最美貴州人”稱號。
在這次抗疫報道中,劉丹多次采訪防控一線的醫護人員、近距離接觸剛治愈的病人、進入湖北籍旅客安置點采訪……
面對幾乎每一項宣傳報道任務,劉丹的回復只有3個字:“好,我去。”每天,她都是凌晨2點才放下電腦,早上7點又奔跑在采訪現場。
1月29日,貴州首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達到解除隔離、臨床治愈出院指標,成為貴州疫情阻擊戰打響以來取得的重大戰果。
對此,劉丹立刻采寫出《他是這樣被治好的!見證貴州首例新冠肺炎患者從確診到治愈的9天》稿件,在天眼新聞客戶端收獲近90萬次點擊量,傳遞出鼓舞士氣的新聞力量。
柔弱的身體,強勁的能量。正是共產黨人的精神感召,讓這位看似嬌小的女生,在抗疫一線的宣傳報道中迸發出扛大梁、擔重擔的力量。

劉丹在貴陽市湖北籍旅客定點安置點軍閱酒店采訪一線醫護人員。(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鄧剛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