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 王鐵清 袁紹陽 孫梅梅
2019年,黔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保脫貧、保增速、保位次、保穩定,闖過了一道道關隘、走出了一條條新路、干出了一件件新績,經濟社會發展亮點頻現。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效顯著,好評率達99.74%。
自“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黔南堅決貫徹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有效推動主題教育達到預期目的,取得顯著成效:學出了信心力量,找到了問題差距,改出了實績實效,強化了宗旨意識,推動了事業發展。在評估測評中,對全州開展主題教育總體評價“好”的占99.74%,經省委第八巡回指導組綜合分析研判,總體評估為“好”。
經濟社會健康發展,預計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450億元。
2019年,黔南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預計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450億元左右,增長9%左右;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10.8%;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0.65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控制在3%以內;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分別增長2%、12%;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34134元、11846元,分別增長9%、10.5%;常駐人口城鎮化率達53.5%。
脫貧攻堅決戰告捷,全面小康實現程度達97%。
2019年,黔南緊扣“精準打法十條”,全力打好“四場硬仗”,狠抓“五個專項治理”,用好廣州扶貧協作、中央和省定點幫扶等各類資源,脫貧攻堅實現決戰之年根本性勝利。全面完成“十三五”時期24.73萬人易地扶貧搬遷目標任務,人口較少民族聚居村率先小康順利通過省級驗收,長順、平塘、獨山、荔波、三都、羅甸6個縣達到國家脫貧摘帽標準。至此,全州10個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剩余的205個貧困村全部出列,預計減少貧困人口13.74萬人,全州綜合貧困發生率降至0.68%,全面小康實現程度達97%。
生態環境穩中向好,縣城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8%以上。
2019年,黔南狠抓中央、省委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深入實施“河(湖)長制”和“雙十工程”,污染防治五場戰役取得階段性成效。縣城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8%以上,地表水水質優良率達95.5%,縣級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保持100%,磷石膏綜合利用率達95%。深入推進美麗黔南林業提質增效三年行動計劃,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23.7平方公里、石漠化面積153平方公里,完成營造林40萬畝,森林覆蓋率達65%,提前完成“十三五”目標。
農村產業革命縱深推進,預計完成農業增加值243億元。
2019年,黔南新增調減玉米等低效作物42.09萬畝,實施320個壩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面積達59.72萬畝。培育龍頭企業755個,創建專業合作社4567個,覆蓋農戶38.3萬戶。“三品一標”認證面積達773.85萬畝,長順縣榮獲“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全年預計完成農業增加值243億元,增長7%。
重大項目優化實施,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910億元。
2019年,黔南加大項目謀劃、儲備、推進力度,爭取到中央和省預算內項目229個,補助資金22.7億元。綠博園、龍里縣中鐵國際生態城等600個省州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910億元。基礎設施持續突破,“六網會戰”加快推進,交通重大項目建設完成投資330億元以上。三都至荔波、三都至獨山、平塘至羅甸等高速公路全面建成,環貴州高速公路黔南段全面貫通。實施水利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完成投資81億元,福泉鳳山大型水庫建設有序推進。加快電網升級改造,完成電力投資10.13億元。實施數字設施提升行動,30戶以上自然村寨4G網絡覆蓋率達90.7%。建成油氣網74公里、地下管網269公里。
城鎮功能更加完善,城鎮建成區面積達215平方公里。
2019年,黔南深入推進城市品質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城鎮建成區面積達215平方公里、城市道路人均面積達16.1平方米,城市建成區綠地率達37.3%,城鎮用氣普及率達62.3%,城鎮供水普及率達99.3%,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85%以上。新改建戶用衛生廁所4.5萬戶,實施6個縣(市)整縣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收運體系建設,58個鄉鎮建成垃圾收運設施。完成“大棚房”問題專項治理。長順縣及全州14個鄉鎮、130個村入選全省“十百千”鄉村振興示范工程。新增中國傳統村落32個,國家級、省級民族特色村寨分別增加18個、54個,居全省前列。強化易地扶貧搬遷社區治理,增設3個街道、54個社區。一批農村精神文明示范寨、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成功,省級文明城市創建實現縣縣全覆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創建持續鞏固。福泉市入選全國鄉村治理體系建設首批試點單位。
發展活力不斷釋放,民間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達54%。
2019年,黔南完成國家級改革試點18項、省級改革試點38項,州級謀劃出臺改革方案8項。推進政務服務規范化標準化建設,129項高頻政務服務實現指尖辦理,企業和群眾辦事提供材料減少60%。新引進重點產業招商項目724個,新增重點產業到位資金526.6億元。進出口總額完成3.56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0.3億美元,增長56.8%。新增星創天地、省級農業科技示范園區等創新平臺10家,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42家,省級高新區創建實現零突破。獲得專利授權1347件,增長7.6%。建成縣級以上農民工創業示范園14個、示范點7個、創業孵化基地18個。各類市場主體達27.75萬戶,增長10.2%。民營經濟活力不斷增強,預計完成增加值910億元,占GDP比重達63%;民間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達54%,較上年提升9個百分點。
社會發展和諧有序,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保持全省前列。
2019年,黔南積極落實“八個一批”和14條化債措施,有效化解政府債務風險,綜合化債率達73.7%,守住了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風險底線。全力保障FAST安全穩定運行。持續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未發生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實現“雙降”。全力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中央督導交辦案件全部辦結。加大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強化公共安全管控,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保持全省前列,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營造了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民生福祉持續改善,“十件民生實事”完成投資18.6億元。
2019年,黔南民生實事扎實推進。“1+7”民生工程完成投資76.1億元、占年度計劃的122%,“十件民生實事”完成投資18.6億元、占年度計劃的130.7%,建成了一批民生項目,解決了一批民生難題。就業形勢穩定向好。城鎮新增就業7.9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1.27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98%。教育衛生加快發展,新建改擴建幼兒園53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103所、普通高中學校16所。健康扶貧“三個三”全面完成,建成134個重點學科、215個中醫館,完成210個鄉鎮衛生院標準化建設。社會保障日臻完善。全面推進養老事業發展,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數達35張。